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从好到坏,变差怎么办?怎么拉回物理成绩?

Nguyen_You


物理成绩由好变差。需要分析具体原因。是因为换了老师引起的?对新老师的教学不适应。因为亲其师才信其道;是因为几次考试成绩下滑,失去了兴趣和自信造成的?这就要增强自信,兴趣引导;物理学科是一个实验学科,是因为对物理实验不屑一顾,不愿动手操作?实际上通过验证一些基本的物理定律和原理的实验,可以加深对物理概念及定律的理解。物理现象常常和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不吻合的,如果是因为思维方式的原因,那就要逐步的树立物理思维模式和能力;随着力热光电核五大部分的物理知识的扩展和延伸,需要具备综合运用各领域之间交叉知识点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是很多学生提高物理成绩的难点所在。

如何使自己的物理成绩由差变好呢?一是要在课前预习时,找到新知识和旧知识的关联。如果旧的知识点已经忘记,一定要在预习时复习旧知识;二是带着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听课,对老师所用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好课堂笔记;三是在课后,及时的对课堂上的新知识点进行复习回忆;四是在做作业以前,要先看课堂笔记,课本或者是资料中的类似的例题;五是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要全神贯注,一气呵成,中间没有间断;六是每学一个单元,要把知识点加以提炼和消化,找到这些知识点与其他部分知识点的关联,生成一个知识树。在这个树上不断地嫁接新的知识点。

要想把物理成绩变得很优秀。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必须打好数学基础。有时候物理学用到的数学工具常常在数学知识的教学进度之前。这不仅要求教师在讲解这些内容时,把数学知识做好铺垫,也需要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做好沟通,妥善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

总之,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有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既然原来物理学的不错,在一个阶段有波动也是正常的。祝愿所有的有心人,都能把物理学的成绩提高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牧野梦语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不清楚您是初中学段还是高中学段,下面从高中学段的角度谈一谈看法。

如果您的初中物理成绩很好,到了高中成绩下滑,十有八九是因为初高中物理没有做好衔接,高中物理相比初中,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应试技巧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不能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只有初中的底子,是不可能学好高中物理的,成绩下滑是很自然的事。想拉回物理成绩,也是有方法的,下面具体谈一谈。

1.概念重理解,规律重应用。

首先要夯实基础,不要小瞧了那些基本的概念和规律,它是理解的根基,没有了根,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然不能继续生长开花结果。因此要重视概念规律的学习,那么该怎样来学习呢?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概念注重理解,规律注重应用”。对于概念,首先要明确它的物理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建立这个概念?他有什么用途?有什么功能?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你的物理学习就能生根。同时,概念学多了,要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包括区别与联系。对于规律,重点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应用规律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要强化步骤意识,规范意识。规律是我们解题的工具,要把工具用熟了,才能得心应手。

2.模型要积累,方法要掌握。

没有模型,就没有物理。物理问题是由物理模型组成的,有很多同学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记一些物理公式,但是解题的时候却一筹莫展,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脑海中没有物理模型造成的。物理模型主要由两大类构成,一是对象模型,例如:质点,斜面,弹簧,传送带,板块,点电荷,原电荷,电容器,电阻,电感线圈,电压表,电流表,条形磁铁,梯形磁铁,通电导线,通电螺线管,理想变压器,远距离输电,理想气体,活塞,波尔氢原子模型等。二是运动模型,例如: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变加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变速圆周运动,椭圆运动,碰撞,爆炸,反冲,人船模型等。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断的总结物理模型,掌握他们的特点和规律,同时,要对物理模型的常用处理方法进行总结,明确解题的步骤,注意解题的条件和限制,形成一套处理问题的机制。

3.题型成网络,步骤一二三。

大部分物理试题都可以归纳为一个题型,他们的解题思路方法基本是一致的,平时做题注意积累题型,就能有效的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对提分有很大的帮助。高中物理的题型按照模块来分,大约有100多个,每个题型至少要掌握2~3道典型例题,要明确解题的步骤,说出个一二三来,要能够举一反三,要把题型装到脑海当中,不用看笔记,就能想起例题中的物理模型和方法,久而久之,便能不断提高驾驭物理的能力,成绩自然节节高。


质力课堂


你好,我是黄老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物理成绩从好到坏,变差了,究其原因,可能是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没有理解掌握好,以致于应用出现谬解;也可能是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认识不准确,思维方式不对,满足不了学习物理的进一步需要。找到学习由好变坏的原因,解决问题就有了方问,问题终究是可以解决的,只要肯努力,拉回物理成绩是完全有可能的,由坏变好不是梦想。下面谈谈怎样学物理,才可以使物理成绩由坏变好?


1.学习的共性就是要思考,要理解,要让所学的东西变成我们的正确认知,内化为我们头脑中的知识。理解、内外得越深刻,知识在我们头脑中安扎的营寨就越牢,我们要用它解决实际问题时,提取就更加容易和高效。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你想想,物理概念都没理解好,物理规律的本质没有搞清楚,怎么去正确应用?更别谈灵活应用了。物理是探究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研究方法是合理假设,实验探究,因此我们说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任务是去发现它,表述它,因此会有物理概念,物理定理、定律。为了帮助我们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正确理解和掌握,我们会去构建物理模型,构建物理模型的时候,为了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认清现象的本质,我们会作适当的“理想化”处理,理想化是探究物理问题科学的思维方式,也是我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必须用好用活的思考方法。

每新学一部分物理内容,我们都必须明确这部物理知识涉及到了那些概念,构建了那些物理摸型,揭示了物质世界什么样的运动规律,与实际情况相比,作了那些理想化的处理。理解深刻,掌握牢固,是我们能够应用这部分知识灵活解决物理问题的前提。


2.培养“空间思维”能力是学好物理必须要过得去的“坎”,正确分析物理过程才能正确应用概念和规律解决物理问题。

物理学探研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从而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任何物理现象,即使再简单,也会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因此学习物理和学习数学有很大的不同,后者只需要一维的逻辑思维,不受时间的影响,而研究物理问题,是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的支持的,而且外部条件不同,过程发展变化的方向也会不一样,导致出不一样的结果。因此研究物理问题,必须借助于“形象思维”,要有空间想象力,要在一定的时空里去呈现物质运动的全过程。因此学物理必须要有空间想象力,要从数学的一维思维模式中跳出来,进入到三维,甚至多维的时空模式里。

那么怎么样才能用好用活我们的“空间想象力”,说来挺复杂,其实也简单,就是要多观察,多实线,多积累生活经验。在经典物理学的领域,我们按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发展,去思考属于经典物理学领域的物理问题,认识物理问题应当出现的运动变化全过程,即所谓完成物理过程分析。物理过程分析对了,概念规律理解正确,复杂的物理问题也会变得简单,迎刃而解。


3.培养“用数学手段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让物理问题得到量化处理。

自然学科中,数学和物理的关系最为密切。我们研究物理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对它进行量化处理,才能够用于指导生产和生活的实践,而且物理问题中涉及到活动范围,变化边界,可能的情形,还得借助于数学的手段协助探寻,学好物理,须先学好数学,这是必须的。

综上所述,我们学习物理知识,只要重视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对规律正确掌握,注重知识的内化,培养适应研究物理问题的空间思维能力,完整、正确分析物理过程,用好数学这个定量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学好物理并不困难。这里还要提醒一下,会记物理公式是必须的,但不等于会理解,只有理解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才算真正撑握了。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