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青年们的真实想法

B站的《后浪》广告片在朋友圈刷屏,可以说,策划人脑子清楚,踩点很准,成功get到前浪和后浪们的精神G点,以至于官媒力挺,大肆宣传。


但不可否认,《后浪》立意很高,不同凡响,其表面是迎合,本质却是商业,用意是在收割流量。当然,被收割者们从不在乎这些。

  

我所想到的是一些其他。“五四青年”,本来就是政治蕴含极其丰富的词语,是一百多年前一场政治运动的历史遗产。所以,不凡闲言碎语说说几句。

  

我经历过两种媒体时代下的青年

  

一种是“垮掉的一代”。互联网在中国乍起之时,80后、90后被媒体贴了许多负面标签,诸如“娇生惯养”“温室花朵”“网瘾”“没有责任心”,使得很多人感叹“一代不如一代”。

  

一种是寄予希望的“后浪”们。近两年来,90后乃至00后的正面身影越来越多,诸如此次支援武汉之中,“90后”人数足足占了三分之一;那些为了扑灭山火英勇牺牲的消防员们,也有很多是“90后”。


在官方近两年主动破除娱乐圈痼疾的背景下,主旋律的色彩愈发感染人心。我觉得,《后浪》在这个时候作出一个小结式的宣告,刚刚好。正如何冰说的那样,“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你们,像我一样。”

  

我国的俗语在正反词语的运用上可谓登峰造极。就如何看待年轻人这个话题,有人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有人却说“一代不如一代”或者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其实我们看看历史的发展趋势,总体是一直向上的,如果真的“一代不如一代”,那么这种趋势是不可能的。而之所以一直存在这两种看法,无非是有人看到的是个体,而个体的行为被放大成整个群体的标签。

逻辑上,这叫做演绎推理,不具有合理性。

  

而媒体之所以有前后这么大的反差。在我看来,是话语权的交替。一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自媒体崛起,传统媒体权威趋于消解。二是年龄增长,80后、90后开始坐上话语权的位置。如此而已。

 

我看方方日记

英文版出版引发的巨大争议

  

前段时间,方方日记一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只是,前面是一片赞誉,后面是一片争议,很有趣,很值得思考。

  

我没有完整看过方方日记。但我对方方日记英文版出版引发的舆论大战,却十分的感兴趣。

  

在我的朋友圈,恰好有两派观点。


支持者,宣称“一个正常的国家要有不同的声音”“负面的东西不足以颠覆一个国家”“表达自由”“只是文学”,更有甚者,举出陈寅恪的旗帜“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种种。反对者,结合国外正在以新冠诋毁我国形象的背景,宣称“英文版快速出版,违反常识,恐怕是别有用心”“方方日记中许多并不符合事实”,恨不能将方方树立成人民公敌唾弃之。

  

在我看来,这不就是微博小粉红和公知们大型争吵现场吗!而玩过微博、博客的人,近几年来微博上的那些公知,渐渐的都沉默了,其很多人都是唱着美国屁香、中国饭臭的那种。如今小粉红(主要是90后、00后为主)的势力崛起了,我们仍然看到公知们的揶揄和嘲笑。

  

如何看待这种分歧呢?近些年来,目睹了国家一天天发展变化,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在日益提高,尽管不可否认还有许多不足,但许多人心中产生了这种满足感和自豪感。但是另一面我也看到,一些人还在高举着“自由”、“人权”等口号抨击政府,另一边又不断褒扬西方的种种做法。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提出了“文明型国家”的概念,我觉得很有意思,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说,我们现在很多人的思维还是西方式的,而缺少东方主导式的思维。

  

也就是说,别看我们现在许多大学老师、教授,口里宣扬着“自由和人权”,到底还是拾人牙慧,却没有结合中国的实际,建立东方式的思维。这样的公知们,是最迂腐的。

  

所以,我也就明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必要了。别看一百多年前,我们丢的只是领土和先辈的生命,从现在看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丢了民族的自信。

  

我希望那些学者讲师,倘不是抱着取长补短的心态而是揣着洋荤的脑袋去看待中国问题,倒不如反省反省,这些年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我想起大学时代的外国文学老师

  

一个月后,也是改革后的中国一个重要日子。许多人记得,许多人忘了。我忽然想起,我那位大学外国文学老师说过的一句话。

  

“那一届学生,是真正关心国家命运的,是我这一辈子最为得意的一届。”

  

这样的话,他仅仅只说过一次。然而那时混迹博客的我记住了,并由此对这位老师产生了兴趣。

  

后来,我大致知道了他的背景。他出生在城市的一个小有资产的家庭,再往上几代我并不知晓,只是略猜他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从业以后,在当年风云形势下,鼓动了学生上街,最后结局便是如此,一辈子是个讲师,当然或许是他无心学术。

  

他的流言和风采是并存的。那时,学生之间传闻,他有个当过自己学生的妻子,比他将近小20岁。后来,他也在课上直接承认了这一事实。学生们还是蛮喜欢他,因为他常在课间批判社会现状,批判学校行政的不良作风。大家都很欢迎,喜欢这些抑扬顿挫的批判。

  

文学院的风气常是如此。仰慕刘文典吸大麻,脚踢蒋介石,对现实翻白眼,一股傲然之气横亘胸中。我那时也深受影响。

  

五年以后,见过许多人许多事,才慢慢的把这傲气收了,冷静地看待现实,重新审视当年的“偶像”。

  

我确实看到,他备课讲义的纸张已经泛黄,很少有更新,作为一个老师,我觉得不该;他的一些激愤,完全是历史的遗产,盘旋的脑子里,有时候半闭着眼睛不肯醒来。但好像他确实是个乐天派,像是个为国为民的失利者,索性在海边买套房子,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至于上课,除了挣口粮,还能给他不吐不快的机会,而他全然不计较他的学生的思想。

  

于是,我再审视那些网络中、现实中诋毁领袖的人群,他们多半因为之前的家族受到某种牵连,从而对此刻的政体感到厌恶。也就是说,那些看似真知灼见,其实暗藏着自己的私心。

  

于是,在方方日记英文版出来之后,有的人想起了《日瓦戈医生》的诞生;而我想起了那些在国外获奖却在国内禁播的影片,除却艺术,是否别有用心?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在这场抗疫之战中,我们看到,西方依然试图在诋毁中国,对中国的强大如鲠在喉,却对自己的薄弱的政府治理能力视而不见。

  

是的,我们的政府并不是完美的。她保障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那些被忽视、被某种原因撇下的少数人,她会努力通过政策兜底、社会保障等其他手段予以弥补。

完美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有不断向完美看齐、不断优化的政府治理能力。

  

是的,我们允许批评,允许嘲笑,但决不允许诋毁和抹黑。

  

这就是我的政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