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的靠山不只是乾隆還有他,此人若不死,嘉慶也許不敢處死和珅

和珅是我國曆史上出了名的大奸臣,他貪汙腐敗的銀子足足能夠填滿大半個清朝國庫。人們常說,和珅能夠這麼肆無忌憚完全是因為乾隆皇帝偏愛,但這個說法卻有失偏頗。

和珅並不只有乾隆這一個靠山,他在軍中頗有權力的弟弟和琳,也是他的大靠山。

兄弟二人的母親因難產去世,九歲時父親又早逝,族中親戚見兩個孩子孤苦無依經常對他們大肆欺凌。生活艱難下,和琳與哥哥和珅相依為命,兄弟二人感情十分深厚。

和珅是個極有擔當的哥哥,一直在外為弟弟遮風擋雨。和琳也十分順從兄長,二人興趣愛好也互為補充,和珅喜好學文,和琳則喜歡舞刀弄棒。兩個人一文一武,正巧一同入仕相互照應。有一詩人袁枚寫詩稱讚兩兄弟:“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

朝中有一官員李天培,為討好當時軍中將領福康安,從地方上京之時,用政府給的官船運送私人木料到其手中。這件事可大可小,就是借用公家船隻,在許多地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但和珅兄弟二人卻想借這件事,幫助乾隆打擊朝中頗有勢力的福康安。於是,和琳就在上朝之時,寫奏摺彈劾李天培公器私用一事。

此次彈劾正中乾隆下懷,他藉此機會正好可以打擊朝中權傾一時的福康安的勢力,就派自己的心腹前去處理這件事。最終兄弟二人目的達到,李大人罪名確鑿被流放,福康安也因監督不力失去盛寵,停其俸祿多年,勢力被削大半。此事明面上是兄弟二人配合打擊福康安勢力,內裡大家都明白,他二人不過是乾隆皇帝一把刀罷了。

尼泊爾攻打我國西藏之時,和珅的話已經在朝中有一定分量了,為了幫助自己兄弟掙得軍功,他四處周旋,終於為弟弟爭取來了前往西藏平亂的機會。和琳也有機會與大將軍福康安共事,學習軍事知識。

和琳謙恭好學,在戰場上與頂頭上司配合默契,成功在皇帝面前賺得信任,自此開始不斷步步高昇,不久升任工部尚書,更與福康安結為異性兄弟,獲得其支持。

後爆發苗民起義,此時的和琳正巧從西藏凱旋,路過卬州,不顧舟車勞頓,帶著剛從戰場上下來的親兵直接奔赴鎮壓戰場,迅速擊潰叛軍,接連擊敗晏農吳半生等敵軍將領,收復松桃等多處失地。

之後,和琳又率兵前去支援另一戰場的福康安,二人配合攻下七十多個寨子。這次軍功實在太過顯赫,和琳被賞賜雙眼花翎,晉升至一等伯,乾隆還賞賜他極為榮耀的黃馬甲黃腰帶,還命他擔任太子太保,教育太子。

後福康安積勞成疾,在軍中病逝。和珅知道自己弟弟上位的機會來了,便立即向乾隆上書,讓自己弟弟和琳暫代軍務。

乾隆也十分信任兩兄弟,當即准許和琳督辦原有軍務。和琳也沒有辜負乾隆及兄長期望,行軍打仗極為勇猛,未嘗敗績。

可惜好景不長,就在和琳升官這一年,他因行軍打仗路途顛簸染上惡疾,沒等回京醫治就撒手人寰。知曉兄弟身亡的和珅悲痛不已,做《悼亡詩》十五首緬懷胞弟。

和琳一去,軍中勢力一下清零,和珅立刻就成了徒有人脈的花架子,只能依靠著乾隆寵愛過活。

如若和琳能夠再堅持幾年,也許嘉慶還不敢冒著風險去清剿手裡握有兵權的世家大族。但世間事就是這麼讓人沒法預料,各類設想都只能是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