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管理好水稻?

绿色青


怎样做好水稻的田间管理?

水稻要获得高的产量,重点是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田间管理主要是通过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合理施肥和进行合理的排灌水。主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一、返青期的管理

秧苗插入大田后,由于人为的机械损伤,秧苗发黄,经过一段时期恢复后,秧苗生根长叶由黄转青,这个阶段叫返青期。返青期的管理重点是活蔸、全苗、早促,实行深水护苗,促进活蔸。定根浅灌,促进返青。检查秧苗进行补插缺窝秧苗,保证全苗。加强管理,促进早发蔸早分蘖。勤查秧苗,早防病虫害。防治产生僵苗。一般早熟品种薅秧两次,迟熟品种薅三次,第一次薅秧在返青后结合追肥进行,过迟就容易伤根,草大不容易除干净并且花工多,效果差,以后每隔10—15天薅一次。

二、分蘖期的管理

这个阶段的重点目标是促苗,促苗的中心是在一定分蘖范围内力争有效分蘖。要早施分蘖肥,以氮肥为主,一般在插秧后10—15天内进行,早熟品种,生长发育期短,分蘖肥要提早到插秧后5—7天。杂交水稻分蘖力强,为充分发挥分蘖特性,要在返青后立即追施分蘖肥。分蘖肥的施用量,要看土壤肥瘦,基肥的多少,秧苗的长势长相来确定,一般每亩可以施尿素5—7.5公斤或者碳酸氢铵12.5公斤或者人畜粪尿20—30担。


水稻有效分蘖终止时,除非必须蓄水防旱的田块外,要适当进行晒田。晒田能够提高土壤的有效养分,减少还原性有毒物质。促进水稻秧苗的根系发育,白根增多,黑根减少。抑制茎叶徒长,增强茎秆强度。控制无效分蘖,防止和减轻病害。晒田是一项“控中有促,先控后促”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晒田必须看秧苗、看田、看天气进行。一般在无效分蘖期到穗分化初期进行,这个时期水稻对水分不很敏感,沙田、瘦田、炕冬田轻晒,肥田、冷烂田、泡冬田重晒。晴天晒3—5天就可以,阴天要多晒几天,做到泥田要晒到田边开细裂,田中不粘脚。沙田晒到田边不粘脚,田中晒紧皮。冷烂田重晒到田部开大裂,中间鸡爪裂,人站上去不陷脚。


如果遇到底温要加深水层保护秧苗。

三、拔节长穗期的管理

这个时期管理的目标是壮秆大穗长势长相要求叶色青绿,叶挺不披,节间粗短,弹性大,封行不方封顶,基部清爽,没有病虫害。管理的重点是抓适度晒田,巧施穗肥和防治病虫三个技术环节。这个时期的晒田可以改善土壤还原性状,增强氧化层,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加快肥力分解,减轻有毒物质危害,提高根系呼吸强度,促根下扎,增强茎秆木质化程度,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利于壮秆抗倒。晒田时,以穗分化开始前后为好。晒田适度,以土壤沉实,灌水后泥土不容易回软变烂。


穗肥施用,一般分两次进行,一次是促花肥,一次是保花肥。促花肥是稻穗分化开始时期使用,一般每亩施尿素2—2.5公斤、过磷酸钙3.5—4公斤、草木灰20—25公斤。保花肥是在雌雄蕊分化时期施用,一般每亩施尿素4—5公斤(各个地方的施肥水平有差异)。长穗时期是水稻一生中需要水分最多的时期,必须保证水分供应。土质粘重、保水哪里强、密度大、肥力高的田块,要采取干干湿湿灌溉。低洼冷浸田和施肥不当造成茎秆生长过旺的田块,要短期排干晒田,利于幼穗分化和防止倒伏。


四、抽穗成熟期的管理

这个时期管理的主要目标为保穗、攻粒、增重、防秕,促进实粒数多,粒大、粒饱满,要实行合理管水,出穗到灌浆期间要保持3—7厘米深的水层。蜡熟期,要采取干干湿湿灌溉,以干为主。蜡熟末期,就要以灌跑马水为主。收获前5—7天排水放干,注意不要排水过早,特别是杂交水稻,要酌情补施粒肥,出穗后如果叶色过早变黄,表明营养不良,要施少量氮肥作为粒肥。一般用量为每亩施纯氮0.5—0.75公斤。为使籽粒饱满,米质优良,每亩可以用过磷酸钙0.5—1公斤溶于20公斤水中,经过沉淀后将溶液再加水2—3%,每亩喷洒50公斤。也可以喷洒五百分之一的磷酸二氢钾。

五、水稻病虫害防治

1、稻瘟病:可以用20%三环唑可湿剂500倍液。或者40%克瘟散乳剂1000倍液,或者春雷霉素40—50单位。


2、白枯病:可以喷洒10%叶枯净可湿剂300—500倍液,或者50%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或者25%敌枯双1500—2000倍液。


3、纹枯病,可以每用50%井冈霉素100克,加水75—100公斤,或者25%粉锈宁可湿剂120克,加水60公斤进行喷雾。


总结,水稻的田间管理是水稻种植获得稳产高产的重要环节,在管理上细心,根据水稻的不同时期按照水稻的要求进行管理才能获得高产。



老周说三农


水稻优质高产科学施肥管理方法 水稻施肥与品种、土壤、气候、栽秧方式等条件有密切联系。

不同的品种、土壤和栽培条件:,每斤氮素所生产的稻谷产量也不等,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计算,亩产千斤稻谷需吸收纯氮16~25斤、磷8~15斤、钾8.3~38.2斤,而实际施肥量一般要比养份的总量要多。施肥时期对产量构成因素有一定影响。

一般地讲,基肥对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有促进作用,对每亩穗数影响较小,分裂期追肥对增加每亩穗数起主要作用,穗轴分化期限施肥有利于第二枝梗的分化和生长,颖花数越多,颖花分化期和减数分裂期施肥则能防止颖花退化,提高每亩穗粒数。抽穗前后施肥则能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尽管施肥方法有多种,但必需根据具体条什采用。      “前促、中控、后补”法。对于基肥不十分充足,基本苗不多,而分裂期较短的早稻田,可在分裂前期重施追肥,使之在较短时间内尽快搭起丰产的架子是十分必要的。

到了生育中期,看苗采取适当的措施,若苗势生长弱,可适当补肥,若苗势生长正常或过旺,则应采取适当的方式控制无效分裂的增长,促进有效分裂生长健壮。这类稻田因无充足的底肥接力,中期容易控住,不会因为前期重施肥而造成后期疯长。到生育后期,适当补施穗肥、粒肥。      “前稳、中攻”施肥法。在前稳的基础上,中期增加追肥用量攻大穗,后期看苗补“保花”、“增粒”肥。

这种施肥方法是在分裂期已建立起足够数量总苗数的基础上,把肥重点用在幼穗分化初期(也就是第一苞分化和穗轴分化期),促进第二枝梗分化和颖花分化,以增加每穗粒数来夺取高产。      “平稳”促进施肥法。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在水稻生育期中平稳施肥。它对于早、中稻较为适宜。早、中稻在秧壮、苗足的基础上,分裂期不宜施肥太多,而应该早施、稳施,在分裂盛期之后不要用肥过多,使分裂稳健生长,后期要注意施穗肥,提高结实粒和粒重。      “平稳”施肥法的目的,是使水稻在一生中不致于处于一时吸肥过多和一时又营养不足的状态,而使其一生都处在并不过分不足,又不过分旺长的营养状态下生长发育。   

在水稻施肥上,除配合适宜的水浆管理等措施外,还必需注意各种肥料的配合使用,首先必需注意氮、磷、钾的配合使用。增施氮肥一般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但对于高产田,常固氮过多使各种元素失去平衡,其增产效率大减,因此必需配合一定量的磷、钾肥使用,才能达到预期的增产效果。同时还必须注意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配合使用。

无机肥一般具有含有效成份高,肥效快,但供肥时间短;而有机肥的优点是含水量有多种肥料元素,供肥时间长,供肥慢。两者配合使用,则能取长补短。

农地圈问答团队:郭瑞旭回答


农地圈


在水稻上通常把种子萌发到水稻新的种子产生为水稻的一个生育周期,即生育期。生育期可分为幼苗期,返青期、分蘖期、长穗期(穗分化期),结实期。一般幼苗期在秧田已完成,移栽后缓苗成活的这段时间叫返青期,返青后就开始分蘖(有的在秧田已开始分蘖),就开始穗分化(拔节),在幼穗分化以前,是长根、茎、叶为主的为营养生长期,穗分化到成熟是长穗,花、籽粒等为主的生殖生长期。

幼苗期

幼苗期是种子萌发到三叶期这个阶段,一般又分为种子萌发阶段和幼苗生长阶段。浸种发芽、发芽的需要温度是秈稻为12℃,梗稻为10℃,适温30℃—32℃,最高温度可达40℃—42℃,但是在育秧期间最低不能低于5℃,或0℃,在低温下会出现烂种、烂芽和烂秧。首先秧田要选择向阳、避风、水灌、排放等的田地块,如遇低温还可加盖薄膜等措施,避免少烂或不烂。出苗及幼苗生长的温度比发芽高2℃,即秈稻14℃,梗稻12℃,16℃以上秈,梗都可顺利出苗。

返青期与分蘖对环境的要求

返青期是移栽后,从秧田到本田成活的缓冲阶段太约在4天左右,要求即是浅水,因水太深,淹没了生长点(心叶),透气性不好,也会烂秧,或成活缓慢,返青后接着以分蘖为中心,生长根和叶片的营养生长期。

1、温度的要求。水稻分蘖最高适温为30~32℃,最适水温为32℃~34℃。最高气温38℃~40℃,最高水温为40℃~42℃,最低气温为15℃~16℃,最低水温16℃~17℃。水温在22℃以下分蘖就较缓慢。低温使分蘖延迟,且影响总分蘖的有效穗数,因此要求在15℃以上时开始插秧。

2、光照的要求。在分蘖期需要充足的阳光,以提高叶片的光合强度,制造有机物,促进增加分蘖数。在自然光照下,返青后3天就开始分蘖,若只50%自然光照时,返青13天才开始分蘖,若只有5%的自然光照,不但不产生分蘖,连秧苗也会死去。

3、水份的要求。分蘖期是对水最敏感的时期,但是只要求水田水饱和状态,或浅水最有利于分蘖,在高温条件下(26℃~36℃),土壤持水量在80%时会产生分蘖最多。如深水灌溉,水层超过田8厘米时,使分蘖节光照弱,氧气不足,温度又低的情况下,抑制分蘖。但是田过份干,持水量在70%以下时,也会停止分蘖。

4、营养要求。在分蘖需要营养多,有效分蘖也多。营养多可促分蘖和生长快而多。如果营养少、分蘖也少或停止。所需的营养中是以氮、磷、钾为主,特别是氮肥最需要。最好氮、磷、钾配合追肥最有利。

拔节孕穗期对外界条件的要求

拔节孕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水稻生长发育迅速增大,根群最大、稻株叶面积达到最大,同时稻穗开始分化,拔节孕穗是决定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每亩有效穗数的巩固时期,及粒重的决定时期,主要因素在于外界条件影响。

1、养分要求。幼穗分化过程中,水根的根群不断增加,最后3片叶相继长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需要养份的时期,如果在这时期缺乏营养,对幼穗分化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在生产上要进行中耕追肥,约在抽穗前30~40天的时期,以促进颖花分化,2次枝梗数增加,这次肥也可称“促花肥”;在抽穗前10~20天可喷施肥一次,即是雌雄花芯形成期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最需肥防止颖花败育,确保粒多,这期追肥为“保花肥”。

2、温度要求。幼穗分化的适温为26℃~30℃,以昼夜35℃,夜温25℃更有利于成大穗。幼穗分化的外界温度为15℃~18℃,但最敏感时期是减数分裂期。在减数分裂期,对高温和低温的危害,都会引起颖花的大量败育和不孕。

3、光照要求。光照强度对幼穗分化有密切的关系,光强有利于幼穗分化,据试验证明,在幼穗分化期用两层沙布遮光(透光约为自然光的1/6~1/8),颖花退化比对照多30%。如果阴雨天多、日照少,封行过盛,通气性不好。所以贵阳光照时间较少,因此在水稻密度上保证合理,促使有一定的光合作物,增加有机物可生长大穗、粒多的稻谷。

4、水份要求。幼穗分化到抽穗,是水稻一生需水最多的时期,尤其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需水最敏感,所以在这个时期一定要保持田间持水量在90%以上,如果缺水会影响到颖花发育。但是水份过多受淹,也会引起不利影响,如全部淹没也会死亡。

抽穗结实期对环境的要求

在水稻抽穗结实期,营养生长基本停止,这时期为生殖生长占主要时期,一切任务是保持粒多,重的关键时期,主要在管理上要使水稻不早衰,也不贪青,不倒伏。

1、抽穗与开花。

(1)水稻抽穗。水稻幼穗分化后1~2天稻穗从剑叶叶鞘中抽出,有50%抽出,为抽穗期,有80%抽出为齐穗期。抽穗时由于低温或肥水不足,常造成稻穗不能全部抽出,生产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包穗”或“包颈”,被包住的造成疱粒或空壳,如杂交水稻抽穗时温度低于20℃时,会造成100%产生“包穗”而无收成。

(2)开花;在正常情况下,稻穗抽出就能开花。开花前首先是颖壳内的两个浆片吸水,体积膨大3~5倍,吸足后将外颖张开,内外颖的角度约为25℃~30℃,张开过程约为10~20分钟,全开后,角度为25℃~30℃可维持30分钟,所以整个开花过程约1~2个小时。温度对开花时间影响较大,高温开花时间短,低温开花时间长,有时可达2个小时以上。在内、外颖张开时,花丝伸出、花药开裂,花粉就散了出来,授粉在柱头上,授粉后约10~15分钟后花药即慢慢凋萎,同时浆水也因水份蒸发而体积缩小,内外颖重新闭合。

2、影响灌浆结实的因素。

(1)光照。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影响稻叶的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向谷粒的转运,高产水稻谷粒充实的物质,90%以上抽穗后,是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碳水化合物供给的,因此,灌浆期的光合作用将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

(2)温度。温度对灌浆结实关系密切,一般最适合灌浆气温是20℃~22℃,在灌浆前15天以后昼温29℃,夜温19℃,日均温度为24℃为宜。后15天以昼温20℃,夜温16℃,日均温为18℃为好。适宜灌浆温度,有利于延长积累营养物质的时间,细胞老化慢,呼吸消化少,米质好。高温和低温都不利于水稻籽粒正常灌浆,况且又影响稻米品质。

(3)水份。灌浆期水份,仅次于拔节、长穗、分蘖期的水份,如水份不足会影响叶片同化能力和灌浆物质的运输,灌浆不足造成减产。灌浆期水份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降低物质运转效率,缩短时间,稻米的物理性状变劣。

(4)矿质营养。在灌浆期间叶片含氮量与光合能力之间有密切关系,适当施氮,可增叶面积的光合作用,维持最大的叶面积,防止早衰,提高根系活力,对提高水稻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在生产上常用根外追肥方法。在齐穗期可看苗补肥,或补施磷、钾肥等,以确保灌浆过程能达到正常进行。

影响水稻根系生长的因素

1、温度

稻根生长的最适土温为30℃~32℃。超过35℃生长受阻,加速衰老,吸收能力下降;超过37℃显著衰退;低于15℃,生长和吸收能力也都大大减弱;低于10℃则生长停顿。

2、光照

光照对根系发育和吸收能力起着间接的重要作用。因为光照充足加强了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供给根的养分增多,所以促进了根系的发育,提高了根系活力,增加了根系对无机养料的吸收。在光照不足时,不仅影响根系发育,而且还会使根对各种无机养料的吸收明显地下降。

3、土壤养分

肥料三要素中,氮素对根的生长和吸收能力影响最大。适量氮素肥料能有效地增加根原基的分化和稻株的发根能力,使单株根数增多,根长变短。缺氮或氮素供应过量,根量都小。配合施用磷、钾肥,对根的生长促进作用更大,不论根数、根量、根长等都有所增加,根系的分布也加深了。

4、土壤的通气性

水稻根系的发生、伸长和对养分的吸收、转化等生理活动,都要有足够的氧气。如果缺氧就会影响根系生长和生理功能,根系活力也会丧失。

更多农业种植技术,就在爱农帮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