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十年生死两茫茫第五弹:80年代“真棒”

看到现如今满大街各种英语教学课程广告,甚至还请老外打骚扰电话售卖英语课程,我觉得很费解。同样作为第一外语,英语在中国是付出投入最多的,不论是时间还是金钱,可是应用确很不理想。当然我们同胞英语发音绝对比日本人好很多,可是算算投入产出实在还是差的很远。刚刚在上海浦东出差,酒店电梯里遇到一个南亚小哥,我俩英语聊了两句,他抱怨这里没人懂英语,沟通困难。我就鼓励他好好学中文,他又是耸肩又是晃头。

我想说语言是有天赋因素的,特别是想说一口流利甚至发音接近母语国家人发音,什么时候领悟到语感,就算是上道了。这和学多少时间,没有必然联系。很多英语超好的人,也不是出国修炼出来的。我本人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第一次正式接触二十六个字母,单词从Face, Orange开始学起。依然没有影响我对英语的热爱,让其成为我的第二语言。也是从一开始,学习英语相伴的是各种英文歌曲。学习一种语言,不了解其文化是瞎扯。英文歌曲是最便捷的方式,各种磁带外加CRI(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 )里的各种英文歌曲栏目,绝对是最好的启蒙和熏陶。当然后来就是英语原声影视剧作品、纪录片等等。让一种兴趣激发出另一种兴趣,相互滋养。

好了,言归正传,在小学毕业前后,我买了一盒磁带。封面是个很酷的帅哥,留着卷花头发,接着从立体声录音机里爆出来的音乐,绝对是震撼的。中国大陆引入的第一张Michael Jackson的专辑,而且还煞费苦心的把歌词全部翻译了。必须给做这件事的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点赞,上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开放,那个年代与日本、美国还没有什么摩擦,更多是向往和拥抱。80年代有种特别的勇敢、好奇的时代精神,虽然整体上人民生活落后,物质贫乏,但精神却格外活跃。《真棒》这张专辑影响了很多音乐爱好者,催生了本土摇滚乐、流行乐发展。继柔美的邓丽君之后,从大洋彼岸席卷而来的一股狂热,在音乐和文化领域刷新了国民的认知。可惜MJ没能开演唱会,据说当时谈了这个话题,而且正值MJ的全球巡演,日本已经去过了。我觉得如果MJ有机会在大陆开演唱会,也就是80年代或者2008年之后。软、硬件环境都很重要。

《Bad》这张专辑制作于1986年11月,录制工作于1987年的1月5日至7月9日之间在的西湖录音室完成。当时,由于迈克尔·杰克逊个人需要,工作人员在西湖录音室专门为他修建了一个特殊的木质舞台,以便让迈克尔·杰克逊能够一边跳舞一边录歌 。

最初,迈克尔·杰克逊为该专辑写了60首歌曲,并录唱了其中的30首。他这样的做法,目的是用尽当时他所拥有的三张光盘。而昆西·琼斯则建议迈克尔将专辑的收录曲目缩减至10首,但迈克尔·杰克逊还是在专辑CD中收录了11首歌曲,这其中有9首是由迈克尔·杰克逊个人创作,专辑第五曲歌曲《》由特里·布里顿和格雷厄姆·莱尔谱写、第七曲《》则由格伦·巴拉德和谱写 。

引入大陆磁带包含的10首曲目:

《Bad 真棒》(后来有中文翻译成“飚”,也算合适)

《The Way You Make Me Feel你给我的感觉》

《Speed Demon速度之魔》

《Liberian Girl利比里亚女郎》

《Just Good Friends好友而已》(被低估的一首作品,很好听)

《Another Part of Me我的同伴》

《Man in the Mirror镜中人》

《I Just Can't Stop Loving You止不住的爱恋》(罕见的对唱,春风拂面的感觉)

《Dirty Diana卖弄风情的戴安娜》(引起众多猜测的一首歌曲)

《Smooth Criminal犯罪高手》(《Moonwalker》影片中,精彩的45度前倾)

《Bad》是迈克尔·杰克逊以他独特的审美观和先进的录音技术所打造的作品。专辑中虽然没有像《Billie Jean》那样里程碑式的作品,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Thriller》更好听。这张专辑非常80年代,同时很前卫,曲风个性鲜明,不拘一格,即使今天听来也让人忍不住抖腿。随时随地音乐响起,都特带劲。

Bad, The way you make me feel,Speed Demon,Smooth Crimial都配有精彩的MV, MJ粉丝也都是最熟悉不过的;Dirty Diana的演唱会版,性感到血脉喷张;整张专辑如果要调出一首Number One, 我的选择是Man in the mirror,我觉得歌词朗朗上口,一种呼喊和情绪从内心迸出。作为双子座的我,鞭策另一个自己,不要冷漠麻木,行动就有改变。

《Man in the mirror》(镜中人)是为MJ写的一首歌,这也是一首关爱世界的歌曲,但它的思想与其他此类歌曲((Heal the world、We are the world、They Don't Care About Us和Black Or White)不同。这首歌呼唤的是,人人都要有自省的精神。这样才能互相帮助,世界才能更美好。Jackson曾经亲口解释说:"这首歌想说的是要想改变世界,先要改变自己。"是最受好评的歌曲之一,也是最能代表迈克尔-杰克逊传奇人生的歌曲。

1988年Michael还在上表演了该曲,在大型福音合唱团的通力合作下,完美地完成了整个激动人心的演出,现场的表演抢尽了所有明星的风采。这首歌绝对是MJ演唱会的保留曲目甚至是压轴。很多次唱到下跪哭泣,瘫倒在舞台。MJ非常看重这首歌,在生命弥留之际,他还叮嘱不要放弃慈善事业,强调这是非常值得去做的。2009年,"This is it"巡回演唱会上,MJ计划把《Man in the mirror》作为演出结尾曲,并乘上虚拟MJ班机离开舞台。但他于当地时间2009年6月25日不幸逝世,终年50岁,演唱会取消。其彩排视频收录在同名纪录片电影《This is it》上。

从《Bad》这张专辑开始,MJ开始进入颜值和事业巅峰,他的舞台风格和经典的招牌动作开始确立,凭借巡演成为世界范围天王巨星,无人能出其右的超级偶像。从此演唱会的最高标准也是这位奠定的,很多年之后港台大牌还在咀嚼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