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孝武本纪》之汉武帝(二)

武帝先是相信方士以及迷信祭祀天地鬼神,怎料夸夸其谈的方士实在太多,那求人不如求己,武帝又决定用封禅的方式来求仙。

封禅就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礼仪。封禅礼从黄帝时代就有了,无奈时代久远,平时又很少用到,仪式的具体过程渐渐失传了,没人知道具体的仪式。但是武帝需要,众儒生只得翻看古书,从里面找寻线索,把《尚书》、《周官》、《王制》里的望祭和射牛的事情作为封禅的仪式。儒生们认真辛苦练习多年,到了举行封禅典礼的那天还是不能让武帝满意。

后来武帝又从泰山来到中岳太室山祭祀,东巡海上,依礼祭祀八神。转了一圈回到奉高,就是当年封禅泰山的地方,再次和众儒生们商榷封禅礼仪的具体过程。后来定下整个行程,先是祭祀后土。乙卯那天,让任侍中的儒生头戴皮帽,穿插笏的官服,行射牛事。之后是祭天礼,在泰山下的东方设坛祭天,祭坛宽一丈二尺,高九尺,下面放着玉牒书,上面的内容是秘密的。

行礼完毕,武帝上到泰山,进行封祭。第二天丙辰,在泰山脚下东北角进行禅祭,和祭后土的礼仪相同。武帝亲自拜祭,穿黄色祭服,有音乐伴奏。用江、淮一带出产的有三条脊骨的茅草作为神灵的荐席,五色土填满祭坛,放出进贡的奇兽飞禽和白色野鸡,祭礼很隆重。

所有都完成后武帝离开。到了晚上封禅祭祀的地方好像有光芒射出,白天有白云从祭坛中升起。

武帝在泰山封禅结束,没有再出现大的天灾,武帝认为这个封禅很管用,又听方士们说能找到蓬莱山,于是一高兴又巡游到东海希望能遇到仙人。有大臣建议,今年封禅,改年号为元封元年。

除此之外,武帝还兴建各种神祠,每隔几年就要亲自祭祀。祭山、祭水、祭神仙,入海求仙人访神山,对于那些方士则是既厌倦,因为他们说的话总是不能应验,同时又不停笼络,说到底武帝还是在向往长生不老。这样就出现了更多谈论神仙的方士。

但是最终是否真的找到了神仙,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附:本篇主要讲武帝封禅的故事,里面很多祭祀仪式涉及到一些不容易懂的名称,确实让初读的读者头大。能力有限,只能就了解到的略写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