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海灣戰爭美軍面對的是蘇軍,結果如何?

半溪

眾所周知,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的裝備雖然都是從蘇聯剛剛引進的新式裝備,但是經過閹割的性能和蘇聯原廠生產的裝備肯定是無法相比的,與此同時,伊拉克號稱師承蘇聯的縱深防禦作戰也模仿的並不是非常徹底,在當時,包括沙特在內的所有聯軍士兵幾乎在第一天就突破了伊拉克所謂的蘇式防線。

圖為海灣戰爭

那麼,假如在海灣戰爭中,假如聯軍面臨的是真正的蘇聯軍隊,那最後的結果是怎樣的呢?首先,聯軍之所以能在海灣戰爭中獲勝,最大的因素就是絕對的制空權以及美國在西線對伊拉克側翼防線的打擊。很明顯,當時三代機數量不多的蘇聯空軍肯定不會是聯軍的對手,且對GPS導航系統一無所知的蘇聯也很難預料到美軍會從西線沙漠尋找突破口。

圖為聯軍空軍

並且,即使是沒有經過閹割的T-72坦克,在面對M1A2和聯軍大量的三代主戰坦克的時候,也很難對聯軍的裝甲力量造成很嚴重的威脅。並且在當時,蘇聯防空部隊中的薩姆防空導彈和伊拉克當時裝備的薩姆-2以及薩姆-6的性能差距也並不是很大,且對愛國者防空系統能造成威脅的奧卡近地導彈也遭到了裁剪。

圖為聯軍裝甲力量

也就是說,即使將蘇聯軍隊換到伊拉克幫助薩達姆防守,最終的戰役結果也不會相差的到哪裡去。而且需要提及的是,當時由於聯軍地面推進的速度過於迅速,有相當的聯軍士兵直到戰爭結束也沒有看到蘇聯軍隊的蹤影。所以,即使蘇聯想用人海戰術對抗聯軍,也很容易會被同等規模的聯軍壓制住。


軍事新觀察

現在有很多人認為,海灣戰爭時的伊拉克軍隊,採用全副蘇式武器,基本相當於縮小版的蘇軍。

但是實際上,薩達姆時代的伊拉克軍隊絕不相當於縮小版的蘇軍。

伊拉克軍隊並不是全副蘇軍/蘇式武器

伊拉克空軍有大約100架法國幻影F1戰鬥機。

伊拉克陸軍有85門法國AVF1自行火炮,30輛英國酋長主戰坦克。

還有一些購買自亞洲某大國的武器,性能大致也就相當於蘇聯較為落後的武器。

這些都是與蘇式武器截然不同的裝備。


圖為法國幻影F1戰鬥機

伊拉克軍隊的武器全面落後於蘇軍

伊拉克空軍的三代戰鬥機只有37架原始型號的米格-29。4架米格-29UB教練機,另有4架圖-22屬於較為先進的轟炸機。

其他飛機比如幻影F1,蘇-20/22/24/25,米格-21/23/25,圖-16,J-6,J-7都是落後的二代作戰飛機甚至一代作戰飛機。

伊拉克陸軍方面,除了大約500輛T-72M1坦克屬於較為先進的武器。其他武器比如蘇制T-54/55,T-62,還有59/69式坦克,在同時代的蘇軍都是站在淘汰的武器裝備。

伊拉克軍隊戰鬥力較差

就算不提海灣戰爭中伊拉克軍隊的糟糕表現,稍微往前回顧一下,看看1980-88年發生的兩伊戰爭,在這場戰爭前,伊朗由於國內改朝換代,軍隊的技術骨幹要麼出逃,要麼被關押/處死,所以基本使用輕步兵來抵抗伊拉克軍隊的進攻。薩達姆的軍隊即便面對戰鬥力如此低下的伊朗軍隊,卻表現出如下拙劣行徑:

1.作戰飛機基本不瞄準,胡亂射擊。

2.坦克部隊在沒有協同的情況下進攻,射擊精度極差。

3.步兵經常採用一戰時代的戰壕戰戰術。

4.戰術導彈沒有配合軍隊行動,而是單純地射擊大型目標製造恐慌。

同時代的蘇軍

武器方面,那麼:

蘇聯空軍的裝備將以蘇-27和米格-29形成戰鬥機高低搭配,截擊機方面是米格-25,對地攻擊將是蘇-30多用途戰鬥機和蘇-25攻擊機。

注意:八十年代時,蘇-27,米格-29都與美國的F-15,F-16進行過模擬對抗,甚至有傳言,在蘇聯防空作戰中與美軍交手,美軍認為這兩種飛機與美軍主力戰機性能相當。後來在南斯拉夫戰爭中米格-29頻頻戰敗是因為F-15,F-16進行了改進,米格-29卻還是舊型號。

蘇聯陸軍的裝備是T-80和T-64主戰坦克和T-72,T-62坦克形成高低搭配。

圖為閱兵場上的蘇聯坦克部隊

另外,蘇聯是個國防工業門類齊全,具有世界兩級之一研發和生產能力的國家,如果爆發大規模戰爭,蘇聯軍工部門能夠大力研發/改進和生產先進武器裝備。

蘇聯的國民教育和軍事教育遠遠領先於中東諸國。比如坦克部隊的訓練,強調諸兵種配合,各種策略的運用,詳見:答主的文章《核時代的蘇軍坦克連如何作戰》系列

如果是蘇聯軍隊與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交戰,那麼:

多國部隊調動部署期間,如果蘇軍沒有像伊軍那樣按兵不動,而是使用遠比飛毛腿導彈先進的OTR-21“圓點”戰術導彈襲擊多國部隊的兵站、交通樞紐,運輸隊列,多國部隊怎麼辦?

米格-29和F-16一起測試,美軍認為米格-29的初期型號是強於F-16的,後來針對性改進了F-16。

在多國部隊空襲期間,蘇軍出動蘇-27,米格-29這樣的三代機集群,配合S-300這樣遠超過伊軍老式薩姆導彈的防空部隊,而不是像伊軍那樣,一開戰就把大部分飛機撤退到伊朗境內,堅決避戰,那麼多國部隊的戰果還能像歷史上那麼輝煌麼?

在地面戰鬥階段,蘇軍顯然不可能像伊軍那樣,把重裝備埋在掩體裡被動挨打,那麼蘇軍按照自己平時的訓練進行彈性防禦,對美軍的攻擊矛頭進行反擊和反包圍,那麼最終的戰果將會如何呢?

中東這樣落後的半封建半近代化國家,即便購買外國的先進武器,其戰鬥力也是可疑的。比如1941年的伊朗軍隊,裝備著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先進水平的武器,結果被德軍打的節節敗退的英軍和蘇軍僅用了一個星期,就以很小的傷亡將其完全擊敗,詳見:答主文章《二戰初就會師了!英國與蘇聯聯合閃擊伊朗,意外的受益者是?》


近衛步兵師

海灣戰爭時期的伊拉克,絕對是一個軍事強國!擁兵百萬,除了海軍稍弱點,空軍尤其是陸軍在中東地區絕對一流!軍隊裝備全部蘇式化!整個就是一個縮小版的蘇聯!但是,如果當年美軍面對的是蘇聯軍隊,還會取得如此戰果嗎?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海灣戰爭美軍的作戰流程。戰爭開始,美軍出動六架阿帕奇武裝直升機超低空滲透進伊拉克打掉了伊拉克的幾個大型警戒雷達!接著出動空軍,此時伊拉克空軍沒有了地面雷達的助陣,只能靠單機升空作戰。而美軍有強大的預警機和電子戰飛機支撐,對伊拉克空軍形成壓倒性優勢,伊拉克空軍基本沒有像樣的抵抗就被擊潰。



控制了伊拉克制空權的美空軍對伊拉克地面力量進行了狂轟亂炸!把伊拉克地面力量建制全部打散,最後才出動陸軍清場,基本的戰爭流程就是這樣。

而如果是換做蘇聯呢?首先我們來認識一個事實,很多人覺得蘇聯是比較久遠的事情,但是,海灣戰爭發生於1991年,蘇聯解體也是在這一年,並且是在海灣戰爭之後!蘇聯的軍事力量相比海灣戰爭時期的美軍一點都不弱!若是當年美軍面對的是蘇聯軍隊,情況絕對不一樣!首先,美軍不會輕易取得制空權!伊拉克空軍當年缺少預警機和電子戰飛機,雷達被打掉,完全被動,而蘇聯軍隊呢?預警機電子戰飛機一樣不少,主力戰鬥機蘇27一點也不比美國的F15差!這樣的情況下,美軍能不能取得制空權很難說,即便取得了,也是慘勝!

而沒有取得制空權或是沒有完全取得制空權的美軍,若派出地面部隊上場,更會是一場血戰!因為地面部隊才是蘇軍的強項!這種情況下,美軍未必會取勝!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當年的蘇聯和美軍之間並沒有軍事裝備上的代差,而且某些方面還強於美軍!伊拉克軍隊的潰敗,從丟失制空權開始,如果美軍只靠地面部隊硬戰,也不會如此容易取勝!若當年是美蘇之戰,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沐浴青春

看到這個題目非常的有意思,作為一名軍事愛好者,我不禁想過來討論一下。如果海灣戰爭美軍面對的是蘇軍,結果會讓你想不到的?那將是終極核武器的對決,全世界將會陷入一片沉淪,有可能我們都沒有機會在這裡討論了!好了!我們來分析吧!此文可能有點長,不要打我就可以,我也很辛苦。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海灣戰爭雙方軍事力量對比。我們回顧一下,1991年1月17日晨,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開始向伊拉克發起代號為“沙漠風暴”的軍事打擊,持續42天的海灣戰爭結束。在100個小時的地面戰鬥中,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乾淨利落的突破了伊拉克苦心經營半年之久的“薩達姆防線”,50多萬伊軍幾乎全軍盡沒,而美軍僅148人陣亡(非戰鬥死亡138人)。從這裡可以看出美軍太強大,伊拉克太弱小,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看看他們的參戰兵力伊方:42個師,約54萬人,坦克4280輛、火炮2800門、裝甲輸送車2800輛。多國部隊:50多萬人,坦克超過2000輛,裝甲車3000多輛,作戰飛機2000多架,軍艦100餘艘。從這裡大家看出啥了嗎?參戰兵力差不多,為啥“薩達姆防線”丟失那樣快,原因是美國是空中力量取代陸軍成為決勝力量,揭去了伊拉克的偽強國面具。

假如美軍面對的蘇軍,當然只是假設,假如假設成立。90年代,美蘇兩國軍事實力相當,美國經濟比蘇聯發達,但是蘇聯的軍事也是很牛的,這點大家不得不承認,兩個實力相當的撞到一起,必然釋放巨大能量,綜合分析各路消息,其中第一名蘇聯擁有7290枚核彈頭,美國擁有7000枚核彈頭,這些核彈頭是多麼的可怕,戰爭發展到後期,核彈頭肯定會用上,那麼第三次世界大戰就發生了,到時候不是美國和蘇聯的滅亡,幾乎那將是全世界的滅亡。

從海灣戰爭中,我們得到哪些啟示呢?海灣戰爭或許可以看作兩種戰爭觀念的較量。薩達姆從越南戰爭觀念出發,認為龐大的陸軍和一體化地面防空系統可以抵禦優勢的空中力量。但美軍採用全新的防空壓制戰術,在一天之內癱瘓伊軍的KARI戰略防空體系,運用精確制導武器對伊軍地面部隊發動了效率前所未有的打擊,最終將戰區43個師的伊軍部隊摧垮,所以我國也在學習空地一體戰、空海一體戰、五環打擊理論、分佈式作戰、雲作戰等理論。


深山哨位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很多蘇俄派目睹伊拉克軍隊的慘狀,胡亂說是因為武器裝備不是蘇軍用的,和真正的蘇軍不能比,這才敗了。

其實,當年的伊拉克軍隊的戰鬥力並不亞於華約的二流部隊,和蘇軍的差距有限。

伊拉克裝備包括T72主戰坦克、BMP步兵戰車在內的大量先進裝甲武器,還有大量的我國69式坦克。

就空軍上,伊拉克軍隊有比較先進的米格29和法制戰機。

防空武器上,伊拉克也擁有相當強大的防空網,雷達眾多。

客觀來說,當年伊拉克軍隊的武器裝備強於中國。當時伊拉克人用的米格29、T72、BMP、雌鹿武裝直升機以及大量先進防空導彈,解放軍根本就沒有。


伊拉克的慘敗,是技術碾壓的慘敗,或者說體系碾壓的慘敗。事實證明,伊拉克空軍不堪一擊。失去制空權以後,陸軍就是活靶子,根本無法有效作戰。

而當年的蘇軍空軍相比伊拉克也強不到哪裡去,頂多是飛機、雷達、導彈較多。

在蘇軍入侵阿富汗戰爭中,蘇軍自己的各種戰機被巴基斯坦的F16幹掉一大堆。為了對抗巴基斯坦的F-16戰機,蘇軍在巴格拉姆空軍基地部署了配備最新型空空導彈的34架米格23MLD和米格23UB型戰機,但也完全無用。

在1985-1988年,巴基斯坦空軍的F-16戰機擊落眾多架蘇聯和阿富汗空軍戰機,從蘇22到米格23,什麼型號都有。巴基斯坦自己只損失1架F-16,還是被己方F-16誤發射導彈擊落的。

大家看看,這還有什麼好說的。


薩沙

如果海灣戰爭時美國面對的是蘇軍,美國會默認科威特被吞併。

其次,紅色海軍有能力讓美國軍艦遠離海岸線1000公里以外。海灣戰爭中美國的作戰對手伊拉克是一個陸強海弱的國家,海軍裝備寥寥無幾,大多還是以快艇和小型護衛艦為主,而且海岸線過於短小,而且處於波斯灣之內,可以非常容易的將其封鎖在港口之內,在向沙特等國運兵過程中,美國的船隻根本不用考慮來自海上的威脅,可以放心大膽肆無忌憚的向戰區運兵。如果作戰對手換成蘇聯,那麼在大洋之中無處不在的核潛艇、反艦能力超強的紅色海面艦隊和掛載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各型轟炸機將會使美國海軍遠離海岸線1000公里以上,如果想要登陸就要做好損失3到5個航母戰鬥群的準備,如此大的損失就算能夠打贏也將使美國的國力嚴重下降,得不償失的情況下戰爭也就不會發生。

最後,就算美國能夠登陸與蘇聯打一場陸空大戰,恐怕也會被蘇聯吊打。美蘇在冷戰期間展開長時間的軍備競賽,雖然軍事實力大體相差不大,但也算是各有所長,海軍美國佔優、空軍相差不大、陸地上美國就要遠遜於蘇聯。美國加上北約其他國家在空軍上無法達到壓倒性的優勢,在陸地上要面對5萬多輛各型蘇聯坦克的衝擊,蘇聯裝甲部隊一個衝鋒就能將美軍趕下大海,絕對不會留給美國和其盟友敦刻爾克撤退的機會。要知道蘇聯自己用的裝備絕對不是賣給伊拉克那樣的猴版裝備,無論是電子設備還是裝甲防護都相差一個數量級,先進的T80坦克對同時代的歐美坦克可以形成碾壓式的優勢。

面對蘇聯的強大實力,權衡利弊之後美國只會在經濟上制裁,在道義上譴責,除此之外也就無事可做的。


汪淳浩瀚

蘇軍龐大的殲擊轟炸航空兵部隊顯然不會閒著,蘇-24殲擊轟炸機的技術水平可以類比於F-111和狂風,在地形匹配系統的加成下可以進行低空/超低空突破對美軍集結地、機場、信息節點進行打擊。

在地面上,顯然蘇軍不會像薩達姆那樣坐視聯軍慢慢地集結整備,根據蘇軍的教條,在戰爭爆發後應在最短的時間內對敵人進行最快的打擊,如果數個蘇軍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和坦克集團軍越過沙特-伊拉克邊境線一路打過來,對於美軍而言能不能在大部隊到來之前守住出發陣地也會是個問題。


雖然美軍可以依託航空兵對脫離了要地防空和防空軍截擊機掩護僅能依靠自身防空力量和前線航空兵掩護的前出蘇軍進行轟炸以遲滯其進攻,但是顯然做不到像對伊拉克軍隊那樣實現毀滅性打擊,最可怕的是沙漠地區幾乎無險可守,蘇軍不會面對像在歐洲那樣大量的水網、丘陵和林地對部隊造成的阻礙。而且蘇軍也可以運用戰術導彈對美軍縱深目標進行打擊,此時只要蘇軍正常發揮基本能佔據戰術主動權。

總而言之,在這種情況下美軍面對的是一個和自己一樣具備完整體系化作戰能力、體量和自己相仿、軍隊訓練有素戰備良好的對手,而不是一個“殘疾人”。北約在歐洲的防務中,地面部隊很大程度上不過是依託強大的空中力量、核力量和地形才能抵抗蘇軍的進攻,一旦把地形的優勢去掉換成平坦的沙漠,雙方均不使用核武器進行突破和反擊,而空中力量擠在狹窄的伊拉克上空,最要命的是要讓美軍以進攻的姿態對嚴陣以待的蘇軍進行打擊,部隊還只能在戰前臨時部署,這對美軍而言已經處於極為不利的狀態,戰爭會怎麼發展那就不太好說了。


軍情瞭望臺

海灣戰爭美國之所以能快速致勝,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實力的差距,二是軍事理念的差距,三是伊拉克的抵抗意志。美國的實力體現在哪裡?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是美國完整的軍事體系,除了各種武器齊全,性能先進外,整體系統十分完備,從太空的衛星,到天上地下都通過信息系統聯繫起來。伊拉克雖然有較多的蘇式先進武器,但基本上還是尚續二戰及二戰後簡單作戰方式,各系統之間缺少信息化反應和協調能力。無論是海軍還是空軍,或者是地面部隊,都遠勝於伊軍。美國人在二戰時就已經實現了班排直呼空軍火力支持的能力。

二是美伊軍事理念的巨大差距。海灣戰爭時,美國目標很明確,就是依靠強大的海空軍火力完全取得制空制海權,然後地面部隊打掃戰場。所以戰爭一開始,F117隱型攻擊機先發射石墨炸彈摧毀了電網和雷達站,然後是大批的轟炸機和艦射巡航導彈攻擊飛機場等主要設施,伊軍大量的先進戰機還未起飛,就被炸燬在機場。美軍取得制空權後,地面部隊進入,伊軍坦克還未接近美軍,就被武裝直升機和攻擊機摧毀了。

三是美軍強大的遠程投放能力。戰前準備階段,美國完全通過大型運輸機把前線所需的各種戰備物資和軍事裝備運往伊拉克周邊的軍事基地,這種投放能力一般國家不可能具備的。

如果美國碰到的是蘇聯,排除使用核武器的話,只能說兩敗俱傷,美國不可能佔到便宜,更不可能侵入本土活捉最高領導人。

美蘇冷戰時期,雙方基本上勢均力敵,美國空軍海軍強於蘇聯,但陸軍比蘇聯弱。空軍方面,美蘇兩國勢均力敵,各種戰機都比較完備,且數量都比較多,無論是戰略轟炸還是戰略投送,蘇聯都不弱下風。海軍方面,美國擁有10個航母戰鬥群,上千架戰機,數百艘水面艦廷和核潛艇。蘇聯海軍特別是水面部隊遠弱於美國,但水下部隊則比美國強。由於蘇聯沒有大型航母,所以採取了不對稱戰略,集中發展航母“剋星”。此外,蘇軍還有一個勝於美軍的地方,就是強大的導彈部隊,蘇軍的制導武器比美國更加先進,特別是蘇聯的防空導彈,至今都很有出色。

信息戰方面,美蘇都有很強的信息整合能力,各類系統也十分完備。冷戰時,可以說對方有的東西,另一方也設法擁有,所以美蘇差距不大。蘇聯境內布有強大的雷達網絡,不可能第一輪就被美國全部摧毀。同時,蘇聯巨大的國土面積,40倍於伊拉克的戰略縱深,為蘇聯抵禦外敵提供了緩衝,所以拿破崙和希特勒都敗於莫斯科城下。

美蘇對戰,美國想完全取得制空權是不太可能的,蘇軍強大的反擊能力和生產能力,只會讓這場戰爭持續下去,美軍在付出巨大傷亡後只能選擇和解。


華哥雜談

如果海灣戰爭美軍面對的是蘇軍,那麼海灣戰爭壓根就打不起來。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你什麼時候看到美蘇直接打過?兩邊都有數不清的核彈頭,真打起來誰控制的住?古巴導彈危機,那個時候還沒直接開打,大家都快瘋掉了了,更別說真打起來。所以這個問題其實可以直接無視。

當然,我理解題主的本意是想問按照蘇聯自己標準裝備和訓練的常規軍隊對上美國會怎麼樣。不過,答案其實差不多:打起來的可能性仍然不大。我們可以看看美國在戰後動武的演變:自從韓戰和越戰兩次和有大國直接支援的對手PK鬧個灰頭土臉之後,美軍從此就只動那些有九成以上把握能搞定的對手。而且每次打之前也一定做好萬全的準備,想方設法避免太多傷亡和損失。就算是海灣戰爭,也是先炸了幾十天,不但完全奪取制空權,還把地面目標反覆犁了若干遍之後,才發動地面進攻。

那麼,如果面對真正的蘇聯體系,沙漠盾牌階段可能壓根就不會有。蘇聯人會就這麼坐著看美國人集結部隊?即使不直接出動地面部隊進攻,每天30枚飛毛腿對於蘇聯軍隊來說完全就是餐前小菜,外加火箭炮洗地。那麼,美國人要多長時間才能在海灣集結起能打仗的部隊?一年還是兩年?

伊拉克當年脆敗問題很多,但大部分的鍋還是得伊拉克人自己來背。作戰體系不完備、軍隊組織落後、武器裝備不能自產、使用上呆板僵硬、軍隊素質夠嗆……這些問題對於伊拉克脆敗的影響比蘇聯武器質量的影響大的多。真換了蘇聯體系上來,美國人的制空權就沒那麼容易拿到,更不用說反覆犁地了。那麼,沒有這些優勢,美國人會打嗎?誰也不是傻子……T


聯合防務

效果沒一點差別,就是時間長短問題,前期是,常規軍力的強烈對抗。當時伊拉克的裝備都基本來自蘇聯,訓練、編制、指揮體制也是模仿蘇聯,包括號稱很先進的一體化綜合防空系統。可是,已經出現代差了啊,上篇問答提到,這次是開了一體化聯合作戰先河,信息主導、體系支撐的作戰樣式,跟機械化時代的裝備、思維碰撞,以卵擊石!當然,蘇聯的裝備數量質量不是伊拉克能比的,但也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從那時刻起,很多國家的軍人都被這個噩夢驚醒,無論經濟發展怎麼樣,都開啟了新軍事變革序幕,從思維觀念、裝備、戰法、編制體制上來一次大掃除。可是,我們發現,這種裝備性能好不容易要追上美軍了,那種理論怎麼好不容易摸到美軍的門檻了,他們又推陳出新了,空地一體戰、空海一體戰、五環打擊理論、分佈式作戰、雲作戰、多域戰,這是咋啦?

原因很簡單,美軍沒有敵人也要創造敵人,他們沒有戰爭威脅,卻始終保持憂患,反正我不管,就得天下第一。還有,你們不是要學一體化聯合作戰嗎?不是想知道數字化師的標準嗎?行,我都通過各種方式告訴你標準,你在後面追吧,反正我都準備玩新的!

海灣戰爭遠去了這麼多年,後面追趕的滋味真是不好受,直到今天,發生了變化,因為,在謀求未來戰爭戰略制高點,比如,激光武器、電磁武器、高超音速武器、人工智能等方面,我們已經不輸美軍,甚至在引領潮流,就像殲-20總師說的那樣,過去,是別人告訴我們怎麼幹,現在我們想怎麼幹就怎麼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