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质疏松日 徐州市中心医院马超有话说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

”。日前,我院骨脊柱外科主任马超做客徐州电视台《名医大课堂》节目,为大家讲解骨质疏松相关健康知识。


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 马超 学科带头人 骨脊柱外科主任 教授 主任医师(三级) 外四(骨科)党支部书记

中华医学会骨科骨质疏松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质疏松工作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委员会副主委、江苏省医师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学会候任会长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指以骨量丢失、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或骨强度下降所致的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35岁后骨流失加速,35岁之前,人体骨量达到峰值。35 岁之后,骨量开始流失,并随着年龄增长, 钙流失加速。全世界每3秒发生1次骨质疏松骨折。1/3女性和1/5男性会在50岁以后,遭遇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髋部骨折后1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者约1/5,而存活者中致残率达1/2 。


警惕骨质疏松3大早期症状

腰背疼痛。通常在翻身时、起坐时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夜间或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可伴有肌肉痉挛。

驼背变矮。

没有外伤的也会骨折,常见部位胸椎、腰椎、髋部、前臂远端和肱骨近端

血钙不等于骨骼中的钙

血钙正常不等于骨骼中的钙正常。血液中的钙含量通过多种激素的调节使其维持在狭小的正常范围内,这些激素是: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当钙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而导致机体缺钙时,会通过激素调节破骨细胞重吸收骨质而使骨骼这一巨大的钙储备库中的钙释放到血液中,以维持血钙于正常范围内,此时骨中的钙发生流失;当膳食中钙摄入增加时,则通过成骨细胞重新形成骨质而重建钙的储备,上述平衡如被打破即可引发骨质疏松。

需要强调的是原发性骨质疏松即使发生严重的骨折,其血钙水平仍然是正常的,因此补钙不能简短地只根据血钙水平而定。

骨头汤补钙不靠谱

民间常常用以形补形的方式来食补,比如“喝骨头汤补钙”就被广为流传,但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骨头中的骨髓富含脂肪,用这些大骨头熬出来的汤泛着奶白色,但和钙没有一点关系,大家喝的不是高钙汤,完全是一碗动物油脂含量较高的汤。有的人说,我熬汤时加了醋,能够促进钙质溶出,其实有人对此做过实验,这种方法增加的钙质含量微乎其微,骨头还是骨头,几乎毫发无损。

治疗骨质疏松并不等于补钙

骨质疏松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治疗的目的是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其综合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如适当的体育锻炼、纠正不良嗜好、防止跌倒等)、补钙,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活性维生素D、雌激素或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双膦酸盐类(如阿仑膦酸钠)、降钙素等,具体药物的选择需根据医生的建议而定。

抗阻力运动是增加骨量的有效运动方式

骨骼系统的功能之一便是负重和运动,那些喜欢静坐、不爱运动的人更容易导致骨质疏松,所以运动对保持骨密度很重要。当然并非所有的运动都能增加骨量,通常只有承重训练、冲击性训练和抗阻力训练等有助于增加骨量。可以选择快走、慢跑、有氧舞蹈等承重训练,或者跳跃、跑步、跳绳、骑车、踏板操等有冲击性的训练,哑铃、杠铃或使用一些专门的器械进行抗阻力训练,对于过度肥胖的患者,以及老年人来说,不建议进行爬山等运动。

注意日常生活防护

注意居住环境的光线和采光,避免昏暗环境,在楼梯间和房屋过道可以使用声控电源,以便夜间行走照明。

在卫生间等湿滑地面使用防滑垫,并在卫生间安装扶手,在淋浴或澡盆旁边放置一把椅子,便于穿脱衣物。

清理地面,避免凹凸不平的地面和过多杂物,

防治

行走时被绊倒。

应该选择环境适宜的场所进行体育锻炼,雨天和下雪天避免外出。

注意肌肉力量的锻炼和平衡训练,有助于减少跌倒概率。

对一些可能引起跌倒风险增加的药物格外注意,比如降压药、安眠药、H2受体阻滞剂以及低血糖风险高的降糖药物等,需要给患者提供必要的知识。

骨质疏松是很普遍的疾病。不仅影响形象还可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亚洲女性是高危人群,预防骨质疏松要从年轻时就开始,平衡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健康的生活习惯,必要时看医生,药物治疗。

愿你,有坚强的内心,也有坚强的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