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有人努力學習成績依然這麼差?

六月臘腸


我的答案是——這不是應該的嗎?


我不明白的一點是,生活明明已經讓我們知道了,勤懇踏實地去工作不一定能夠得到好的回報,那大家又為什麼會認為努力學習應該得到好成績?無非是社會建構給了我們一個觀念——學習是學生的一切,孩子必須學好。當學習好從一個可選任務變成必選任務時,我們無法殘酷地告訴一個人,你的成績最多也就只能處於平均水平或者中等偏上水平,不可能再高了。我們只能哄騙自己,連帶欺騙孩子,只要你努力,你就一定能考好。


孩子被建構了只要努力,成績就一定能考好的觀念。偏偏客觀上來說,當一個孩子投入了與其他同學一樣的努力後,也許會因為應試能力的原因、天賦的原因、家庭的原因、學校的原因、運氣的原因等等,導致自己的成績還是比不上別人。最好狀態下,他會覺得是自己還不夠努力,因此投入了比別人更多的精力在學習上,這時暫時會得到好的收穫,成績的確提高了。可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後,他順利進入了重點學校,和應試能力與努力程度更上一層樓的孩子們一起學習時,他又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再多點努力吧!然後成績可能進一步提高了,可能維持不變,也有可能依然不停往下掉。但只要沒有顯著提高的話,悲劇隨時就會發生。因為偏偏此時,孩子已經在學習上投入了太多的籌碼,學習就是一切的想法早已深深植入了他的內心。稍好些的情況是孩子陷入自我懷疑,“看來我是一個無能的人、我是一個無用的人,我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嚴重的話,孩子會崩潰,隨風而去,因為他的整個世界都已經離他而去。一個孩子硬生生地被建構成了悲劇。

如圖所示,學習成績作為一個最終的結果,由孩子自身的能力與非能力因素決定,由他的家庭環境決定,由學校教育決定,由社會環境決定,還由運氣決定。你們覺得在其中,孩子能控制的是什麼?產生學習成績這一結果的五大因素中,可以說只有極小一部分是孩子可以控制的,偏偏他卻要承受學習的大部分後果。


看圖說話,你們也能知道“為什麼有人努力學習,成績卻不見起色?”了吧?你應該檢查一下,他的家庭環境中是否有太多的內耗,他與學校是否匹配,社會環境給了孩子怎麼樣的影響以及考運。最後,努力的確只是非能力因素中的一部分,還有龐大的能力部分需要逐個提高。甚至,各位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就該意識到你成為了促成悲劇鏈條中的一環:社會認為學生必須要學習好——因此必須認為學生一定能通過努力來提高成績——學生接受這個觀點,在學習上努力——投入越多,越把學習當成整個世界——一旦學業挫敗,歸因於自己無能、沒有價值——隨風而去。


相比之下,我更想回答的是——“怎麼才能不把學習當成一切!”


家學寶


1、看上去努力,那只是假學習。

有一種努力叫看上去努力,這對學習的影響自然是很大的。這樣的學生一天也是學個不停,或者坐著不動,眼前有書手裡有筆,但就是心裡沒有學習,說得嚴重些就是裝模作樣。

除此之外,假學習的表現還有過於依賴答案,每一次的學習都是沒有收穫的,這種情況更嚴重。很多學生做題的時候是邊看答案邊做,那是在自己做嗎?不是的。這樣的學生不管他的練習題寫的滿滿當當,其實沒有幾道是他自己做出來的。如此學習,對於像高中這樣抽象性強、需要深入理解的課程幾乎沒有任何效果,逢考比敗。

2、學習把握不住側重點,一次次的做著無用功。

學了就會有效果嗎?不一定的,一些學生的學習行為是不切實際的,要麼在簡單題上浪費時間,要麼在過難的題目上耗時費力而無結果;還有些學生學習沒有計劃,任性而為,比如學了數學就完全忘了英語,結果英語嚴重拖後腿。

學習就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不可簡單的照搬模仿,看著別人學什麼自己也就學,但是別人的學情和你的可能根本不一樣。邯鄲學步的結果只能是自己不會走路,迷失方向。

3、缺乏最為寶貴的學習精神——獨立自主、樂於總結探究。

除了假學習,淺學習也是對學習效果危害很大的一種習慣,具體表現就是死記硬背,不去主動探究結論背後的來龍去脈,不去多問幾個為什麼。把學習等同於背,背一切,結果只得到了一些死知識,要靈活運用,便束手無策。

在我看來,學生的勤奮首先要表現在思維上,其次才是肯花時間上。那些看上去很用功的學生,往往在最需要進行深層次思考、突破難點的時候停下來。把本該是步步為營的學習一次次的變成半途而廢,效果之差可想而知。

總之,要改變這種現狀,就需要從學習效率、對學習的認識、培養思維能力這些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學習效率。只有這樣,你的努力才會換來應有的成績。





優學優考策略


首先,確定怎麼樣才算是努力?

如果只是說學習時長,肯定是不合適的。就拿圖書館裡揹著課本複習的孩子,他人在圖書館,但是抱著手機刷抖音、打遊戲,即便是待一天也沒有學習效果,不能算是努力。

所以不能單純用學習的時間長短來說,是不是努力了。

在我看來,努力,是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全力以赴,心無旁騖。好比孩子在做數學題的時候,即便是媽媽在廚房做的飯菜香味飄到書房,也不會勾起孩子肚子裡的饞蟲。他能全身心投入在習題上。

又比如,週末孩子計劃完成短篇小說《哈姆萊特》的閱讀,他願意抵制外面小夥伴踢足球的誘惑,能抵制隔壁小明打遊戲組團的呼喊,除了正常的吃飯喝水,專心致志地看書,也屬於努力。

其次,要確定成績好、差的衡量標準。

縱向上,和上一次期中考試比,還是和上上次摸底考比;畢竟考試的試題難易程度沒有辦法保證一直水平,不能作為絕對值來參考。

橫向上,和同班同學比,還是和整個年級同學比?有些學校中學分實驗班和普通班,實驗班孩子成績一般會比普通班的孩子成績好,怎麼比?實驗班的孩子,肯定是和同班同學比,比較有參考價值。普通班同學和實驗班同學比,不用比,肯定是差。否則他就會被調進實驗班來。

所以判斷成績好、差,建議看成績的年級排名。因為一樣的題目,可以反應孩子的水平。

孩子成績的起伏趨勢,家長應該是看大趨勢。比如,孩子數學分數一直在下降,年級排名也一直在下降,那就需要引起重視來。如果是分數猛增但是排名還是在下降,那就有可能這次試卷較為簡單,所以分數上去來但是排名沒上去。

最後,為什麼努力學習成績還是差?

孩子成績的整體排名和大趨勢是真的都在下降嗎?

孩子的學習,是無效學習,還是高效學習?

今天的學習真的吃透了知識點麼?

做得到舉一反三嗎?

同種類型的題目換個問法,孩子可以應付麼?

今天的單詞背完,知道怎麼應用於寫作和口語嗎?

如果沒有,那就是無效努力,這樣的努力就是假裝在努力,假裝努力怎麼會有收穫呢?

想要孩子成績好,得先找到哪裡出了問題,針對性解決問題,才是王道!


奕澤媽媽


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努力也是如此。真正的努力,拼的不是時間,不是體力,而是方法。如果用戰術上的勤奮去掩蓋戰略上的懶惰,那麼可能很多你以為的努力都是無效的,效果不好也就不足為奇了。那如何正確地努力呢?以下內容供參考。


身為普通人,我們都知道努力的重要性,但你真的會努力嗎?

身為普通人,生活在這個充滿機遇又競爭激烈的時代,努力,似乎是我們唯一可以自我掌控的事情。我身邊有很多努力工作,努力生活的人。他們在工作上兢兢業業,生活上勤勤懇懇,這樣的人似乎沒有任何理由過得不好,但是他們卻常常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努力的重要性,但是你確定自己真的會努力嗎?真正的努力拼的不是時間和體力,拼的是方法。如果用戰術上的勤奮去掩蓋戰略上的懶惰,那麼可能很多你以為的努力都是無效的,效果不好也就不足為奇了。那如何正確地努力呢?《請停止無效努力》這本書可以給你詳細的答案。

《請停止無效努力》詳細論述了關於努力的方法論。不同於市面上很多雞湯和實用工具類的成長類書籍,《請停止無效努力》從“術”,也就是方法的層面,圍繞職業發展和個人提升所需的方法論展開,介紹了發掘天賦、提升能力、選擇平臺、迴歸自己等幾大部分。這些方法都有很強的實操性,既可以讓我們醍醐灌頂,也可以讓我們立刻操練起來。


《請停止無效努力》為我們介紹了找到自己天賦的方法,正確學習的方法以及建立知識體系的方法。按照作者孫園媛寫作的路徑,我們可以開啟自己的能力提升之旅。

1. 找到自己的天賦

說到天賦,從前我認為天賦是很奇特的東西,是上天的神奇饋贈。其實天賦,是某種天生的特性,使人在同樣的起點,比其他人更快速的成長。我們常常聽到的“潛力”這個詞,就是天賦的一種。天賦分為能力天賦和意願天賦。我們所說的潛力,是屬於能力天賦。除此以外,還有意願天賦,受性格、動機和價值觀的影響。


看到這裡我們就清楚了,能力或潛力,只是天賦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動機和價值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要找到自己的天賦,可以通過記日記的方法,記錄自己感覺強大和沮喪的瞬間,還可以通過問自己和別人一些有關確認天賦的問題來確定。


雖然天賦本身很難改變,但是我們可以發掘自己的天賦,將天賦與工作相結合,選擇與自己的天賦匹配的工作,最大化地利用好天賦。與此同時,我們還要通過正確的學習方法,將天賦轉化為能力。


2. 正確的學習

作為成人,我們的學習有著以下幾個特點:自願、經驗、自主和行動。自願即我們可以自己選擇學習的內容,經驗即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往往把學習內容與經驗做對照,自主即我們可以選擇以哪些方式接受哪些信息,行動指如果我們學習的內容不能應用到實際中,我們可能會覺得它沒有節制。


與成人學習的特點相對應,成人學習的內容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原則一:有用,即學習的內容對我們的現階段有用。

原則二:匹配,即學習的內容跟我們的經驗背景相匹配。

原則三:參與,即教學的形式要有參與感,而不是單純說教。

原則四:應用,即學習的內容可以應用到實際的工作和生活中。


遵循以上原則選擇學習內容,可以讓我們能夠較持久地堅持學習,並能夠看到學習的反饋。只是學習單個的知識可能不足以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因為知識只有轉化為能力,才是真正有價值的,那就需要我們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3. 構建知識體系

我們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從我們掌握的知識量來看,可能我們已經遠遠超過了之前的科學家、思想家。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挺多才多藝的,我們會打字,會檢索,會畫導圖,會欣賞藝術,會攝影,會寫作…….但是我們卻沒有覺得這些才藝能夠為我們解決多少問題。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們學習的是知識,而不是能力。


想要將知識內化為能力,就需要我們搭建起知識體系。知識體系,能幫我們將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找出相互間的聯繫,舉一反三,從而在遇到問題時快速反應,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如何搭建知識體系呢?


首先,明確自己的學習背景。我們在自己的學習背景下,找到自己賴以謀生的專業領域去深挖,其他領域都懂一些,有個基本的瞭解,整體上,我們的知識呈現出“T”字型。

其次,通過各種可靠渠道建立架構並不斷修正。可以諮詢專家或在專業網站和專業書中進行尋找。但是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知識體系,通過可靠的渠道建立的架構未必適合自己。所以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要不斷進行修正。


再次,在架構中填充知識。我們現代人的學習方式大多為碎片化學習,我們可以將碎片化獲得的信息及時記錄,然後每天對這些信息進行整理保存。定期回顧整理後的知識,將重要的填充到知識體系的架構中。


最後,將知識之間、知識與問題之間進行關聯。既可以知識向問題靠攏,即學習知識的時候刻意思考它能應用到哪些問題上,也可以問題向知識靠攏,即遇到問題時從知識體系中找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



有這樣一句話:你把時間和精力重點放在什麼地方,你的收穫就在什麼地方。當我們把時間和精力用來正確地提升自己的能力,那麼我們也必然會因此而有所收穫。不論做什麼事情,在正確的道路上用正確的方法去做是性價比最高的方式,這也是《請停止無效努力》想告訴我們的。


希望以上內容能解答您的問題,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