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批评和表扬孩子?90%的家长都做错了!

批评和表扬孩子,是我们亲子沟通最重要的两个场景,但是90%的父母都做的不好,那父母怎么把握好批评孩子和表扬孩子的度呢?

批评一个孩子真正的价值是让孩子改善和成长

人孰能无过,所以批评的核心是描述而不是评价,一定不是对孩子人格的标签,而是通过描述让孩子知道哪里是可以改进的空间和可能,这才有意义。

1: 孩子具体错在哪里?

很多时候大人会觉得说给孩子听,他能听的懂吗?你只要说的方法对,他一定能听得懂,要告诉他到底错在哪,讲具体的事,并且不要羞辱和对孩子的人格做出评价判断。

比如,孩子乱丢垃圾了,不要说:“你怎么那么不听话啊?乖一点行不行?”这话说的太泛了,孩子听不懂,说这些无益于孩子的改变和成长,直接说:“宝宝,不要扔垃圾。”

2: 描述孩子的行为会让别人的感觉如何,以及对别人的影响。

描述这些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共情力,让孩子真正明白自己改正后会带来好的影响。

你可以说:“垃圾扔地上了,香蕉皮在地上,别人踩上去会摔倒的。”这些感受以及对别人的影响,我们都可以告诉孩子。但是如果说:“你这样做真的太差劲了,太丢脸了。”这样说,其实就是在发泄大人的情绪来表达愤怒和不满,可以算得上是语言暴力。

3: 批评孩子一定就事论事,不要贴标签。

不要因为一件小事就评论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更不要责怪和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贬损和嫌弃,这样孩子会陷入自我否定,变得自卑。

大家想一下,我们成人都有犯错的时候,要是我们不小心把杯子碰倒了,被别人指责:“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真是一事无成。”我们会承认吗?会开心吗?会自信吗?

4: 要说怎么做是正确的。

其实最棒的教育孩子的机会往往是他们做的正确的时候,所以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比如孩子丢垃圾,我们要直接告诉他“香蕉皮是应该扔在垃圾筐里的。”

5: 一定记得要表达出你对他的爱。

一定要表达出你对他的爱,犯了错不是我就不爱你了,而是犯了错需要我们一起去改变。

然而孩子不仅仅只能在批评中变得自信独立,更重要的是在孩子面对夸奖的时候,家长是怎么做的?毕竟我们面对孩子不是只希望批评她对吗?那么家长怎么做,才能算正确的表扬孩子呢?用对了方法,孩子会在夸奖中更快的成长起来。

1: 描述你看到的细节和感受。

直接给评价是一级反馈,加上细节,描述和结论,我们叫做二级反馈,二级反馈才是真正的称赞和夸奖,这是对孩子最有用的夸奖。

比如孩子在亲戚朋友面前唱一首歌后,孩子希望得到大家的表扬,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说:“你是最棒的,你好聪明啊。”是不是就没什么感觉了?我们应该说:“你从上台的第一句话开始就唱的特别清晰,你的每一个吐字都特别清楚,而且表演的时候你的站姿也特别的棒。”我们描述一些细节,说感受,这会让孩子感受到对他的夸奖是多么真实。

2: 表扬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孩子你考了100分,真棒,你真厉害。”只夸成绩会让孩子更加的关注结果,产生压力,下次考试时孩子会很紧张,考不了100分怎么办?让孩子变得非常有压力。

“孩子你考了100分,妈妈为你高兴,这是你平常努力和勤奋的结果,妈妈更为你的勤奋和努力骄傲。”当妈妈欣赏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勤奋和努力时,孩子就会关注学习的过程,看淡结果,当孩子把过程做好了,心中又没有太大压力,好的结果自然而然就回来。

3: 描述孩子的进步以及对他人的影响。

现在跟过去相比,我是成长了的,我是变化了的,这是我们需要让孩子关注的重点。

比如我们吃完饭了,希望孩子帮忙把碗筷收拾到厨房,孩子帮忙做了,如果我们说:“宝宝好棒,好勤快,宝宝是个勤劳的人。”是不是很虚,觉得不够,我们要说:“宝宝现在知道帮助妈妈了,因为你看到妈妈很忙,所以你主动把碗和筷子都拿过来了,你懂事了。”这就非常的有细节,而且成长了,这时孩子会觉得妈妈说他懂事了,他一定是个很好的孩子,要做得更好,才能值得妈妈表扬

这时候孩子心中充满了爱,充满了自信,他会更主动地追求自己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