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石达开远走大渡河,全军覆灭,最后他是否投降了清朝?

白马啸长安


石达开当然没有投降清朝。

一个转战多年,杀死清军无数的太平军主帅,被人家包围,眼看就要性命不保,突然说一句:“我投降!”就能换来宽大处理,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儿?

要投降,你得有清军看得上的价值,被俘的和马上被俘的太平军将领即使投降,人家也不收啊!

所以,石达开虽然是自己走入清营,却直到临刑前都穿着太平天国王者衣冠,他用这种强硬的姿态已经很明白的宣告天下:石达开并没有投降!

那么,有些喜欢吹毛求疵的人会问了:不投降,你自己走到清营干什么?和部下血战到底,拼光最后一个人,那才是不投降最漂亮的姿态。

为了说清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大渡河一战前后的经过。

1863年5月14日黎明:石达开部到达紫打地,当晚,大渡河发水。

21日:石达开部第一次强渡大渡河失败

29日:土司岭承恩偷袭石达开驻扎在马鞍山的大营,粮草被夺。从此石军陷入险境。

6月3日三更:石达开怒斩200彝族使者祭旗。之后,石部兵分两路,一路强渡大渡河,一路强渡松林河,但都失败。

5日:石达开写信给土司买路,但土司没有答允。

9日:石达开部200余人诈降,被敌人识破。

9日~11日:石部被清军围攻,紫打地大营被攻陷,石达开率残部逃到老鸦漩。

11日:清军都司王松林入敌营,会晤石达开,劝他命部下放下武器,石达开应允。

13日:石达开携子走入清营。神奇的大水随之降落。

今日的紫打地,即安顺场


其实,在6月9日石达开驻扎在紫打地的大营被清军攻陷前,太平军就十分窘迫了。

他们窘迫到什么程度呢?

答:杀马为食,采摘桑叶充饥。

然而,这时候的石达开并无一丝一毫投降的意思,他题诗十首明志,其中有这样一句:“大军乏食乞谁粜,纵死涐江定不降”。

不久,紫打地大营被攻陷,太平军辎重全失,仓皇逃到老鸦漩,情况更加困窘了。

此时,前方的大渡河依旧巨浪滔天,后面则是追兵。太平军陷入了进退失据的状态。马已经全都吃了,桑叶也无法给士卒提供足够的养分,石部竟有趁夜色杀人吃人肉的。这种情况,主帅石达开也无法禁止。

逃到老鸦漩之初,石达开的本心是准备与敌军决一死战。为此,他命人把三位王娘扔进了河里。如果石达开有一丝一毫要投降的意思,也不会杀死自己的家眷。

然而,石达开不是在打电脑游戏,打游戏时,手下的士兵都会乖乖的听话,即使失血到最后一点,也会血战到死。但他的部下是人,经过将近一个月的饥饿和强渡失败,早已军心涣散。

一些人开始暗中串联,准备把石达开抓起来,献给清军。

不久,清军树立了“投诚免死”大旗。当即石部李、刘两位将领跑到小水河边乞降,又有邹姓宰辅把家属偷偷送到清军大营,约为内应。宰辅,那可是石达开大军中的高级干部。

这种情形,石达开本人怎么可能不知道?此时此刻,最自私的做法当然是自杀。然而身为主帅一死了之,是最没有担当和不负责任的做法。石达开能这么干,却不屑这么干。但如果不死,被部下捉了献出去,更是颜面尽失。

恰在此时,清军都司王松林前来说降。这个行为,真如同雪中送炭,打破了石达开和全体太平军的困境。石达开同意自己走进清营,同时传令部下放弃抵抗,把武器扔到河里,把正在建造的渡船砸碎,剃发投降。石达开这么作,完全是顺应军心而已。

因此,石达开虽然是自己走进清营的,却不是投降,而是用自己的命换来和平。后来,清军虽然杀降,他的部下却还是活下了四千余人。他们的后代至今生活在四川。


雁小驴


石达开被史学家喻为“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他十六岁出山,19岁带领千军万马驰骋沙场,20岁被封为翼王,1863年在湖口、九江大败湘军,逼的曾国藩投江自尽。一年后,率10万大军把曾国藩围困南昌城,眼看城中湘军即将土崩瓦解。却突然接到洪秀全让他回师解天京之围的命令,让曾国藩侥幸逃过一劫,不然中国历史很可能改写。后来,受到洪秀全的猜忌,为了自保,不得不率兵离京出走,最后,兵败大渡河,被凌迟处死,年仅32岁。


其实,石达开从没有降清,他是想以一人之死,换取三军的重生。正所谓风雨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863年,石达开率领太平军来到大渡河边,此时大渡河风平浪静,水波不兴,对岸并无清军防守。石达开下令多备船筏,准备第二天渡河。哪知晚上,石达开的一个小妾生下一男婴。石达开听闻,欣喜若狂说道:我自入蜀以来,大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清妖望风披靡。今上天赐我一子,当庆贺三天。


哪知,三天刚过,一场百年不遇大雨倾泻而下,大渡河水暴涨,船筏刚放入水中,就被浊浪掀翻。更为不好的消息传来,数万清军已经赶来,在对岸集结完毕,扎好与太平军决战的架势。太平军试着几次渡河都彻底失败。

此时,太平军面临着前有大渡河,后有追兵。人困马乏,粮草用尽,陷入绝境。石达开抱定“纵死俄江定不降”之心,命自己的几个妻妾抱子投河自尽,决定于清军死战到底,杀身成仁。然而,当他看见数千面黄肌瘦、奄奄一息的太平军时,他的心立刻软下来。如果能用自己的一死,换取数千人的再生,岂不是大义之举!


于是,他派人到清营谈判,都司王松林立刻把这消息报告了四川总督骆秉章。骆秉章立刻回信:只要太平军放下武器,一切皆可商谈。于是,石达开手书骆秉章,提出降清的条件。

一:依书附奏清主,弘施大度,胞与为怀,格外原情。有我将士,赦免杀戮,禁止欺凌。

二:安官拔职,量才摧用气。

三:愿为民者,散之为民,愿为军者,聚之成军。若依吾之条款,开愿意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骆秉章接到石达开的信后,当即答应下来。石达遂开命令手下,绑上自己和五岁的儿子石忠,来到清营。当天,石达开父子就被押往成都。随后,骆秉章背信弃义,命令清军像太平军发起攻击,饥肠辘辘的太平军,连枪都端不起来,如何抵挡如狼似虎的清军!除4000老弱病残被遣散外,余者两千多青壮的太平军皆被杀害。

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成都公堂受审。他大义凛然,慷慨陈词。令主审官崇石理屈词穷,无言以对。后从容就义于成都,临刑之时,神色自若。虽受凌迟酷刑,自始自终,默然无声。观者无不叹为“奇男子”,就连清朝的官员不得不为石达开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折服。

所以说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并没有降清,而是慷慨赴死。他以一人性命,换取三军将士的平安,想法虽然有些天真,甚至愚蠢,但这无疑是一种悲壮的英雄之举。


洛水清风


所周知,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名将,他文武兼备、内外兼修,被称为“历代农民起义者中最完美的男人”。

编辑

石达开 16岁出山跟随洪秀全转战南北,19岁成为军事统帅,20岁被封为翼王,实乃名副其实的“少年英雄”。22岁就将清军名将江忠源逼的跳水自尽, 23岁的打的湘军之主曾国藩丢盔卸甲,差点跳水自杀身亡。

然而,这个世上最完美的男人也有缺点,犯一个致命错误——脱离太平天国。

编辑

因为天京事变后,石达开不满洪秀全对他的猜忌,他选择了自立门户。然而出走后的石达开,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因为没有建立扎实的根据地,一直被挨打的地步。

一九六三年,石达开在四川和四川总督开战了,两方激战了二十多天都没有分出胜负。后来,石达开遭到了云南清军的偷袭,损失了四万多人。之后,他带着残兵败将退到了一个叫做“紫打地”地方,挑选了五千个精兵,准备抢渡大渡河。

编辑

可是,天公不作美,一场几十年难遇的洪灾悄然而至,五千精兵悉数葬身渡河,全部葬身水中。

无奈之下,石达开被困了二十多天,粮草不济,瘟疫大肆传播,让原本就已经元气大伤的石达开不堪重负,三万多大军到如今就只剩下六千多人。之后,他带领着剩下的六千多人马突围,结果没有成功。

走投无路之下,他为了为存兄弟们的性命,决定投降清廷。

果然,一开始清军为了让石达开放开顾虑,真心归降,释放了4000多名太平军将士,还给了川资。

编辑

石达开甚是宽慰,于是便带着他5 岁的儿子和3 名部将一起到敌营投降。哪里知道清军却出尔反尔,立马把余下的2000多太平军全部杀死。

据史书记载,骆秉章在公堂上“审讯”石达开时,问了4个字:“汝欲降否?”

石达开凛然回了16个字:“吾来乞死,兼为士卒请命,九泉当拜公赐。”

后来,当时的四川布政使刘蓉记述石达开在会审中的情形,令人动容:“枭桀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亢不卑,不作摇尾乞怜语”。

之后,石达开自然也难逃一死,他和3名部下一起被处以凌迟之刑。行刑中,部将痛得忍不住叫出声来。

石达开斥责道:“人当有一死,何不忍于须臾时间?”

部将听了,咬紧牙关,和石达开一样,至死不再叫喊,在场的清军士兵无不为之折服。之后,石达开的儿子也没能幸免于难,清军把他的儿子放进装有石灰粉的布袋里,活活被堵鼻塞嘴闷死。

编辑

当然,后人对石达开投降之举还是指责的多,认他的投降举动并没能换来部下的平安,反而让他自己遭受奇辱。

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石达开的投降还是有效果的。《越西厅全志·武功志》有这样的记载:“讯其余党之旄倪及协纵者逾四千人分涂遣散。其积年老贼二千余人安置于大树堡禹王宫,唐友耕派营分驻弹压,趁夜将其全部剿杀,无一贼幸存。”

编辑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就是,石达开虽然没能拯救所有的部下,但至少还有4000人存活了下来。

据悉,200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四川大渡河沿岸石棉、甘洛、越西、金口河、峨边等地,就留有有1000余名太平军战士后裔,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以耕田为业,很多人留有太平军征战用的兵器和物品,而他们的语音多半是广西、贵州腔调。

编辑

而且他们都直言不讳地说,他们是太平军的后裔,并且视石达开为救命恩人。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为保护手下的生命而投降,降清后被处以剐刑,其手下也先石达开一步被杀害。


沉沉相殷


一个人是不是英雄首先要看他人格是否伟大,人格伟大。他就是英雄。无论什么人。石达开。不能和其他成员共存,他才是实际上想独享大权的人,别人为什么想杀他,让他统兵十万远走,他带走了太平天国的人马。自私,自立。不为大局着想。这样的人应该被歌颂么?,他最终为了保全部下投降清廷。可是能容的下他么?最终被凌迟处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