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列四大才女之首,跻身美国富豪,袁克文苦追无果,为何皈依佛门

她美若天仙,却因为退婚沦为第一剩女。她不惜独身也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挑战男权社会,争做天下女性的榜样。她果断出逃却举头无路,怎料柳暗花明巧遇伯乐,往后前途一片光明。结果到头来顿悟人生不过浮华一场,选择皈依佛门,终生未嫁。


今天跟大家分享四大才女之首吕碧城的故事。



她的孤独,是从一场退婚开始

1883年她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境殷实而富足,父亲吕凤岐去世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由于一门四女无子,家族便无子为由要挟他们交出财产,天生不甘示弱的吕碧城写信给父亲的挚友帮忙,终助他们脱离虎口,但财产已被侵占。

而正是因为这件事情,10岁就已经订好的娃娃亲被汪家辞退了,理由是他们家容不了这样霸道的媳妇儿。要知道在当时退婚的下场要么做小妾、要么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她不哭不闹,带着母亲就离开了。

年少有为,名动天下

他们走投无路只好去投奔舅舅严朗轩,吕碧城抓住珍贵的学习机会,发奋苦读只为有一天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但是舅舅只有一句话:女子无才便是德。

她的字典里面没有妥协这两个字,只身一人,靠着逃票上了天津的火车。

到了天津她身无分文,并且没有认识的人,后来,吕碧城得知舅舅秘书的妻子就住在《大公报》的报馆内。于是她又拿起了笔,试着给方夫人写信,结果这封信恰好就被《大公报》的总经理英敛之看到了,他便直接去拜访,吕碧城以一首《浪淘沙》来表达自己时下的艰难困苦,转而又即兴作了一曲《满江红·感怀》,英敛之惊叹不已,直接聘她为《大公报》的编辑,她便成为了史上第一位女编辑。

短短几个月,吕碧城成为了文坛上炙手可热的人物。据说当时曾有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的一大景观。

但是后面因为着装问题与英敛之产生了矛盾,英敛之曾多次劝告她服装不要太个性,但是她却固执己见,于是愤然离开。

离开了《大公报》,吕碧城走进了北洋女子公学,23岁的她升为校长,后又因与当时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私交甚密,出任总统府的机要秘书,但是官场险恶,最终她决定辞去职务。

万贯家财,却孑然一身

离职之后的吕碧城却过得十分风生水起,她利用自己的人脉做起了股票、茶叶等生意,短短几年在纽约已经跻身数一数二的富商行列。

虽有万贯家财,但是她依旧是独身一人。或许她的位置太高了,让人望而生畏吧!

就有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曾苦苦追求,而吕碧城却略带调侃表态说:“袁属公子哥,只许在欢场中偎红依翠耳。”

即使是拿中国当时最风流倜傥的才子供她挑选,她也不近连连发出感叹:

生平可称许之男子不多,梁启超早有妻室,汪精卫年岁较轻,汪荣宝尚不错,亦已有偶。张蔷公曾为诸贞壮作伐,贞壮诗固佳,耐年届不惑须发皆白何!幸而手头略有积蓄,不愁衣食,只有以文学自娱。

只身游历,终皈依佛门

她在积攒下巨额财富之后,下半生过的是挥金如土的生活。住高档旅馆,买洋房别墅,出入歌舞厅,着装大胆而昂贵,有“开上海摩登风气之先”之说法。

1926年,她开始只身游历,整整7年,一边旅游一边演讲,一边保护动物。

正当吕碧城在欧美享誉盛名之时,47岁的她选择了皈依佛门,法号宝莲。

此后的十几年,她一心写作,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名作。

1943年,61岁的吕碧城在香港九龙与世长辞。

遗愿是:将20万港币全部捐出。

遗体火化,不留全尸。

将骨灰做成面丸,抛入南海。

就这样,一代才女的传奇一生结束了,很多人说女人最高的悦己就是活成吕碧城。

他带我们的除了作品还有五个字—— 不甘于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