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低年级的时候就要重视孩子的学习?

桑榆非晚362


孩子刚从幼儿园过渡到一年级,身份由幼儿园小朋友转化为小学生。转化的不仅仅是身份,要求也随之提高不少!不管幼儿园时家长多么的重视,孩子在幼儿园毕竟还是以玩为主!但是到了一年级还是对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要孩子明确,这些是你一定要完成的,不能打折扣。

要孩子明白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作业要独立自主的完成。可能在幼儿园开始,家长就过度地帮助孩子,就连幼儿园老师留的小制作等等要求孩子动手操作的,都是家长亲自动手给孩子完成作业,获得老师的好评,然后皆大欢喜。可是这就会造成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到了一年级后,家长一定要谨记,可以帮助孩子,但是一定把握个度,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要他树立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愿星孩不独行


我是张旭语文,很愿意与您一起探讨问题的实质!

我不赞同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观点。

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孩子学习行为的黄金时期,因此,要把培养孩子的学习行为当作重中之重。

学习行为是成为优秀学生的决定性因素,我想,这一点是大家共识的。

可以这样说,小学低年级学习成绩不好,以后是绝对能追赶上的。但是学习行为没有养成,以后是绝对养不成的。

有句俗语叫“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说的就是小学低年级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关系。

所以,希望家长们紧紧抓住小学低年级学习行为养成的黄金时期。


张旭语文


为什么在低年级的时候就要重视孩子的学习?这是因为:

1、“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些话精辟地强调了任何事情初始起步阶段的重要性,孩子处于低年级阶段,就已踏上一生求知的航船,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一生,探索一生,通过艰难跋涉,刻苦钻研,才能有所建树,有所创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在低年级阶段夯实基础,做好铺垫,才能有利孩子进一步直至一生的发展。

2、健康的积极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也是培养孩子树立美好理想的前奏。比如有的孩子对唱歌感兴趣,家长通过播放儿童歌曲的音视频,引导孩子学唱,这既发展加深了孩子的兴趣,也会形成孩子这方面的优势特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优势的扩大,孩子会树立当一个歌唱家的理想,并成为继续努力发展特长的动力而为此奋斗。有的孩子喜听故事,爱讲故事,表现出特有的天赋,父母就多让孩子听故事,讲故事,看同龄人中讲故事优秀者的视频,发展其天赋特长,在兴趣爱好的驱使下,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其他如绘画、跳舞、武术、小制作等也是如此,这样以某种特长为切入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再引导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不是顾此失彼,有失偏颇,而是由点带面。这就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培养,始于孩子的孩提时代。重视低年级孩子兴趣的培养引导,就是重视了孩子起步阶段的学习。

3、一个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一个不良习惯对人贻害一生,甚至埋下了人生失败的祸根。这表现在孩子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诸方面。比如观察一幅画,让孩子看图说话,看图写话,就有个观察顺序、表达顺序,画面主次,观察者的感情体验(评价)等,这就要引导培养。要在不同的思维活动中,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再比如在看故事读课文中遇到生字新词,是置之不理,还是问父母、老师?还是查字典词典自己解决?这是学习方法习惯问题,最好的做法是查字典词典,最差的是弃之不理。还如学习中的坐姿,专注程度,持久时间等,这些非智力因素,也要引导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