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来细数你的犯下的过错

提起杨修,我们第一想到的就是鸡肋的故事,或者一盒酥,此人小聪明不断却没有大智慧,才华横溢却没有与之匹配的心性,常常被拿来和司马懿比较。

这次笔者就来说说这个恃才傲物,聪明伶俐的杨主簿--杨修。小时了了用来形容杨修再合适不过了,自幼出名,为人不仅好学而且做事滴水不漏,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华与日俱增,更是在曹操帐下担任主簿一职(相当于秘书)!我认为是这秘书一职害了他,伴君如伴虎,头上始终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需要步步小心,处处谨慎。但是一般来讲少年得意者往往行事张扬,很难有心智稳重之辈。

祸起一盒酥

据说曹操偶得一盒点心,他写了几个字就出去了。杨修正好去拜访,他看了看点心盒子的字便自作主张地分与下人吃食,曹操得知后也没有生气,反问:你哪来的胆子。杨修笑了笑指着字迹说:“一盒酥”,不就是一人一口的意思么?曹操笑了笑,觉得杨修聪明,深得吾心。

巧解门上活

第二次,园子修好了,曹操前去查验,一路走下来就到门楼的时候,站了片刻,写了个活,造园人不解其意,于是就询问杨修。杨修果然机敏:

门字里面一个“活”,那就是一个“阔”字,主公是嫌这个门太大了。造园人就将其改小,等到第二次查验,曹操心里很是满意,却又知是杨修的主意,表面赞许,内心极为忌惮:此子必须为我所用!

识破杀人意

曹操吩咐侍卫:“吾好梦中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侍卫近前盖被子,曹操忽然跳起来拨剑杀了这个违抗命令的侍卫,然后上床装睡。半晌而起,假惺惺地追问:“谁杀了我的侍卫?”得知事实后,还痛哭一场,众人连忙安慰。只有杨修一语道破:“不是丞相在梦中,而是我们在梦中。”此时曹操已经动了杀心。

命绝鸡肋案

最后一次,杨修追随曹操出征,将士问曹操军中口号,曹操看着手中的鸡肋说道:“鸡肋”。杨修就自作聪明地收拾行李,并告知不解的将士:“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主公这是要退兵了,我先收拾下行李,免得来日匆忙”,将士纷纷效仿,曹操知后勃然大怒,以扰乱军心杀了他,于第二日撤兵。

以上皆为演义内容,是真是假不做评判,但是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人不作死就不会死!

可以看出曹操的杀意是缓缓积累的,从赞许到猜忌再到杀机,杨修不该踩的雷全踩了,只能怪自己不懂为臣之道。但是这些在曹操心中其实是罪不至死的,真正让曹操起杀心的还是立场问题。

罪魁乃立场

身为正统儒家继承者的杨修看不起曹操是宦官之后,曹操要想称王,杨家是块巨大的绊脚石。不仅如此,杨修与曹植走的太近了,严重干扰了曹操继承人的计划,曹操自己都没想好立谁,你杨修倒好已经开始站位了,怎么?想当个从龙之臣。夏侯惇曾评价杨修——公真知魏王肺腑也,换句话说,你就是主公肚子里的蛔虫,主公想什么你都知道。连属下都这么认为,生性多疑的曹操会放任杨修看透自己吗?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就杀了吧!可惜杨修当了一辈子的心理专家,还是没明白秘书的注意事项,落得个含冤而死的下场!

以上就是笔者要提的杨修之死疑云,喜欢的小伙伴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