项羽当年为何宁可自刎也不过乌江?有这三种可能

一说到“力拔山兮气盖世”这句诗,很多人立刻就能联想到项羽,项羽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王,大家都为他的一生感到惋惜,但是不得不承认,西楚霸王确实是一个英雄,但最终落得个被刘邦打败,乌江自刎的结局。古往今来,很多人不解的是,项羽当时为何宁可自刎也不过乌江呢?

根据最早的记录,项羽是因为无脸面见江东父老而自杀。这种说法出自太史公司马迁之手,距项羽之死年代较为接近,描写得非常慷慨激昂,因而流传最为广泛,根据历史的记载以及学者们的研究,项羽之所以不过乌江,其实存在着另外三种可能。

第一种观点认为,项羽之所以不过乌江,是因为他害怕遭到欺骗。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项羽的逃跑路线。项羽在被刘邦汇集各路诸侯围攻而逃亡时,在途中遇见了一个农夫。他询问农夫逃跑路线,结果农夫给他指了相反的方向,这才导致项羽被追兵追上。

所以当他遇到乌江亭长时,亭长让他坐船逃走,他自然不能不产生怀疑。再者说,如果他真的再被亭长所骗,那真的会为天下人所耻笑,因此,心高气傲的项羽自然不能遭受这种屈辱,所以,他不过乌江,也就说得通了。

第二种观点认为,项羽自杀是想结束战争,消除百姓因战乱带来的痛苦。据《史记》记载,楚汉战争中刘邦和项羽僵持不下,“丁壮苦军旅,老弱罢鞍漕”,于是项羽对刘邦说:“天下匈奴长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意思是想通过两个人的决斗一决雌雄,不要再让天下百姓跟着受苦,说明项羽的确有可怜天下苍生的情怀。

关于第三种说法,当年,他为了江东的父老乡亲可以过上更好的日子,起兵伐秦,几十年过去了,当初跟随他出来的全都战死了,即使他回去重新召集一批父老,东山在起,但是这未必会成功。

也许只会让父老乡亲的生活更加困苦,而且虞姬也死了,他打下江山又是为了谁,还不如自己了结,成全刘邦,让百姓过上正常的生活。冲动任性了一辈子的项羽,在江边的最后关头变得理性了。

项羽乌江自杀,不是因为胆怯,也不是因为没脸面对江东父老,他一是为了保护家乡人,二是追随自己的挚爱虞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