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恐吓教育,对孩子影响多恶劣?可能比想象中的危害还大

文/微梦妈咪(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哈佛大学针对儿童教育学进行了细致研究,面对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父母的做法具有不当性,那么便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并且从内心深处给孩子带来压抑情绪,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孩子倾向于自卑懦弱。

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常见的一种问题便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恐吓,当孩子不听从父母要求时,父母便会做出恐吓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听话,但是却忽视了恐吓行为背后所带来的危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恐吓行为有以下几种

✔语言恐吓

“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你怎么这个样子?”

“妈妈不喜欢不乖的孩子。”

类似于词中的恐吓语言还有很多,家长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语言来束缚孩子当下行为,

但是这些语言却会给孩子带来一种被抛弃的潜意识影响,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无法感触安全感;

✔行为恐吓

行为恐吓在某种程度上语言恐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行为恐吓的常见表现有,行为冷暴力、忽视孩子客观存在。我们需要明白在孩子内心世界里,父母宛如上帝一般的存在,在这个时候父母的表现会给孩子带来或少或多的安全意识。

如果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总是采取冷暴力措施,忽视孩子提出的问题,这种行为必然会给孩子内心深处带来行为落差,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在孩子幼年时期它们具有母体依恋行为,分离焦虑也时常发生,在这个阶段,如果父母经常采用威胁式教育,那么必然会增强孩子的分离焦虑感,恐惧心理也日趋严重,从某种程度而言,也会剥夺孩子内心安全感的建立,这是父母教育行为里最不能选择的一种方式

▶▶为什么仍是有那么多父母仍是乐此不疲地使用威胁式教育

★孩子年龄小无法与其讲道理

事实上很多家长选择威胁是教育方式的原因是孩子年龄小无法对其进行正确的沟通。

他们不善于听从父母的指挥,也无法理解父母的言行,更不能心态平衡地与父母面对面进行适时教育,当道理讲不通的时候,父母出于无奈之举,便只能选择威胁恐吓的方式来让孩子听从自己的安排,这种方式的选择也是在利用孩子的恐惧心理,最显著的优点便是见效快。

★目的为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性

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父母为了引起孩子的重视与关注,便会选择大声呵斥或者威胁恐吓的行为。因为人的大脑皮层对刺激性声音具有条件反射,当父母处于恐吓状态时,孩子全身心都会随着父母的心理状态走,自然能够听从父母当下的安排和教育。

因此很多情况下父母选择威胁是教育本质,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犯的错误有多么严重,从而更好地对其进行纠正。

★催促孩子

威胁是教育另一种目的也是给孩子制造紧张感,当孩子在饭桌上吃饭过慢时,父母总会采取大声呵斥的方法,当下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加快进食速度,也是通过促进孩子紧张感而达到本身目的。

★建立父母自身的高大形象

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实行威胁恐吓,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一些父母善于把自己凌驾于孩子之上,并且希望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高大强势且不可违背的,自己说东孩子不敢往西的一种生活现象。

由此可见,家长的威胁是教育总是出于各种目的或者原因,带有直观性,其结果也可想而知,威胁式教育所带来的结果,往往具有见效快的特征,但是他却极其容易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

有心理研究学家表示,当人们受到外界的语言攻击时,情绪上所受到的疼痛会和身体进行神经连接,换句话而言,当父母对孩子进行威胁式教育时,孩子内心会受到极大的伤害,长此以往也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心理阴影,严重的也会使孩子走向极端。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建立安全感,如果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较高的安全感,那么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促使孩子的发展,给孩子带来无穷无尽的力量,从而促使自信心的生成。

恐吓式语气只会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幼儿研究专家表示儿童的心理十分脆弱敏感,如果他们长时间接受这种外界消极影响,便会从潜意识里否定自己的能力,不利于孩子自我认识的发展,也会让孩子认为父母是真的不接受自己,到头来导致做事情的畏手畏脚。

▶▶那么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到底应该如何做呢?

★适当的恐吓教育

孩子年龄较小,对父母具有较高的依赖心理,经常用威胁是语言来威胁孩子,会导致孩子安全感的缺失,同时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恐吓教育呢?

首先要对孩子的秉性进行详细了解,如果孩子是吃软怕硬的人,那么则要采取适当恐吓教育,而恐吓的选择对象,可以从孩子喜欢的事物或者崇拜的人物入手,以此为孩子建立一个较高的行为倾向目标,本质也是为了激发孩子内在潜力,这便是积极恐吓教育引导。

★不要过高期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因此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提出较高的心理期望,希望孩子按照父母的大致方向走,并且完成父母所制定的目标。但是关于孩子的成长问题,父母应该实事求是,不要给孩子布置太高的未来蓝图,这只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压力和负担,也会成为孩子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什么样的教育期待才是好的选择呢?那边是不超过孩子当下能力太多,让孩子经过自己努力后可以达成的目标,这种期待值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满足孩子的自我认知,无形之中也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控制个人情绪

很多家长表示自打生了孩子以后,自己就是易燃易爆体质,很容易被孩子触及心底末梢,然后情绪难以控制,从而做出一些恐吓或者威胁行为。

事实上这并不是一种好的选择,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应该学会控制个人情绪,在教育孩子之前首先把情绪放到最平和的状态,并且善于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点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真正性格。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成长历程中孩子需要经历各种艰难困苦,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更不肯能随心所欲,孩子的叛逆行为也需要父母做出正确引导,恐吓教育并不是明智的选择,他极容易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

今日话题互动,你是如何看待威胁式教育的呢?日常生活中你善于利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你是如何控制自己情绪的呢?欢迎在留言下方评论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