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哭崩城墙的女子,如何战胜了两千年的岁月

引子

能作为传说流传千年的故事很多,其中不乏女性为主角的故事,比如以美貌闻名的四大美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以才情流芳的谢道韫、李清照等。

以上这些人的才与貌,于历朝历代的普通民众而言,都隔着很远的距离,他们对这些上流社会女子的想象,都隔着虚无缥缈的距离,并不真切。

可是孟姜女就不同了,作为在普通百姓中广为流传的故事,她的生命力之强盛,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显得越发来之不易。

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使才貌并不突出,甚至爱情故事也颇为平庸的孟姜女,拥有了长盛不衰的热度呢?

长城图片

孟姜女故事由来

历史学家顾颉刚的研究中,指出孟姜女的原始人物来源于《左转》的齐国人杞梁妻,到后来刘向《列女传》增加了恸哭崩城的故事情节。

从唐代起,齐国的杞梁妻,变成了秦朝的孟姜女,由着这个雏形渐渐演变成后来的孟姜女。

传奇的出生:孟家的瓜秧在姜家结了瓜,瓜裂后是个可爱白嫩的女娃娃,无儿无女的孟家老夫妇,从此视若掌上明珠,悉心教养,安然长大。

平顺的爱情:

天真可爱的女孩子长大,遇到了她的命定之人,那偶遇的温润书生,是一辈子的良人,慈爱的父母满意的成全二人,男女主平顺的喜结连理。

至此这个故事没有婚前的一波三折,在其他传统爱情故事中,前期总是百转千回恩恩怨怨,直到最后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孟姜女形象


丈夫的惨死:

可是不幸的是,新婚不久,丈夫就被抓走,面对朝廷的征召,普通人是没有反抗的能力的,书生被安排充作劳工去修筑长城,惨死后被抛埋在长城中。

情绪的爆发与共鸣:

他不知情的妻子,一针一线为他制作好了冬衣,想赶在天冷前送给自己的丈夫,千里的奔波换来的是丈夫惨死填墙的悲讯。

到了这里,听故事的人的情绪,跟着女主孟姜女一起到达了顶点,那样的一种悲恸,对丈夫的怜爱心痛,对暴君的愤恨,对无可奈何的命运的绝望。

势必需要一个突破口来发泄。

孟姜女形象

发泄的突破口:
孟姜女对着丈夫埋骨的城墙,恸哭不已,只哭得天色异变、狂风大作、城墙崩塌,于成堆的白骨中,艰难的滴血认尸,最终找到了丈夫的尸骨。

然后呢,就这样带着丈夫的尸骨回乡安葬吗?

决不能如此善罢甘休,普通劳动人民的想象,是一定要让惨死的人得到公正的对待,要让施恶的一方得到教训。

刚烈的结局:

哭塌长城,找到了丈夫尸骨的孟姜女,获罪于秦皇,秦皇赶来责问,却沉迷于孟姜女的美貌,想尽办法要霸占孟姜女。

最后孟姜女对秦皇提了三个要求:一为她的丈夫立碑修坟,二为她的丈夫披麻送葬,三允许她在大海畅游三天。

待秦皇满足了她的前两个要求后,孟姜女决绝的跳海自尽,只剩下愚蠢的秦皇和一干文武大臣干瞪眼。

虽说加入秦皇之后的故事发展和情节有些过于脱离现实,可之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是民意所向,是完全戏剧化了的结局。

孟姜女与秦皇


千年流传度分析
孟姜女的故事中,男女主的互动很少,不同于其他古代的爱情故事,比如牛郎织女、白蛇传、天仙配、梁祝等。

对双方爱情故事前期的互动描写很少,既不是惊鸿一瞥的非他不可,也不是千年报恩的情深意重,孟姜女与范喜良之间的感情,更像是民间普通夫妻之前的情感,或者说是一种相濡以沫的亲情。

在长达两千年封建统治的岁月里,农耕文明下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生活生产模式,平民夫妻间根本谈不上风花雪月的爱情,爱情是很贵的东西。

普通人的命运也从来由不得自己掌握,战争与疾病,饥饿与死亡,在无数的岁月里,造成了无数的生离死别,和平的岁月总是短暂的,除非早夭,只怕普通人的一生总会经历一次战争,

所有的家庭也都在战争中留有伤痛。

那种战争带来的关于生死离别的创伤,一代又一代的撕裂痊愈又撕裂,从不止息,所以千百年来,对于孟姜女的经历,几乎所有的劳苦大众都有共同的感触。

故事的长久不衰,是因为受众人群如此之广,受众的创伤与共情基数也如此之庞大。

它既包含了对和平安稳生活的渴望与向往,又控诉当权者的残暴行为,可是控诉也只能在故事中表达,也只能在故事中发泄出对于人生无奈的悲苦与反抗。

孟姜女的故事已经不能当成传奇的个例来看,它是千百年来发生在无数普通百姓身上的故事缩影,是所有人创伤的凝结表达。

孟姜女常有,岁月不常温柔,珍惜,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