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學校孩子的痛,家長知道多少?

一提到"寄宿制",很多在城市裡長大的孩子們會感到很陌生,覺得會距離自己很遙遠。而實際上,對於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孩子們而言,"寄宿制"是學習生活的常態。

“寄宿”學校孩子的痛,家長知道多少?

早在十幾年前的時候,身邊就有很多住校的同學,他們往往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了漫長的住校生涯。很多時候都是在學校住半個月左右,之後回家兩天。有的學校所處的地域位置比較偏僻,最久的要在學校裡待上一個月,等到月末的時候才能回家,俗稱"月假"。

時間一長,孩子們的獨立能力是提高了,但是由於和家長相處的時間變少了,所以回到家裡,一方面會有不適應家庭生活的感覺,一方面對於家長的關心和教育變得不耐煩,還有些孩子不能夠很好地適應寄宿制的生活,出現很多原來意想不到的問題。

我高中的時候讀的就是一所寄宿制的中學。當時一週上課六天半,剩下的半天時間可以回家,也可以自由活動。由於家裡也是在市區,所以,來回交通還算比較方便。

“寄宿”學校孩子的痛,家長知道多少?

可是那些住在縣城裡的同學就不是這樣了,來回往往就要花費一天的時間,所以他們並不可以經常回家。

交通,其實只是一方面的問題。還有一大方面就是關於學習的問題。由於當時每天晚上宿舍熄燈的時間比較早,有時候想自己回去複習一下功課都沒有機會。

可怕的是宿舍阿姨還要睡前巡邏,如果抓到在被窩裡偷偷看書的同學還要記錄在案,報告老師,所以大家都不敢這樣做。而且當時課業壓力比較緊張,只能見縫插針地節約時間學習,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如果那時候可以回家學習的話,起碼學習時間方面是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證的。

不過,有些同學貌似並不能很好地適應寄宿制的生活,這和原來是否住過校,住過多長時間沒有必然關係。

最嚴重的情況還有因為住校壓力大,又不會管理自己,不會合理分配時間,也不會照顧自己的生活而產生厭學,休學,甚至是情緒異常,嚴重的甚至還得了抑鬱症的情況,現在想想還有真是有點後怕啊。

“寄宿”學校孩子的痛,家長知道多少?

所以,"寄宿制"的生活可能真的不太適合不會調節自己壓力和困惑的孩子,不適合不會自主學習,管理自己時間的孩子,也不太適合從小到大一直在家裡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小孩子斷奶尚且需要一定的過程和時間來適應,更何況是那些已經延續瞭如此長時間的還要應付各種壓力的孩子們呢?

可見,"寄宿制"生活真的不是說說和想想那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