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这么做

面对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民乐县抓住机遇,按照全产业链推进的思路,通过加强政策激励引导、典型扶持带动、科技创新驱动,在县域内形成了中药材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经营模式。今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中药材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仲春四月,笔者走进民乐县辉明种植专业合作社,务工人员正在分拣药材、掺混化肥,一派繁忙景象。去年,合作社种植的中药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今年,在原有流转土地基础上,合作社将扩大土地流转面积,种植品种也逐渐增多。民乐县辉明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明告诉记者,“我试种中药材已经好几年了,去年种植面积100多亩,种了当归、黄芪,黄芪每亩地的纯利润达到了3000元以上。今年决定扩大面积,流转土地3000亩种植中药材。”

南丰镇张连庄村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冷凉气候优势,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特色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统筹谋划、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做好与种植户、农业合作社的沟通协调,落实落细种植任务,让农业生产定准靶向,确保农户增收。

南丰镇张连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大财说道,“张连庄村总共有耕地8200多亩,去年土地流转给井泉公司、辉明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了中药材,经济效益相当好。今年村上8000多亩地流转给三个合作社,种植中药材3000亩,种植饲草燕麦5200亩,预计到四月中旬全部开始播种。”

近年来,民乐县坚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首位产业重点培育,县委、县政府连续九年出台一号文件,紧扣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键和薄弱环节,重点从种苗繁育、技术推广、精深加工、仓储营销、品牌认证等方面进行扶持,并积极争引国家和省级财政中药材标准化建设、基地初加工等项目资金,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中药材产业。2020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0万亩,建成千亩以上种植基地43个,种子种苗繁育基地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