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打仗那么厉害,为什么会落到身陷大渡河绝地的局面?

云端白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一个关系,——个人与平台的关系。

平台是个人展示才华的舞台,一个大平台可以把个人的价值得到最大化,而平台也因为个人才能的发挥变的更加的广阔。

反之,一个人如果离开平台,就会失去平台给予的各种支持,个人展示的空间就变小了,才能也就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个人的表现也就不那么突出了。

而石达开与太平天国的关系,就犹如个人与平台的关系。

在人生的上半场,石达开就是太平天国的“石敢当”。

石达开是作为洪秀全与冯云山的结拜兄弟,加入拜上帝会的。而且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时,石达开就被封为左军主将,同年又被封为翼王。

而石达开在太平天国转战南北的屡次作战中,也证实了他这个翼王绝对是货真价实。

1852年,西王萧朝贵在长沙战死,太平军陷入清军反包围。在如此危急之刻,石达开力挽狂澜。他率军横渡湘水西岸,筑堡垒、收军粮,开辟了河西基地,保证太平军的粮草供应。

在清将向荣来袭击时,他又出奇兵打败向荣,为太平军安全撤离长沙创造了条件。

在随后太平军攻战九江、下安庆等战役中,石达开都是一路当先,在他的战斗生涯中,与清军大小仗打了数百战,也取得过数不清的胜仗。特别是湖口大战,几乎将湘军水师消灭殆尽,让曾国藩差点跳水自尽。

石达开还极富政治、经济才能,在安徽时,他打击豪强,缉拿大盗,维持社会稳定,还协助百姓发展当地经济。

连曾国藩都称:逆首石达开狡悍为诸贼之冠。

敌人的愤慨就是对自己的最大褒奖。

但一切都在天京事件后,发生了变化。

“天京事变”发生之后,石达开虽然在太平天国主持大局,但由于洪秀全的不信任,使得石达开在激愤之下,率领二十万太平军出走。

离开了太平天国这个大舞台,曾经战无不胜的翼王石达开,逐渐变的举步维艰。

自1857年至1863年,石达开在江西、浙江、福建、广西、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等12个省,辗转两万多里,始终没有成功建立根据地。

在清军紧追不舍的围剿之下,石达开连续打了几次败仗之后,发生了诸将内讧事件,不少将士也陆续脱离了他。

1863年春,石达开在兵分三路进攻四川之时,发生了战略性的失误,加之信息不通,对其他两路人马的动态不了解,导致在过大渡河时,耽搁了时间,后由于山洪爆发,河水暴涨难以渡过大渡河。

而后,被清军、以及土司王应元、岭承恩包围,虽然战斗数日,仍不能突围。

在弹尽粮绝之下,为了手下的将士的安危,在前往与骆秉章谈判时被抓捕,后被凌迟处死。

石达开从常胜将军到兵败大渡河与他离开太平天国这个大平台有着极大的关系。

离开太平军单干,他就失去了太平军给予的情报、粮草、协同等方面的帮助,处于单独作战的境地。

再加上,他个人心志不够坚定,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走到那打到那,始终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而后期,离开他的将士越来越多,特别是许多经验丰富的太平军将士都走了,新补充的兵士作战能力又不够强。

在他离开太平军之后,清军又加紧了对他的围剿,使他始终难以摆脱追击,最终陷入困境被杀害。


云端白杨


日本人曾经把中途岛海战的失败归结为命运五分钟,那么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的失败就应该归结为命运的72小时,这个短短的72小时就决定了石达开部几万人的下场。

决定石达开命运的三天就是1863年5月14日到5月16日,如果义薄云天的石达开,能够抓住这个时间窗口,相信以石达开的军事能力,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肯定能够对清朝进行更加沉重的打击。

石达开自从离开天京之后,他的战略目标一变再变,最终决定去四川建立根据地。只不过他没有走捷径,而是走了一条冤枉路,最最关键的是他还去了湖南,湖南可是湘军的老巢,那是太平天国的死对头,去那里怎么可能讨得了便宜呢?

果然,石达开在那里吃了大亏,好不容易逃到了老家广西,在那里重整旗鼓,准备进入四川。只可惜此时的石达开的军队战斗力已经直线下降

,面对清军的围追堵截,三次入川战役都被打了回来。

俗话说得好,事不过三,果然有道理,石达开第四次杀气腾腾的准备进攻四川,终于没有被打回来,不过这次更惨,直接丢了老命!这次失败最主要的原因,他错过了三天最佳时间。在这三天里,他居然在给儿子过生日!这真是一个好爸爸,只可惜代价也有点大,就是他的生命。

这次从云南进入四川,石达开兵分三路,他自领中军,走中路进入四川,他的好兄弟赖裕新率西路军,李福猷率东路军,三路大军约好在成都汇合。

东西两路大军表现还真的不错,成功的牵制住了石达开人生中的苦主骆秉章的军队,石达开率领军队得以轻松地渡过金沙江,进入了四川,只要能够渡过眼前的大渡河,直捣黄龙打进成都一切都有可能。

14日石达开的军队抵达紫打地,这个地方没有清朝的正规军,防守比较薄弱,没有重兵集团在此防守,而且大渡河此时也没有涨水,只要石达开下定决心强渡大渡河,绝对没有问题。

可是石达开偏偏在此停留了三天,就是为了刚出生的小儿子庆祝了三天三夜。石达开认为生下小儿子是天降福音,说明上天还在眷顾他,此番必然一帆风顺。

可是石达开停下来了,他的敌人却马不停蹄地赶来了,骆秉章手下的几位大将星夜兼程云集大渡河,一时大渡河畔将星闪耀,决战就此展开。

在庆祝了三天之后,石达开率军强渡大渡河,结果和对岸的清军开炮迎击,再加上河水暴涨,石达开强渡失败。

在吃瘪之后,石达开往西跑,去松林河找渡口,结果再次被围殴。无奈转了一圈之后,他又回到了紫打地,结果又被清军打败,此时他的部下只剩下不到6000人了。

经过一番折腾之后,骆秉章向他投来了橄榄枝,石达开不知是计,立即主动投降,结果上了骆秉章的当,全军被屠,一代名将就此凋零。

如果石达开能够抓住时间窗口,利用清军防守薄弱,大渡河没有涨水,强渡大渡河的话,局势就真的不一样了!可惜了了!


历史评说


186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大军,强行渡过大渡河,不过渡河失败,最后被清军凌迟处死,可是七十二年后,红军在同一地方也是强行渡过大渡河,相似的背景,石达为什么失败了?

石达在天京事变后,率领大军在江西于曾国藩僵持了一段时间,后开始进入浙江、福建、江西,再转入湖南,最后回到广西。石达开一路都在招兵买马,在抵达广西的时候,军队的人数已经达到十万之多了,在当时可以说是兵强马壮,可是广西的贫瘠让石达开明白,老家虽然好,但是养不起这十万大军,如果想要活下去,那就只有一条办法,北上攻打并占领四川,依仗地理优势割据一方,于天平天国东路遥相呼应,徐图北上!这个计划这个地方在当时是非常好的,当时云南贵州四川一带抗清起义非常流行,再加上四川资源非常丰富,易受难攻,这就意味着一旦占领了四川,就等于得到了一块稳定的发展根据地,而且还能于其他组织遥相呼应!

之后石达开的军队就率军进入四川,在中途在宜宾境内和四川总督驼秉章率领的清军,进行了二十多天的战斗,最后虽然摆脱了清军,但是自身也损失了4万多人,可谓是十分惨重,因为形式的紧迫,这让石达开更坚定了攻入四川的决心,不过如果像去成都,就必须要过大渡河,石达开这么想,不过满清的官员,也不是傻瓜,他们也猜到石达开会从大渡河经过。石达开派人联系当地的吐司,打算用钱买路,不过满清官员也开始布局,他们的准备是,在大渡河堵住石达开,然后决一死战,胜出胜负!

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大渡河每到阴历五月上旬就开始涨水,时间很充足,石达开的侦察兵提前渡河,侦察兵渡河后没有敌军,石达开考虑到人困马乏的情况,绝对原地修正三天,不过也有人认为是石达开的妻子生了,军中大摆筵席耽误了三天。石达开的运气非常不好,三天之后,准备渡河,首批派五千精兵过河,不过渡河一半,突然涨水,传闻是70年都没遇见过的大洪水,五千精锐葬身洪水,无一生还。次日,石达开准备转西强渡松林小河,松林小河只有几十米宽,比起大渡河就是关公面前耍大刀了,但是石达开的运气很差,当时海拔七千米的积雪融化,冰凉的雪水奔腾而下,灌入松林小河,水温很低,没有船根本无法通行!


期市晓文


1863 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带着2万太平军,转移到这里(当时叫紫打地),其时,水寒刺骨,不能泅渡,流势迅猛,又难架桥。

一犹豫,竟酿成千古恨事。正逢五月,冰雪融化促使江流分外湍急;加上第二天忽然大雨滂沱,水位迅速上涨,渡河更难,石达开在这种情况下不得已下令暂时安营,观察水势,相机渡河。

在渡河期间,加之他老婆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石达开认为阵前得子是大吉之兆,于是通告全军:休息三日,然后准备渡过大渡河。全军都沉浸在庆贺小王爷诞生之时,却不料大雨连绵,河水暴涨,并引发山洪爆发。

石达开就在庆祝儿子诞生和下大暴雨,错失战机。石达开在前有天险、后有追兵的绝境中,谁都没有想到,就是这样的停留改变了石达开部全部人的命运。一场空前壮烈的悲剧,就这样永远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大渡河成为历史的可靠见证。





文旅揽胜


水平不足,手下的打的比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