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说|压力太大怎么办?

邓波原创

2020年7月12日星期日22:06-23:52

和你一样,我也曾向往过没有压力的生活。

十年前,当我所有的愿望都实现之后,有段时间,我感受不到任何压力,真正过上了没有压力的生活。

一开始感觉很爽,有飞翔一般的快感。但这样美妙的感觉没持续几天,找不到目标的无意义感和虚空感却又如潮水般袭来,挥之不去。

这段经历让我发现,没有压力的生活,未必就是最好的生活,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和应对压力。

一、压力与动力是一对亲兄弟

人是趋乐避苦的动物,人的自律能力往往不堪一击。如果没有目标,没有压力,没有约束,人很多时候会被自己惰性左右。

如若不信,你可以算算你每天用来看头条刷视频的时间有多少?看到几个小时不知不觉白白流逝,有没有和我一样感觉到对自己失去自制力的不满和自责?

是不是考虑到明天还得上班,你才不得不放下手机?

——上班的压力,让你不得不自我控制。

压力有时来自外部,比如父母的期待,领导布置的任务,自己的社会角色对自己的要求,还有力争上游的社会比较。

更多的时候,压力来自内部,源于我们对自己的期望。比如你想上更好的大学,你想有更好的工作,想拥有更好的生活,或者成为更优秀的人,想有更大的影响力,想为自己的家庭和我们的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常,压力都会成为我们的动力,助推着我们前行。

如果你见过以前农村的压井,你可能更能理解“压力≈动力”的原理。

压力的动力功能,在大部分参加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的学生的身上都有最典型的体现(当然,也有一些过早被压力压趴下的或表面上不在乎的)。

以前在清华访学的时候,每次路过五道口,总会见到穿着同色同款成群结队的快递小哥从身边疾驰而过,不是生活所迫,不是养家糊口的压力,谁会如此奔波?

压力,也往往可以激发作家艺术家的创作动力,甚至成为他们的灵感之源。所以,有句话是:愤怒出诗人。



二、压力从来不是问题,压力过大才是问题

所以,压力从来不是问题,压力过大才是问题。

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人们的潜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能,而过高的压力,则可能让人心烦意乱,降低工作效能。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使个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上述研究还表明: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据任务的不同性质会有所改变。在完成简单的任务中,动机强度高,效率可达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的工作效率最佳。如学习的动机太强、急于求成,会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学习效率降低。

考试焦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动机过强也就是压力过大造成的。

演讲中的“怯场”现象,亦是如此。


三、科学应对压力,让你幸福加倍

长期压力过大既不利于潜能发挥,也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无益。

而科学应对压力,则可以让你幸福加倍。

这里有一份心理解压指南,送给有时压力山大的你:

1.换个角度看问题。压力可以是我们人生的绊脚石,也可以成为我们人生的垫脚石。换个角度看问题,突破你的思维局限,可能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心情不同,视角不同,哪怕是同样的景物,也会让你感觉天差地别。

《朝阳沟》中银环的一段经典唱词,可以帮你理解这一点。“刚下乡野花迎面对我笑,至如今见了我皱眉摇头。”

“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皆不同。”换个角度,有了心理灵活性,就不会只看到事物的一个面相,钻牛角尖,一条道走到黑。

前几天刚刚发生的公交车坠湖事件中的司机,但凡有一些心理调节能力,面对应激事件带来的生活压力和强烈负面情绪时能够自我开解或求助亲朋好友,考虑一下一车无辜乘客和他们家人的感受,遇到不如意的事时换个角度看问题,这样的人间悲剧就完全可以避免。

面对压力和应激事件时,正是考验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之时。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烦恼皆菩提。

转念。

放下。

悲亦可以是喜。

2.压力过大时请及时无害化处理

压力过大时,请不要一直压抑自己。长期压力过大,易焦虑、烦躁、易激惹,有些人会有自伤自虐攻击他人等行为。这时你需要做的是及时疏解,做好情绪调节,对负面情绪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做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

你可以自我觉察来转化压力带给你的感觉。

你也可以通过向家人朋友倾诉来化解自己心中的郁闷。

哭一场。

看幽默视频。

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唱歌,画画,跳舞,做手工,锻炼身体。

正念冥想。

积极的自我暗示。

变压力为动力。

请教高人。

做心理咨询。

3.超越压力,强大自我

所有的高手,都是因为曾经处理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肚量,往往是被委屈撑大的。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压力,除了可能让你不爽,也是你超越困难,不断强大自我的机会。

卡耐基演讲失败上千场不气馁,苦苦练习,终成世界著名励志传奇。

力克∙胡哲从小患有海豹肢症,没有被命运的不公打垮,而是不断强大自我,永不言弃,不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拥有了幸福的人生。

无论生活有中多少不如意,都请记得:那些打不垮你的,终会让你更加强大。

科学应对压力,会让你幸福加倍。



#心理解压指南##公交车坠湖原因##心理咨询师说#

@今日头条@头条心理@头条教育



关于作者@心理咨询师邓波

邓波:本名刘秀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清华大学访问学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国际认证催眠治疗师,团体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美国心理学会第29分会会员,美国团体治疗协会AGPA会员。著有家庭教育专著《我们应该怎样做父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14年,咨询时间累计超过10000小时。

擅长领域:

伴侣咨询与家庭治疗;青少年心理、情绪情感问题、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的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心理咨询师的个人体验、个体督导和团体督导。

联系邮箱:5465705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