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推荐 丨 找回与我们渐渐疏远的“心”

八万四千问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 ◆ ◆ ◆ ◆


读书推荐 丨 找回与我们渐渐疏远的“心”

找回与我们渐渐疏远的“心”


一本书便是一个小世界,

记录着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的沉思。

每每拿起一本有趣的、扣人心弦的书阅读时,

就像在大海中缓慢游弋的小船,

朝着某个可以停靠和栖息的港湾前进,

在不慌不忙中看着看着就靠岸了。

这种阅读后的豁然开朗,

以及伴随于阅读过程中的舒畅感和宁静感,

正是我们现代生活中所缺失的。


经济和物质条件日新月异,心灵上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外在的一些事物影响着我们每个人对待生活的方式方法、态度以及价值观,我们似乎正在逐渐失去生活及生活本身的意义。很多人,面对很多事情,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挣扎和迷惑,甚至在那样的情况下,会患上一些现代社会所定义的心理或者精神疾病,那么这一问题又该如何去解决呢?


读书推荐 丨 找回与我们渐渐疏远的“心”

找回与我们渐渐疏远的“心”


修心,接近真理以及了知真理!


曾经,在网络上很流行这样一句话,说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这种观点似乎很鸡汤,但细细想来却当真如此。无论我们人类发明了多少办法来让事物变得简单易行、功能强大、可测度、可称量,无论我们做什么,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感永远不会消失。事实上,我们在物质上越富有,我们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就越强烈和凸显。所以让“身体或者灵魂一直在路上”,或许能让我们更接近自己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明白还有一个叫作“心”的东西。


读书推荐 丨 找回与我们渐渐疏远的“心”

找回与我们渐渐疏远的“心”


那么,如果我们由于各种原因而没办法踏上远行的路,那就读一本书吧,权当是一场足不出户,思想和灵魂却早已在路上的远行。今天推荐的这本书,不同于以往的书籍,它以对话的形式,探讨关于佛教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便是本书的作者。任何一个关注佛教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他的身份、行为总是会引起一些争议,但所写的书却总能畅销,我想,这源于思想的魅力,正如这本书要表述的:培养精神的种子非常重要。


读书推荐 丨 找回与我们渐渐疏远的“心”

找回与我们渐渐疏远的“心”


在这本书里,他没有告诉我们,信仰佛教是如何的重要,而是在不断地告诉我们,不管你信仰什么,或者不信仰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修心都是至关重要的。他告诉我们,修心的本质,或者更加准确地说,修心的目标,是真正懂得一切事物的真理,让我们尽可能地去接近慈悲。


伟大的思想往往产生于对话之中,承载着美妙的思想火花,同时又那么地接近现实生活。这本书里所探讨的一切,都与我们自身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阅读,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实际上,修行会带来态度上的改变,改变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方式,还有最为重要的——对待死亡的方式。这些看似哲学化的内容,由于以记录对话的方式向我们展现,骤然变得浅显易懂、平易近人,像启明星,又像灯塔,指引着我们找回自己的“心”,如此,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呢?


爱是什么?

感同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