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夏黄瓜高效栽培管理技术,要求并不高,做好这几点即可!

越夏黄瓜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摘 要:越夏黄瓜栽培是河南省黄瓜种植面积最大的一个茬口,此期由于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发生严重,栽培难度较大。笔者针对越夏黄瓜栽培的环境条件及品种的特征特性,从整地施肥、播种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河南地区越夏黄瓜的高效栽培管理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1、整地施肥

选择地势平整,排灌方便且前茬没有种植黄瓜的地块为佳。667 m2 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 m3,三元复合肥50 kg,均匀撒施后翻地起垄,采用大小行种植,垄宽50 cm,垄高20 cm,垄间距100 cm[1]。

2、播种育苗

2.1 嫁接育苗

目前生产上大多采用插接法嫁接黄瓜苗。

2.1.1 砧木选择 南瓜砧木与黄瓜接穗的亲和力决定了嫁接后成活的多少、伤口愈合速度的快慢以及成活后的生长发育状况,嫁接后植株茂盛,生长健壮,发育正常,早熟高产,说明亲和力较好。南瓜砧木品种选择的过程中要注意其对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抗病性能,以及对后期产量和商品质量的影响。

2.1.2 温汤浸种 为了预防各种种子上可能携带的病害,黄瓜和南瓜都要进行温汤浸种。取1 个洁净容器,先把种子倒入其中,然后加入55 ℃温水,不间断地搅拌约5 min,待水温降到30 ℃以下时,以1∶1 000 的比例在浸种溶液中加入亮水溶液。黄瓜浸种4~6 h,南瓜浸种8~10 h,待种子充分吸水后捞出,洗掉种子表面的黏液,用干净的湿毛巾包裹,放入透气的塑料袋中,放在28~30 ℃的恒温条件下催芽。

2.1.3 播种 插接法南瓜播种较黄瓜早5~7 d,南瓜种催芽后24 h,露白的种子占90%左右,即可播种,采用50 穴的穴盘,每穴播种1 粒出芽的种子。黄瓜种子一般在南瓜子叶展平时开始播种,出芽后的黄瓜种子可在平盘内播种,也可在200 穴以上的苗盘内播种(接穗更加健壮)。

2.1.4 插接法嫁接 嫁接前1 d 要对接穗和砧木进行防病处理,必要时还要浇水,预防嫁接时因缺水而引起的萎蔫,进而影响嫁接速度和成活率。

黄瓜出齐苗后的第2 天即可嫁接,插接时先要掐掉砧木的生长点,然后用嫁接针由中心部成45°向下插入砧木,以嫁接针刚露出茎为准,针不拔出,用刀片切断接穗,在其子叶节下1 cm 处切一楔形面,长度与嫁接针插入砧木的深度一致,然后拔出嫁接针,插入接穗,插接后接穗和砧木的子叶平行。

2.2 直播育苗

一般采用穴盘育苗,50 孔或72 孔穴盘,选用黄瓜育苗专用基质,黄瓜种子经温汤浸种催芽后播种。高温期育苗,注意遮阴和保湿,苗龄一般在10~15 d,子叶展平后到1 叶1 心时即可定植。

2.3 购买商品苗

购买商品苗一方面可以节省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延长前茬作物的采收时期,进一步增加效益。

3、适期定植

由于夏季温度较高,一般选择下午或阴天定植。保护地种植,株距35 cm 左右,667 m2定植2 500株;露地种植,株距 40 cm 左右,667 m2定植 2 000 株左右,定植前造墒,定植后及时浇水促返苗。

4、定植后管理

高温季节栽培,定植返苗后要及时喷施增瓜灵或乙烯利1~2 次,且浓度要适宜。前期采取控水和冲施生根剂的方法促进植株根系下扎,一方面可提高抗旱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因地面温度过高对根系造成的危害。根瓜水尽量晚浇,以防止植株叶片过大。根瓜采收后采取小水勤浇的原则,保护地内 4~5 d 浇 1 次水,露地 3~4 d 浇 1 次,每次667 m2 施肥总量控制在10~15 kg,以硝酸钾和优质复合肥为主,确保秧果生长平衡。摘瓜要勤,不要留大瓜,瓜条长到150 g 采收最好。

5、病虫害防治

夏季黄瓜病虫害防治要遵循“综合防治、防大于治”的原则。

5.1 虫害防治

以白粉虱、蚜虫、斑潜蝇、蓟马、红蜘蛛等最为常见,可在田间均匀放置黄色粘虫板捕杀,一般667 m2 放置40 块,每块A4 纸大小,或在地块周围用防虫网与周边环境隔开,棚室更需要在风口处加装防虫网。虫害发生后,白粉虱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10%吡虫啉1 000 倍液,或2.5%三氟氯氰菊酯3 000 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蚜虫可用20%甲氰菊酯乳油2 000 倍液,或2.5%联苯菊酯乳油3 000 倍液,或2.5%溴氰菊酯3 000 倍液喷雾防治;斑潜蝇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 倍液喷雾防治;蓟马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乳油1 000 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可用1.8%阿维菌素1 500 倍液喷雾防治。

5.2 病害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靶斑病、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角斑病等,可在病害发生前经常喷施咪鲜胺、链霉素、中生菌素等进行预防。病害发生后,靶斑病可用咪鲜胺锰盐加克露(含8%霜脲氰与64%代森锰锌)加10%苯醚甲环唑,或咪鲜胺加百泰(含5%吡唑醚菌酯和55%代森联)加杜邦易保(含6.25%恶唑菌酮和62.5 代森锰锌)等喷雾防治;霜霉病可用抑快净(含22.5%恶唑菌酮和30%霜脲氢)、10%氟噻唑吡已酮等喷雾防治;炭疽病可用10%苯醚甲环唑、400 g·L-1氟哇唑、氰霜唑等喷雾防治;白粉病可用乙醚嘧菌酯、400 g·L-1 氟哇唑等喷雾防治;角斑病可用可杀得叁仟、春雷霉素、溴硝醇等喷雾防治。

结语

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