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延长到80岁”透露一大信号,贷款年限延长利好两代人!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样的生活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采纳,分期购物的消费方式也成为了当今时代的流行趋势,相比之下,像一些电子产品、出行工具等这样的物件,给购房者带来的资金压力还不是很大,但是房子就不一样了。

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年代,这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的房子还真不是想买就能买的东西,尤其是对一些到了适婚年龄的年轻人来说,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对经济基础不是很雄厚的他们来说,想要买房几乎要掏空爸妈、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六个人的钱包来凑齐首付的钱,然后再背个几十年的月供。

有过按揭购房经验的人应该都知道,银行对贷款的年限是有严格规定的,并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想贷多久就贷多久,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银行要求的贷款年限不得超过30年,贷款的年限越长也就意味着所要支付的利息越多,所以很多人在面对贷款年限的选择时都是一头雾水,思来想去也不知到底要贷多少年才更划算。

如果选择短年限的贷款,20年甚至10年,表面上看似减少了很多利息,实际上会给购房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无形的压力,一旦工作出现了什么变化,没有了固定的收入,就很容易出现断供的情况。如果选择最长的贷款年限30年,仔细一算要多交出去好几十万的利息,心里又觉得吃了大亏。

一般情况下,贷款者的月收入必须要大于或等于房贷月供金额的二倍,这是银行在选择放贷时的警戒线。所以很多在大城市购房的人,都会选择最长的贷款年限30年,这样一来既减少了每个月要偿还的月供,又可以留下一笔钱支付日常生活的开销,毕竟大城市的消费水平要比其他城市高很多,尽可能的减少月供,不至于让自己处在一个太拮据的状态。

另一方面,与其把钱都用来买房,不如把手里的钱用来投资一些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说不好每个月的理财收益都可以支付月供了,一旦家里的老人有个大事小情,也能保证手里有一定的流动资金进行周转。而且相对于其他的投资产品来说,房子作为不动产,保值能力更强,我们都不难发现,钱越来越不值钱,80年代的万元户放在现在,什么都不是,工资的涨幅永远都赶不上房价的涨幅。这就是货币贬值的一个缩影,拿明天的钱买今天的房,现在看来几十万的利息很多,但是在30年后的未来,这点利息可能并不算什么。

其实贷款年限跟年龄也有一定的联系,2018年4月,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就对外表示,已经开始按照总行的规定,将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最高年龄从65周岁延长到70周岁,借款人年龄与贷款期限之和不超过75年,同时表示,个人住房贷款的最长期限30年没有改变。说的明白点就是以前房贷借款人的年龄仅限于18周岁到70岁,如果借款人年龄超过40岁,就无法申请到30年的贷款,现在放宽到45岁也可以申请到30年贷款。

而就在19年的第三天,一则“房贷可还到80岁”的话题悄然的登上了微博热搜,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讨论,据相关媒体报道,杭州某银行近日调整了房贷政策,规定房屋按揭贷款最长可贷到80周岁,最长的贷款年限依然是30年,一举打破了贷款人的最高年龄纪录,这就意味着以后小于50周岁的借款者都可以申请到30年的贷款。

这对一些需要借父母名义买房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同时也给一些上了年纪,但仍有买房需求的购房者,在贷款年限了选择上,多了更多选择的余地。有网友表示:“要是可以贷到80周岁,我就可以考虑把我爸妈的户口迁到杭州来,以他们的名义买房。这样的话就算首套,不光首付比例低,利率也低,换房成本低了不少”。也有网友表示:“这真是一辈子都在当房奴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每个家庭甚至是每个人的情况都各不相同,买房贷款期限的选择也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