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有什麼能力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抗?

唐二

應該說是俄羅斯在應對來自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的不斷的壓榨,不得不進行的反抗表現。可以說美俄兩國的恩怨由來已久,自從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俄開始主導世界的格局。



由美國首先主導建立起來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成為一個由美國會主導的軍事同盟。並且直接針對當年的蘇聯(俄羅斯),蘇聯為了應對來自於“北約”的壓力,於是開始組織建立起來《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用以對抗來自於“北約”的壓力。


這樣,“北約”與“華約”的對抗,其實就是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對抗。為了爭霸全球,美,蘇之間展開各種方面的競爭,尤其是在軍事領域。最嚴重的就是核武器領域,雙方最高峰時期曾經擁有上萬枚核彈頭,足以毀滅地球N次。

當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冷戰結束。但是作為美國為首的北約並沒有隨著一同滅亡,反而進行這不斷的東擴。並且吸收了曾經的華約組織成員國。這就直接造成了北約的軍事力量直接逼到俄羅斯家門口,這是俄羅斯方面不能承受的。



而作為俄羅斯,繼承了當年蘇聯70%以上的軍事實力。併成了繼承了蘇聯之下的全部核武裝力量。這也成為了俄羅斯對抗以美國為首西方國家的主要資本。並且當年蘇聯留下的龐大工業基礎和武裝力量。讓俄羅斯吃老本兒吃到現在還保持著個世界第二的軍事力。你可以想象當年蘇聯對於軍需工業的投入多麼巨大!


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曾經有一段時期向西方靠攏,甚至有心加入北約。但是,美國怎麼可能讓這麼一個龐大體量的俄羅斯,這樣一個死對頭加入北約呢?於是乎開始不斷地進行北約東擴,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生存空間。甚至通過各種方式想要分裂和肢解俄羅斯。

但是做為俄羅斯在2000年時上臺了一個普京,普京這樣一個強悍的硬漢形象,更代表了俄羅斯戰鬥民族的性格。開始對美國所進行的戰略擠壓,出手反抗。不論是在科索沃戰爭中,格魯吉亞危機中,還是烏克蘭危機中,甚至在最近的敘利亞戰爭中,不斷的對美國勢力的反擊。



並且利用當年蘇聯留下的軍事技術,對某些領域進行軍事技術的發展,保持著龐大的軍事實力,雖說正在走下坡路,但是整體力量依然保持著世界第二的位置,尤其是俄羅斯繼承的蘇聯時期的戰略核力量。無論是陸基白楊-M戰略機動彈道導彈,還是海基的“莫拉瓦”潛射彈道導彈,我都是讓美國和其盟國非常畏懼的。這也保證了俄羅斯的領土完整。



淡然longjiangjiaoyou


美俄雙方的“恩怨”要追溯到美蘇冷戰爭霸時代。二戰結束後,蘇聯一躍成為和美國相抗衡的超級大國,美蘇爭霸時間長達數十年,進行了無數次針鋒相對的較量,雖然“冷戰”最後隨著蘇聯的解體而結束,但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對抗一直未曾中斷。 特別是近期美國聯合英國、法國對敘利亞軍事設施實施精確打擊,美國的一再咄咄逼人,致使美俄關係再度急降,似乎又回到了美蘇時期的針鋒相對,進入了“新冷戰”時期。如今國內經濟情況並不景氣的俄羅斯,還有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抗的能力嗎?答案是肯定的。



俄羅斯手上最大的底牌,便是核武器!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器庫,在戰略核武器、戰略轟炸機、戰略核潛艇等戰略武器方面可與美國一較高下,而強大的戰略核威懾正是俄羅斯不懼西方國家的最大底牌,是西方國家的夢魘。 俄羅斯的國土面積1700多萬平方公里,資源極其豐富,擁有世界上最大儲量的礦產資源和能源資源,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森林儲備,能夠在經濟、資源上完全實現自給自足。此外,俄羅斯與敘利亞、伊朗等國交好,極大地增強了其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同時控制著歐洲地區的石油、天然氣命脈。因此,若真發生戰爭,俄羅斯及其盟國還是有能與西方國家相抗衡的殺手鐧。 俄國在國際地位上有決定性話語權,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世界管家,其政治影響力自然不必多說,能夠與任何國家叫板。因此,西方國家若要動俄羅斯,還要考慮聯合國的態度,畢竟,很多國家與俄羅斯是唇亡齒寒的,若俄羅斯受到攻擊,歐洲、亞洲的很多國家不可能坐視不理,這也是這個橫跨亞歐大陸的國家讓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最頭疼的方面之一。

此外,俄羅斯人又被稱為戰鬥民族,歷史上戰功卓著:當年橫掃歐洲的拿破崙大軍,聲勢浩大,一路勢入破竹殺向莫斯科,結果反被俄軍大敗,結束了其不敗神話,彼時的沙皇俄國也成為了盟國的領導者;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橫掃歐洲納粹德軍兵臨城下,蘇軍毫不畏懼,在異常殘酷的戰爭中苦苦堅守,繼莫斯科保衛戰取得勝利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取得的勝利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部戰線的轉折點,也是整個二戰的轉折點……俄羅斯軍隊強大的國家意志、面對國家安全受到威脅那種敢打必勝的戰鬥意志,令每一個想與之抗衡的國家聞風喪膽。


阿爾法軍事

俄羅斯至今還有能力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抗,其實恰恰是因為他本身所處的地緣政治形勢,在世界大局中越來越不重要。相比過去的俄羅斯帝國與蘇聯,現在的俄聯邦都更為靠近世界的邊緣,而不是世界的重心位置。這才是所有問題的關鍵!

僅僅從軍事方面來看,俄羅斯要全面對抗美國和西方國家就是非常吃力的。

所以,除了維持一些蘇聯時代留下的重要武器裝備,俄羅斯的裝備研發主要重點就在戰略性的威懾武器上。包括核潛艇與彈道導彈,接下去才是與未來戰爭息息相關的隱形戰機和戰鬥機器人。

另一方面,俄軍的規模雖然總體保持的還不錯,卻也架不住經濟衰退之後造成的訓練強度減低。部隊的作戰水平自然也高不起來。如今的俄軍,又幾乎同時陷入了兩場有限的低強度戰爭。但當普通部隊陷入東烏克蘭,精銳力量調往敘利亞之後,

他們實際上也已經暴露了自己的軍事能力極限。

但好在美國從冷戰結束後,就已經將戰略重心從歐洲轉移到了亞洲和太平洋地區。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美國受911和伊拉克戰爭影響,主力被牽制在中東。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美國人逐步從中東撤出,將重心放置在西太平洋地區。這些都不涉及俄羅斯的核心區域。


相反,傳統上與俄羅斯最不對付的東歐各國,在擺脫蘇聯舒服後,自己也在經歷程度不一的轉型發展。處於轉型期的他們,無論有多少意願,都不可能獨自對抗俄羅斯。美國從歐洲的撤出,則只能提供象徵性的軍事保護。這就讓俄羅斯在地區內依然看上去,非常具有實力。

至於東歐背後的西歐地區,則在冷戰結束後也轉型為更為和平的發展模式。

在歐盟與北約的集體安全框架下,很多傳統軍事大國都逐步削減的軍備。以至於還有德國這樣幾乎自廢武功的神奇存在。這就讓整個歐洲在面對俄羅斯,尤其是帶有軍事挑釁意味的動作時,都底氣不足。美國的撤出,也註定了他們必須更多的依靠自己。


以上這些就是俄羅斯人至今敢於同美國為首的西方對抗的原因。但這既不說明俄羅斯變得更強了,也不能說明俄羅斯可以一直保持這樣的對抗態勢下去。疲軟的經濟與各種社會衰退極限,都在折磨這個國家。他們與世界中心位置,也是漸行漸遠。


米南德王問道

第一俄羅斯人民具有一種破釜沉舟的精神力量。第二是它的:死亡之手。第三是基於其國情現狀制定的守勢國家安全戰略。有此三種東西的支撐,它就不懼怕任何國家或者國家集團的盛氣凌人,相反任何懷有摧毀或者消滅俄羅斯的對手對它的這三種東也得退避三舍。

一.俄羅斯人民憑著這種破釜沉舟精神力量曾經三度挽救國家於危亡。

當年橫掃歐洲的拿破崙大軍,聲勢浩大,一路勢入破竹殺向俄羅斯莫斯科,而俄羅斯主帥庫圖佐夫率領的俄軍既沒有被這浩蕩氣勢所嚇倒,也沒有盲目狂妄的與之死打硬拚,而是寧願堅壁清野,再一把火燒掉莫斯科及附近村鎮,然後率領軍民冒著嚴寒後撤百公里之外,靜待拿破崙大軍的到來。對手大軍一路未遇抵抗直接殺進已成廢墟的莫斯科,到宿營之時卻傻眼了,幾十萬大軍竟無處藏身避寒,無生火之物取暖做飯,這才叫做飢寒交迫,法軍幾經猶豫,不得不做出艱難選擇,撤!但來不及了,庫圖佐夫揮向這群連凍帶餓只剩半條命的法軍殺了過來,結果不言自明,法軍唯一的選擇不是撤,而是逃命了,俄軍一路追殺,大獲全勝。

二.誕生不足一年的蘇維埃共和國在人民的有力支援下,在蘇維埃政府的顏導下,克服了飢餓等一切艱難困苦,也憑著那種破釜沉舟的精神,英勇無畏地抗擊並戰勝了舊政權反撲和西方列強的武裝干涉。

三.在偉大的衛國戰爭中,蘇聯一座座城市鄉村被橫掃歐洲納粹德軍狂轟濫炸之下變為廢墟,斯大林格勒被全毀,但蘇軍在廢墟中堅守,列寧格勒被困800多天,每天因凍餓死的人口成千上萬,的仍然屹立不倒,經過蘇聯人民的獨力反攻,消滅幾乎所有納粹精銳主力,最後恢復國土,解放東歐,直搗狼穴,徹底消滅納粹這個為禍世界的邪惡勢力。

這是俄羅斯人民所獨具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世人有目共睹,與當年的法國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是除中國及少數幾個小國之外,沒有哪個國傢俱有如此強大的精神力量!

俄羅斯繼承自前蘇聯龐大核庫,不斷升級的投射範圍及突防能力眾所周知,再配上令人聞之色變的《死亡之手》,的確是俄羅斯與任何強大敵人拚命的本錢,有它在,至少俄羅斯人可以說你想殺了我,我就可以拉上你給我殉葬。這也是美國首的西方勢力最為忌憚的魚死網破拚命精神,也是西方所不具備的,這就叫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俄羅斯基於其現實國情的守勢國家安全戰略,讓俄羅斯化被動為主動。

一.其實俄羅斯的常規軍力與西方相比並非是不堪一擊

首先在我們平常所見俄羅斯遭受最強大擠壓的陸上預設戰爭方向,好象俄陸軍總兵力小於美國在內的北約總兵力,但在戰爭有跡象必將發生的情況下,俄羅斯必先發制人,伊斯坎德爾M瞬間摧毀位於波蘭和羅馬尼亞的美國標準系統,然後以其最強大的陸軍優勢,用不了24小時佔領波羅地海三國,其對海打擊兵器(堡壘等)配以空天軍部隊將完全控制波羅的海,陸軍兵力則轉向南,波蘭將是其主攻方向,在北約增援兵力到達之前,以俄陸軍戰力的1/3投入戰場,預測拿下波蘭有絕對把握。俄羅斯西面方向戰場態勢既可穩固。

西南方向,俄羅斯的以1/3陸軍兵力在空天軍海軍配合下,36小時拿下烏克蘭決無問題,相機奪取羅馬尼亞有希望的,而兩戰略方向間有白俄在。即便是它不站在俄羅斯立場,處於這種態勢下,它至少不敢去替西方賣命。達到這種戰略意圖的時間,最多不需一週時間,在此時間內,以北約那套龐雜系統無法做出及時有效的應對,俄羅斯階段性戰略目標已經達成。其間格魯吉亞不敢有大功作,除非他想回歸蘇聯!

反觀北約方面,如果真的想與北極熊大幹一場,究竟能有幾個確實靠得住的盟約國家?英國是其血盟,可保百分百,但其內部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則未必,它們最大的可能借此良機鬧獨立,屆時這昨日黃花的日不落帝國還能出多大力就很難說了;法國雖然面對自己原殖民地,在盟友幫助下,顯出勇猛無限,但讓它去跟北極熊拚命,不知道它的勇氣還能剩多少,它在二戰中的歷史並不光彩。德國,意大利?最大的可能是不參和,最多打打醬油應付了事,這些老北約僅此而已,而新北約中最積極效忠美國的那幾個國家已悉數被俄羅斯事先拿下,剩下的那些大概當啦啦隊都不會賣力。最終只剩漂洋過海的老美一家,還玩嗎?還能玩嗎?

有人會認為老美獨步天下的海軍會徹底碾壓俄羅斯海軍,這正是筆者要說的關鍵:俄羅斯基於其國情的守勢國戰略之關鍵所在!當今俄羅斯海軍水面兵力當然無法在公海大洋上與美國那支強大海軍硬碰硬,它不會傻到脫離岸基兵力的掩護去送死,必會撤回到近岸海域與岸基兵力配合,對來攻美艦隊進行打擊,筆者個人認為單憑美國海軍和陸戰隊就想打敗俄羅斯那是做夢,你認為呢?

俄羅斯的資源支撐下的守勢國家安全戰略可以一直持續下去

現在外界一般認為俄羅斯的經濟環境已經惡劣到極處,但其1.4萬億美元GDP,1.4億人口,人均收入雖比不上發達國家,但也比自豪無比的印度強上幾倍,再看看普京總統接掌俄羅斯之初,再看看幾年前美歐連續50多輪嚴厲制裁,加上美沙合謀做空油價時的俄羅斯,今天的俄羅斯已經渡過了幾次艱難時期,其經濟形勢正逐漸向好,已經遠非大家想象的那樣。

俄羅斯民族不僅是個戰鬥民族,同時還是個意志堅定的富於持久堅忍耐力的民族

這一點,在抗擊拿破崙戰役中,在反擊列強配合沙皇舊勢力武裝干涉的戰爭中,在衛國戰爭的列寧格勒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甚至在俄羅斯民眾對待普京的態度上都毫無保留的展示了出來,俄羅斯就憑著這三點,就完全可以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對抗!


鐵嶺鋒

俄羅斯最大的能力就是有一位強人總統普京,普京的處世原則是“能動手,就別吵吵”,因此歐美西方國家非常害怕俄羅斯



1.我們大家都知道美國是世界霸主,也是世界上的經濟、軍事、政治大國,而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這些西方大國也是美國的盟友,因此美國在國際政治上的影響力非常巨大。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為了建立

一套符合自己發展的國際生存秩序,在冷戰結束後參與發動了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科索沃戰爭、波黑戰爭、俄格戰爭、阿富汗戰爭、利比亞戰爭。美國通過發動這些戰爭,把俄羅斯昔日的幾個盟友推翻了,也把世界上主要的反美國家推翻了。這就使美國在國際上擁有了強大的話語權,而世界上反美的聲音也越來越小。美國利用北約東擴,不斷擠壓俄羅斯在歐洲地區的戰略空間,阻止了俄羅斯崛起的步伐。由於俄羅斯前些年國力不斷衰退,根本沒有經濟實力支撐俄羅斯軍隊與歐美國家在全球進行對抗。因此俄羅斯只能選擇收縮防守,被動的接受歐美國家對於俄羅斯的壓制。



2.美國為了進一步擠壓俄羅斯在東歐地區的勢力範圍,2014年歐美國家挑起了烏克蘭危機,推翻了親俄的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並且扶持了親西方的烏克蘭新政府。烏克蘭新政府上臺後積極奉行反俄親美的政策,烏克蘭新政府希望沒收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地區的軍事基地。普京看到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將要遭到威脅,因此出兵佔領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地區。隨後普京為了制裁親西方的烏克蘭新政府,又派遣軍隊佔領了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哈爾科夫等地區,繼續將烏克蘭分裂。普京通過出兵烏克蘭要向歐美國家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俄羅斯絕對不會放棄烏克蘭,俄羅斯一定會與歐美國家在烏克蘭地區對抗到底。俄羅斯能夠與歐美國家對抗是有資本的,俄羅斯有17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第一領土大國和第一資源大國。俄羅斯有1.46億人口、有110萬軍隊、5700架各種軍用飛機、270艘主力作戰艦艇、1萬輛坦克、2萬輛裝甲車、6000枚核彈頭。俄羅斯能夠毀滅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這也是歐美國家非常擔憂的事情。



3.俄羅斯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成為了美國控制世界的挑戰者。俄羅斯巨大的戰略縱深和眾多的人口,也是歐美國家無法征服俄羅斯的原因。歐美國家知道俄羅斯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如果給俄羅斯一段和平發展的時期,那麼俄羅斯一定會更加強大。所以歐美國家近年來不斷在俄羅斯周邊地區製造緊張局勢,引誘俄羅斯軍隊參與了敘利亞和烏克蘭的兩場戰爭,消耗了俄羅斯大量的國力。導致俄羅斯經濟出現衰退,也使俄羅斯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下降。俗話說的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羅斯雖然是經濟弱國,但是卻有一位強人總統普京;普京擁有“

能動手,就別吵吵”的性格,這是歐美國家非常懼怕俄羅斯的原因。普京知道如果一味地對歐美國家進行忍讓和屈服,那麼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就會受到損失,俄羅斯最終也會被歐美國家肢解。因此普京一定要與歐美國家對抗到底,不能讓歐美國家繼續損害俄羅斯的利益。


杜達特洛夫斯基

俄羅斯有什麼能力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抗?

首先說俄羅斯倘若沒有能力對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只有死路一條,再次被肢解,別無其他道路可走。近些年裡,俄羅斯與西方國家對抗的種種跡象表明,西方國家始終對俄羅斯不置於死地,是不可能放心的,只要俄羅斯這個龐然大物的存在,歐美國家就不可能放棄對於俄羅斯的圍堵和針對。

想一想,都到了這一步,俄羅斯無論是有沒有能力,都要走向對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道路,別無選擇。其實今天俄羅斯處境大家也都能看出來,非常之困難,受到來自於美國無論是在經濟、外交、軍事上多重對俄羅斯的圍堵,其實美國只要釋放出一點想要緩和的信號,只要沒有太多苛刻的條款,俄羅斯都可能都會接受的,畢竟在這場對抗中,俄羅斯的綜合實力處於弱勢地位。

現在對於俄羅斯來說,哪怕是能夠以現有格局下的和平相處,可能都是一次奢望。如果要問俄羅斯有什麼能力對抗西方國家,這就要看俄羅斯現有的本錢了:

(一)俄羅斯是一個有核的世界大國。

俄羅斯繼承蘇聯的衣缽,曾經蘇聯擁有核武器庫可以直接毀滅地球數次,如此恐怖的力量,俄羅斯當然繼承不少,雖然沒有蘇聯時期那麼強悍了,但力量還是非常要命的,有足夠的核威懾力。

這也就是西方國家處處圍堵俄羅斯,就是不敢與俄羅斯短兵相接的原因,實在是不敢把這個擁有核武器庫的國家逼急了。普京大選前不久表示“如果俄羅斯不存在了,世界也就不存在了”,第一表明西方國家如果想要毀滅俄羅斯民族,俄羅斯是不可能坐以待斃的,用原子彈來招呼你們。第二表明逼急了俄羅斯,俄羅斯要讓整個世界為俄羅斯陪葬。當然這都是威脅之語,但也不可否認,在某種程度上會變成現實。

因此核武器是俄羅斯對抗西方國家最大能力保障。

(二)俄羅斯地大物博。

俄羅斯國土面積1700萬平方公里,光歐洲部分都就有400多萬平方公里,有足夠的戰略縱深,想一想拿破崙與希特勒進攻俄羅斯(蘇聯)都失敗了,很大程度上因為俄羅斯有足夠大戰略縱深,法國軍隊與納粹德國軍隊很大程度上都是被俄羅斯拖死的。

而且俄羅斯資源豐富,人類已知所有需要的資源,在俄羅斯的國土上都能找到,糧食也不缺,今天俄羅斯還是世界第三大糧食出口國,僅次於美國與加拿大。所以只要不是真刀真槍與俄羅斯打仗,破壞俄羅斯內部的秩序,俄羅斯僅憑國內的本錢,也有足能力對抗以西方國家,所以俄羅斯扛得住,只是會出現局部的經濟困難,但還不至於讓俄羅斯活不下去的程度。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歡迎評論交流,加關注!


大正看世界

首先俄羅斯民族具有成吉思汗的傳統,思維超人,能夠看得很遠,在最危急的時候,非常的冷靜的看清楚戰爭的全貌,和戰爭的規律,掌握戰爭的走向,而誘導敵方一步一步的走入戰爭的泥坑。這在和拿破崙的戰爭中,在和希特勒的戰爭中體現出來。美國人打仗,謀略方面看不遠,主要是使用美國的工業現代化,有優質的戰爭工具,但是和一個智慧果敢堅毅的民族打仗,美國人缺乏戰爭智慧。比如在越南戰場上,美國雖然有優質的武器,但是對神出鬼沒的越南人沒有辦法。找不到越南人的主力部隊,飛機大批的出動,丟了許多的炸彈,炸不到人,只能炸燬村莊房屋。當美國的直升飛機帶著美國兵來佔領的時候,卻遭到越南的高射機槍的擊落,大批的美國兵被隱藏在熱帶雨林裡的越南人步槍的射殺。橫屍熱帶叢林之中。所以美國人非常害怕身體瘦小的越南人,美國人往往有來無回。

美國人打仗是歐洲的古老的硬式思維,有步驟,這個步驟不會改變,也沒有其它的方法,就是幾戰斧下去,今天的美國打仗首先導彈攻擊,打掉對方的防空能力,掌握對方的天空取得制空權。然後出動大批的飛機地毯式的轟炸,把對手的地面軍事力量摧毀,然後美國的地面軍事力量進去打擊零星的武裝抵抗,然後全部佔領對手的國土,取得勝利。美國打伊拉克就是這樣,打利比亞也是這樣。打阿富汗也是這樣,打南聯盟,不是這樣,而是在南斯拉夫國內製造矛盾,分裂出兩派,支持一派打擊一派,由南斯拉夫人打南斯拉夫人,美國在後面跟進,幫助一邦南斯拉夫人打另一邦南斯拉夫人,最後把南斯拉夫分裂成為幾個國家,互相的戰爭,而永遠不能再組成一個強大的國家。

這樣年來美國在世界的表現有一雙眼睛在看著,象看戲一樣的看著,這雙眼睛就是俄羅斯人。蘇聯分裂之後俄國人悲憤的心情看著美國的一舉一動,看出了美國的內心的目的地是在哪裡,俄國人看出來了,美國的目的地是統治全世界,而在這過程中美國總會拿出莫名其妙的是似而非的語言來欺騙全世界,比如打伊拉克,理由是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使美國的侵略具有暫時的合法性,而使伊拉克沒有得到別人的同情,而孤立無援最後被美國滅亡。

但是美國人的表演已經拿出了所有的兩下子,而沒有三下子。這次打敘利亞又拿出化學武器這個欺世的口實,拿出慣用的這一套侵略手段,這個手段世界人民看得非常清楚,美國演戲的程序的序幕許多人都能夠背書,而知道美國人下一步的演出內容。當然,俄國人也知道美國人想幹什麼,敘利亞有俄國人的利益,俄國人不會叫美國的在這裡橫行,首先就使美國的戰爭程序終止,把它的導彈攻擊給化解,美國沒有則了,下一步的戰爭程序無法進行下去,攻打敘利亞擱淺。

那麼美國西歐和俄羅斯的戰爭會不會打起來呢?只要俄羅斯強大,內部不出問題,美國和西歐拿俄國沒有辦法,當然戰爭不會打起來,打起來美國,西歐就會毀滅,這是美國不願意的,也是西歐不願意的。不打俄國,俄國也不會觸犯它們,這樣世界就和平了。如果俄國內部亂了,美國就會趁虛而入,而使世界大戰爆發,所以俄國的穩定就是世界的穩定。俄國的強大就是世界的和平。這在今天的歷史事實說明的這個真理。


寶樹白石34222787

俄羅斯總統普京說“如果俄羅斯都不存在了,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這樣的世界?”

這句話我先擺在開頭,待會兒我再發表個人觀點,我先來說說“對抗”二字。

何為“對抗”?

在俄羅斯看來,他們不是對抗而是防守,從世界全局來看,自蘇聯解體到冷戰結束,俄羅斯其實一直都是在見招拆招,主動權一直在美國,即使偶爾自己也主動反擊一下,但總體效果不佳,在量上、質上都被美國一方壓著。

“對抗”有很多種方法,作為執政者,有一大群的智囊團在分析世界和國內形勢,以作出有效的對抗和反制措施,很多的條條框框供他們選擇,在我個人看來,大的方面有幾種:

1、武力對抗:武力又分為直接對抗和間接對抗

直接對抗就不多說了,就是戰爭;間接對抗:就是秀肌肉,搞軍演,你把你家的寶貝武器拿出來,我把我家的寶貝拿出來,咱們比比,哪家的先進、威力足,軍隊拉出來看看哪家的戰鬥力強......強弱自然就分出來了。

2、冷對抗,其實就是冷戰!美國至今還在用的對抗俄羅斯方式。

冷戰包括上面第一條中的武力間接對抗,軍事上遏制、政治上對抗、經濟上封鎖、組織上包圍!

具體內容還得參照冷戰方面的相關知識,這裡不細說了。

總的說來,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一直處在被動反抗的位置,不想當小弟就得反抗!

“如果俄羅斯都不存在了,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這樣的世界?”來說說這句話。

1、嚴重的警告意味,告訴世界,俄羅斯是有能力毀滅世界的國家,要美國及其盟友不要忘記他有世界最大的核武庫!

2、不要逼人太甚,到危急關頭俄有同歸於盡的決心和信心!

俄羅斯拿什麼來反抗西方呢

1、當然還是有其強大的軍隊和核武庫。這個不多說

2、普金上臺承諾,給他20年,還國民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現如今俄羅斯民心空前凝聚。我們來翻翻普金上臺後的表現:加強軍事,平定車臣,挫敗格魯吉亞,開疆闢土吞併克里米亞,肢解烏克蘭,北方四島力壓日本,在老美和歐洲諸強的封鎖下力挺敘利亞政權不倒,幫助收復大部分領土,大肆消滅極恐組織,如果沒有杜馬化武事件,敘利亞基本被其控制。而這些都是在被西方嚴格制裁中做到的。在其帶領下俄羅斯經濟也在有所復甦,對內整頓政府官員.....

3、所謂反抗,既然不是真刀真槍的打戰,就有餘地,廋死的駱駝比馬大,但凡結盟就有縫隙,美國及其盟友也是如此,同樣是主權國家憑什麼你老美說什麼我們就得乖乖幹?既然身為主權國家就要為自己的國家謀福祉,誰願意去死磕俄羅斯,連老美都不會去做這種蠢事。別說俄羅斯了,朝鮮、伊朗等國不也和美國作對麼。

總之一句話,不死磕就有餘地,有餘地就能周旋,能周旋就有捲土重來的希望!

就寫這些啦,有些言論還是放心裡了....


羅平D甫爾

俄羅斯最大的底牌就是那一大堆核彈,包括陸基、空基、潛射核武器,總數4300枚,雖然遠少於美國的7680枚,但是這麼多的核彈夠毀滅地球好幾次了,就像俄羅斯人說的1枚薩馬爾特就能摧毀整個法國。雖然美國在發展反導系統,但是現在一是攔截成功率並不高,二是數量還比較少,要想對付數千枚核彈頭非常困難,所以西方對俄羅斯很顧忌。

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國力下降很厲害,只有很少幾年靠油價好的時候賣油掙了些錢,剩下的時候都比較慘,特別是這幾年受西方制裁,俄羅斯經濟發展很緩慢甚至還下滑,所以俄羅斯無力對常規軍事力量進行發展,就把寶都壓在核彈上了。陸基大力發展的戰略導彈是白楊M、亞爾斯、薩爾馬特,海基是圓錘,空基有Kh-555、Kh-101/102等,同時擠出錢維持和建造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圖-160戰略轟炸機。對俄羅斯來說,核彈在手,大國地位和安全就有保障,西方就不敢對俄羅斯進行軍事挑釁。

至於常規軍力,俄羅斯只要力保能應對中等強度戰爭就行了,所以俄軍新型武器裝備的更新速度比較慢,特別是海軍艦艇,自蘇聯解體之後就很少添新艦,大艦幾乎都是蘇聯時代留下來的,已經越來越老。新型白蠟樹級攻擊核潛艇建造速度很慢,和印度有的一拼。在新型戰機方面,俄羅斯也主要是改改改,而且數量也不多。陸軍的新武器同樣很少,坦克大量的還是T-72系列。(S)


聯合防務

何以解憂,唯有核彈頭

作為美國在軍事上最大的勁敵,俄羅斯能與西方討價還價的籌碼實在是不多。

除了堆積如山的核武庫以外,資源是俄羅斯與西方博弈的最大利器。(俄羅斯白楊洲際導彈,打擊範圍幾乎能做到全球無死角覆蓋,是西方國家的一大夢魘)

首先在經濟上,俄羅斯實在沒有啥能拿的出手的東西,反正我想不出來北極熊有啥亮眼的產品。

比如,美國能限制向咱們出口芯片,而俄羅斯的芯片還需要從中國進口呢!

如果非要硬想的話,伏特加和黑海魚子醬應該還是不錯的。

雖然俄羅斯在製造業上沒啥可以交換的東西,但是地大物博的北極熊十分盛產各種能源礦產。像是石油,天然氣,木材,鐵礦石等等。

特別是天然氣,歐洲大約30%天然氣來自俄羅斯。德國40%,法國18%,意大利20%都要從俄羅斯進口。

天然氣對於歐洲來說不光是用來做飯,歐洲寒冷的冬季也主要使用天然氣進行供暖。如果俄羅斯的天然氣中斷,那麼歐洲的冬天就難過了。

(俄羅斯通往歐洲密密麻麻地天然氣管道)

除了核彈頭和天然氣這兩種產品外,俄羅斯就真沒啥能跟西方討價還價的東西了。

要知道,在俄羅斯面積高達17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產的糧食都還不夠自己的吃的,每年需要從歐洲和美國大量進口!

所以說,俄羅斯在和西方的博弈當中,手中的棋子並不多。因此,在雙方的論劍過程中,莫斯科總體上處於守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