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雜詠詩卷》,書寫嚴謹,秀麗勁健。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與沈周共創“吳派”,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


文徵明書法初師李應禎,後廣泛學習前代名跡,篆、隸、楷、行、草各有造詣。尤擅長行書和小楷,溫潤秀勁,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雖無雄渾的氣勢,卻具晉唐書法的風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風貌。小楷筆劃婉轉,節奏緩和,與他的繪畫風格諧和,有“明朝第一”之稱。



文徵明在書法史上以兼善諸體聞名,尤擅長行書和小楷,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上評論說:“待詔(文徵明)以小楷名海內,其所沾沾者隸耳,獨篆不輕為人下,然亦自入能品。所書《千字文》四體,楷法絕精工,有《黃庭》、《遺教》筆意,行體蒼潤,可稱玉版《聖教》,隸亦妙得《受禪》三昧,篆書斤斤陽冰門風,而楷有小法,可寶也。”



文徵明書法溫潤秀勁,穩重老成,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雖無雄渾氣勢,卻具晉唐風致。他的書風較少具有火氣,在盡興的書寫中,往往流露出溫文的儒雅之氣。



文徵明此卷,錄自作詩十首,書寫嚴謹,秀麗勁健,是他中晚年後習見的書風。書畫家精品的出現,有許多內在和外在的因素。風日調暢,几案明淨,筆硯精良,終日無俗子面目,是外在的因素;身體健朗,心情閒適,創作欲強,則是內在的因素。此卷尾跋稱:『久雨新霽,情思爽然,焚香煮茶,亦人間快事。』又加上手邊有『素潔可愛』的佳紙,於是興之所致,寄情於書,自然筆隨心運,胸無滯疑,精意殫出。說它是文氏書法中的佳作,絕不為過。


此卷曾入清內府,著錄於《石渠寶笈初編》。其上璽印累累,是其流傳的佐證。而在清初入宮之前,則已被人什襲藏之,其上『四明朱氏收藏圖書記』、『留餘堂記』二印已被『石渠』著錄,可見必為乾隆前之藏家。

此卷又見於《清宮已佚書畫目》、徐邦達《重訂清故宮舊藏書畫錄》、楊仁愷《國寶沉浮錄》等書,很可珍。



局部高清


全卷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