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一个清末状元郎,竟然办起了中国第一个博物馆,这情怀绝了


张謇[jiǎn]

张謇[jiǎn](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

字季直,号啬庵,汉族,祖籍江苏常熟。

作为在南通发展的张謇,虽然头衔很多,

其中包括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文学家、书法家、立宪运动领袖。。。。

但在过去的南通居民们的心里,

不是纯粹的的政治家、文人和实业家,

而是一个胸无城府的热心人。

状元的诞生和国运的衰落

1894年,中国最有权势的女人慈禧太后60大寿,

为筹备她的生日庆典,皇帝特别增设一场科举考试,

张謇就是在场考试中被皇帝钦定为状元的。

但很快,皇家的喜庆就被阴云笼罩,

在1894年开始的中日海战中,清朝遭遇了一场溃败。

国势的衰微,民族被打压,他陷入苦思。。。

甲午中日海战(1894年爆发)

离开官场,转办实业,为创建博物馆奠定基础

但在第二年,他就放弃在清朝光绪皇帝身边做翰林院修撰的位置,

决心退出官场,转投身实业,以创业报国,

大生纱厂就是他一手创办。

大生纱厂(最早的纺织厂)

一场旅行,再次改变了张謇。

在对日本的一次实业考察中,

张謇参观东京帝国博物馆,

有了要在中国办博物馆的想法。

他两次给清政府写信,

提议在北京建帝室博览馆,

没有得到响应。


东京国立博物馆

南通人的张謇,以自己勤业,实现创办中国首家博物馆历史

10年的励精图治,

大生实体有了规模和产能,生意渐隆,

他准备用办企业的钱筹建南通博物苑,

这一年,张謇52岁。

说干就干,绝不含糊,

1905年,张謇买了35亩地,

一口气迁走三千多座坟墓,

创办中国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

现代中国博物馆的历史,

暨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第一个博物馆。

也就从他52岁这年掀开了。

南通博物苑亮相和布局

濠河,是南通过去的护城河,

和中国许多历史名城相比,

南通的历史并不算长,它建于958年,

九百多年后,因为张謇,这个原本不太出名的地方,

一下子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南通的一些老房子,大多都是张謇那个时代留下来的。


现代,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大致还保持着当初的格局。


中馆是苑内最早的建筑,屋顶上原来装着气象观测仪,

20世纪初,南通报纸上的天气预报,都由它观测发布,

这样的事,当时还是很新鲜时髦。

南馆阳台上,挂在张謇手书的一幅木刻对联很是惹目。

意思是说,博物馆是个学校,要多多认识自然与社会中各种事物,

南馆用来陈列张謇手机了和各界捐赠的文物。

北馆专门为一条长须鲸鱼骨架设计,南通博物苑最初是用作

通州师范学校的教学和研究的,

该馆的建筑风格和收藏品

从南通博物苑的建筑样式,

能明显感受到那时社会洋溢着的西洋风气。


张謇特意把他的博物馆起名为博物苑,

文物的陈列放置在一个花园式的庭院里,

于是,张謇的花园,不再是中国传统的私人后院。

最初,被允许参观的,只是少数的鉴赏家和学者,

后来渐渐对公众开放,

这和18世纪欧洲博物馆的经历相似,

参观者来到张謇的博物苑,

可以看到有奇花异草,珍禽异兽,

及其许多自然界的动物、矿物和植物标本。


在南通人民公园,还有些张謇当时留下的遗迹,

他在苑里种过二十多个品种的竹子,

对那些名字叫文竹、天竺而实际上并非竹子的植物,

张謇也把它们集中种在一起,起名"例外竹坛"。

美人石原本点缀在明代官员的花园中,后来扔进江边,

被张謇捡了回来,放在博物苑里。

南通人民公园

有一座水塔供应苑中的自来水,

塔边原来还有从荷兰买来的风车。


一个博物馆的诞生,常常源自一个人的收藏。

越窑青瓷皮囊壶,是苑里的镇馆之宝

南宋龙泉窑青瓷炉,是1903年开挖南通濠河发现的,

牙雕的观音像,是友人祝贺张謇生日的赠品,底座还有张謇的铭记。

意大利皇后回赠沈寿的礼物是一只金刚石圈表。

沈寿是当时中国著名的刺绣专家,

慈禧太后给她的表彰,是一枚勋章。

。。。。。

博物苑的管理及维持费用来源和他的逝世

博物苑里的陈列的一些旧照片展示了那次雨后遭遇后,

张謇的另一种人生走向,

1895年后,张謇的大生纱厂很快发展为包括交通和

银行业在内的大生实业集团,

在投资公共福利和教育事业外,

他还办了一个叫"更俗剧场"的戏院,

博物苑的经费,就来自企业的盈利。


濠南别业是张謇在南通的一所故居,

1921年,张謇正准备庆祝自己的70寿辰,

突然来临的一场特大台风暴雨,

致使他经营的农垦水利工程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张謇计划,用5年时间来恢复被毁的工程,

然后,5年后的1926年,

张謇在濠南别业里病逝。享年73岁。

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和370多所学校,

这个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教育事业做出极大贡献的巨人,

终于走到生命的尽头!

出殡之日,南通万人空巷,

近乎全城民众都赶来为张謇送行。

张謇死后,就葬在南通,

从19世纪到20世纪,他75岁到人生里,

历史反复提起的,是作为清朝状元的张謇,是办实业的张謇,

还有,是中国第一个博物苑第一人苑长的张謇,

和以往不同,他最后的这个角色,

没有任何回报。

博物苑的落败和现状

张謇死后的6年秋天,

苑里八十多件文物又在一夜之间被人盗走,

虽然后来不到三天就破了案,

这件意外,却使在张謇之后担任苑长的孙钺深受刺激。


随着20世纪30年代,张謇实业的衰落,

已经让博物苑难以为继,

尽管孙钺是个工作缜密的人,

但他的谨慎小心,不能挽回整个博物苑的命运,

终于,他在1932年辞职。

1937年,南通博物苑遭受它建馆以来最残酷的打击。

这次打击来自战争,这一年,日本军队轰炸了南通。


劫难后的南通一组旧照片,也藏在今天的南通博物苑里,

似乎在诉说着那些战火中南通的陈年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