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压力太大?杭州灵隐寺修心胜地值得到访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

灵隐寺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梁武帝天监三年(公元504年)灵隐寺得到梁武帝的青睐,赐田扩建,规模粗具,香火渐盛。但是在此后的各个朝代,灵隐寺的命运都不好过,皇帝对待佛教的态度决定了灵隐寺的香火是否繁盛。在民国年间,我国遭遇外来者入侵,日本侵略军进入杭州,灵隐寺内的客堂、伽蓝殿、梵香阁及东山门,之后因夜半失火而被毁。

解放之后,由于灵隐寺大殿遭受白蚁蚀蛀,大殿正中部分倒塌,佛像被压毁。1952年夏,由民政厅组成"杭州市灵隐寺大雄宝殿修复委员会"主持修复工作,由政府拨款,经两年多时间,大殿竣工。有关大殿佛像的塑造问题,也得到时任总理周恩来的亲自批示。至此我国对于灵隐寺也开始正式的保护和修缮。这个命途多舛的寺庙终于安定了下来。

灵隐寺的主要的建筑格局,是沿中轴线形成五层格局: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藏经楼(下设法堂)-华严殿。同时向两翼布局,先后建成线刻五百罗汉堂、道济殿(现称济公殿)、客堂(六和堂)、祖堂、大悲阁、龙宫海藏(藏品陈列);并于原罗汉堂遗址重建五百罗汉堂,陈列平均身高1.7米的五百青铜罗汉,堂中央另建12.6米高的四大名山铜殿,该殿已列为吉尼斯纪录,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

来到灵隐寺很多人对这个古老寺庙充满了兴趣,那么灵隐寺有什么富含历史又美不胜收的景色呢?

飞来峰,位于玉龙溪西侧的明妃七峰和东侧玉屏峰林之间,视野开阔,西边能看到七峰的雄姿,东边便可眺望玉屏峰石景。相传此石原在蓬莱仙境,八仙之一铁拐李喝醉酒,被它绊了一下,摔倒在地,不禁恼羞成怒,飞起一脚,把它给踢走,如果按照张果老和吕洞宾的脚力,这峰应该落在大明山千亩田上,但铁拐李脚力不济,力量差了一点,就阴错阳差落在现在这个地方。

由于它是从蓬莱飞来的,身份不凡,便和大明山的御笔峰、独秀峰,合称为大明山的“大明山三神峰”,玲珑精致,风景秀美。飞来峰石刻造像是中国南方石窟艺术的重要作品,这些雕琢于石灰岩上的佛像时代跨度从五代十国至明,在470多尊造像中,保存完整和比较完整的有335尊,妙相庄严,弥足珍贵。

天王殿,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憨态可掬;背对山门的佛龛供奉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驮雕像,像高二米半,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这尊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已有700多年历史。

永福寺,永福寺位于灵隐之西约一华里处的石笋峰下,自东晋慧理禅师开山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据清康熙年间《杭州府志》卷三十二《寺观》载,永福寺座落于飞来峰呼猿洞对面的形胜山下,旧分上下两寺,与下天竺(旧称翻经院)等寺一样,同为慧理禅师开山创建。永福寺掩映在浩瀚竹林和幽深的树林之间,一条小溪潺潺相伴,曲径深处自有一个清净世界等待着游客发现,如果赶上天气好,在大雄宝殿前的看台上还可以远眺到杭州西湖。

药师殿是灵隐寺的第三重大殿,长约20米,宽约12米,供奉的是“东方三圣”:药师佛及日光天子、月光天子。殿中莲台座上结跏趺坐的是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称“大医王佛”,他能使众生离苦得乐,解除病痛和灾害,又称“消灾延寿药师佛”。

韬光寺是灵隐景区中颇有影响的唐代古寺,位于永福禅寺旁,是由唐朝时四川著名的诗僧韬光禅师所建,也是因此得名。寺院历来以朝佛、观山、观海而著称,历史上记载过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经常来到寺中煮茶吟诗。韬光寺的院门也非常特别,白墙灰瓦有着江南水乡的味道。进入大门后是大雄宝殿、摩尼殿、金莲池、一潭山泉、观海楼、韬光祖师殿等,楼后还有吕洞宾塑像等,佛道合一,十分特别。也会有一些希望能够祈福的人前来烧香,氛围安详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