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学博士的整体水平怎么样?

一诚不染


很多人说中国的医学博士远远没有国外的医学博士含金量高,对于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大多数人的一种猜测,特别是与国外的一些录取毕业率较低的医学院对比后。下面,我们先对比一下几个主要医学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体系:

中国

  我国医学教育一直沿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即按照公共基础教育、基础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三个阶段来培养医学生。院校医学教育的学制和培养模式主要有五年制临床本科、八年制本硕博一贯制、三年制临床型或科研型硕士、三年科研型博士等。


  美国

  日本

  法国

事实是

一般来说八年制录取分数最高,而五年制录取分数较低。像中大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几乎相当于当年的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

医生的工作事关人命,我国一般临床医学专业的实习会比较严格,有一些学校对实习很重视,抓得非常严,实习期间要求学生跟正式医生一样正常上下班,大小事情都需要参与。每一个小科室比如心血管内科,实习结束会有一个小考试,会要求做一些实操,或者根据检查写一份标准的病历。每一个大科室比如大内科的实习结束会有一个正式的大考,如果考试未能通过,还需要补考直到通过,而那些表现比较差、反复补考都不过的学生则会被淘汰。

另外,由于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行分流和淘汰制,也就是在公共基础课程阶段、基础医学阶段和研究生培养阶段分别设立出口,对不能达到学校规定的相应要求或本人不愿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学生,进行分流或淘汰。所以如果学生挂科过多,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学习压力还是很大的。

所以,国内在录取和毕业率上也许不是最难的,但是单单高强度的实习(特别是国内的医疗制度下),同时还要满足科研要求,这点上可能每一个国家的医学生能两头兼顾了。

望采纳!


动科普

这个问题很尖锐,也很现实。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整体上,国内的博士相比国外的博士,水平肯定是要相对低一些的。这点毋庸置疑。

下面我们不说其他专业,只谈医学博士。

医学博士制度

首先,我们国家的医学学位的制度,跟国外是不同的。是沿用的苏联的那套体系。也就出现了临床医学硕士,博士这一整套。而比如美国,在临床上是没有PHD的说法,只有MD (Doctor of Medcine)。而PH.D(Doctor of Philosophy)其实指的是纯粹搞基础科研的。在美国,两者是完全区分开来的,MD就做医生,PHD就做科学家。当然,也有人非常厉害,既有MD,也有PHD。

在中国,临床医学博士分为两种:一种是临床型博士,一种是学术型博士。如果跟美国对应上的话,MD相当于中国的临床型博士,PHD相当于中国的学术型博士。在定位上,其实跟美国的定位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MD应该专注于临床,而PHD应该专注于科研。但实际上,不论是临床型博士,还是科研型博士,培养出来都可以做医生。而这一点跟美国就大相径庭了。


中国的医学博士水平

同时,中国国内的学术圈目前太过急功近利,不论是职称的晋升,还是待遇的提高,都要跟论文挂钩。而要论文就得会科研。同时在高校里,博士要毕业又必须有相对高质量的论文才可以。所以就导致现在在许多高校里,不论是专业型博士,还是科研型博士,都想尽办法做实验,弄数据,写论文。反倒对临床技能并不怎么上心。你甚至会见到不少本该在临床学习诊疗技术的博士一直待在实验室的情况。这也导致了医学博士的科研能力还不错,但临床技能并不熟练的情况。最终,也就出现了,不少外科博士到科室后不会动手术,内科博士到科室后不会开药的窘境。


当然了,也不排除有不少博士的临床水平也很不错,科研水平也很给力。但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总得有所取舍的。

我希望有那么一天,医生可以专注于给病人看病,而不用为论文而困扰。改革的步伐不能停止,只要我们都努力一点,这一天终将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