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用什麼樣的複合肥好?

用戶5710975204572

問題:水稻用什麼複合肥好?

對於廣大水稻種植戶來說,如果提高單位面積大水稻產量是他們最關注和關心的問題。雖然袁隆平老先生為我們研究出了超級水稻,但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沒有好的肥料依然會影響產量,那麼栽種水稻的過程中,該使用什麼樣的肥料來提高產量呢?


作為廣大水稻種植戶,幾乎每年都在對水稻施用哪一種肥料會達到增強的目的進行摸索,有的肥料換了好幾種就是感覺沒有效果,下面為大家推薦幾種水稻施肥種類,供大家參考。


水稻專用肥:
施肥量:

施肥方法:尿素全部在水稻移栽稻田後十天做追肥,其餘肥料全部用作基肥。





洞察三農萬象

個人理解,你是問水稻用什麼配方的複合肥好吧?

因為只要你購買複合肥不是假冒偽劣肥料,正常情況使用都是很好的,只是複合肥氮磷鉀比例含量要適宜,只有適宜水稻生長的養分才能確保滿足水稻對肥料的生長需求,實現高產經濟。


據研究,水稻每生產100公斤稻穀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氮磷鉀的比例大致為1:0.5:1.3。

不同栽培地區、土壤肥力及施肥和產量水平及水稻品種等需肥比例或有所不同。


因此水稻施肥不宜一炮轟施肥,提倡根據產量水平,結合測土配方施肥制定水稻生產需要的施肥量,基肥宜施入需肥總量60-70%,餘下肥料用量分別作分櫱肥和穗肥追施,同時根據情況灌漿期葉面補充養分。

其中磷肥用量一次性底施,氮肥底施50%,鉀肥底施60%,氮肥20%分櫱肥,30%作為穗肥,鉀肥40%作穗肥追施。


因此對生產1200水稻的田塊宜底肥選用水稻專用配方肥45%(20:13:12)或45%(18:12:15)80-100斤使用。

也可以自行選用尿素30斤+普鈣90斤+氯化鉀20斤+硫酸鋅3斤底施。


你可以參考上述用肥比例,或根據自己田間土壤養分比例確定具體配方。


總之水稻用什麼複合肥好,沒有明確定論,不同田塊,土壤及不同施肥栽種水平有差異。


只有進行測土配方施肥,並注意選用大廠大品牌生產的水稻專用配方肥,或自己按照所需養分比例進行不同肥料混配使用,併科學進行追肥,滿足水稻生產才是較好的。


稻麥巴巴團隊宗旨:用最質樸的語言,幫助農民分享經驗,高產技術,解決實質性難題。



稻麥巴巴

世界上一半人口都是以大米為主食。水稻種植在我國這個人口大國顯得尤為重要,水稻除了可以食用,還可以釀酒製糖,稻殼,稻稈,還可以作為飼料。我國的水稻主產區,主要是在東北,珠江三角洲,長江流域。



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經說過:“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水稻的施肥一般三次就可以了:在插秧前施底肥,返青的時候施一次複合肥,抽穗的時候水稻對氮肥的需求最迫切,但不能過量。

地區不同的施肥方案不一樣,要根據當地的土質來準確測土施肥,還有根據植株不同時期所需的營養元素和土壤的營養元素來施肥。



根據生長週期和氣候情況進行調節土質富雅專用複合肥,我提議使用,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研製的,專用複合肥比較好。

r因為公司根據水稻的育種栽培,土肥和植物營養學方面,請專家專門研究的配方,精選的原料,結合南方水稻的特點,研發產生的雜交水稻新型專用複合肥。



另外還有不少品牌的水稻複合肥:住商,拉多美,撒可富。豔陽天等。都可以烤慮。不過最好的方法還是測土配方施肥。根據水稻的配方,滿足水稻的需肥。


豔陽之美

水稻種植中如果不是使用側深施肥技術的話不建議使用複合肥,還是建議使用傳統的三大肥混拌的方法。

1、複合肥比例固定。複合肥的比例都是固定的,農戶很難根據自己的地力條件選擇一款適合自己耕地的合適比例的複合肥。如果選用那麼後期的追肥如何調整又是個難題。使用側深施肥技術可以一次施用20-25公斤後期看生長狀況施用穗肥,但是普通的複合肥達不到側深施肥專用肥料的緩釋性和長效性。

2、三大肥配方靈活。三大肥的比例可以按照農戶系列的意願去適當組合出適合自己耕地的肥料配比。複合肥卻不能。三大肥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底肥、櫱肥和穗肥的用量及比例,靈活性強,並且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肥效。


如果農戶選擇使用複合肥額的話我建議要在後期的追肥上適當的增加用量,來彌補比例不當的影響,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個人觀點,水稻早禾一般用25%的複合肥就可以,有人說你用25%的肥料會有禾割,我年年溼谷都在1400斤左\\右,有的人施51%的複合肥還不見的有我的產量,關鍵要管理的好,有人種田從不做田硬,整天放跑馬水,肥料都餵魚了,其實25%的複合肥有110斤一畝就夠了,再加20斤尿素,基肥60斤,返青用20斤尿素,追肥再施50斤複合肥,晚禾基肥也可以用25%的,但追肥要用45%的複合肥,因為晚禾生長期要長點,本人種田只選對的,不選貴的,高含量複合肥有的商家偷了含量,關鍵還是靠管理,打藥也很關鍵哦,今天和大家就分享到這裡。


宅男2413

大米一直都是我國民眾的主糧,如今五月上旬,已經到了水稻秧苗移栽到水田的季節。水稻的育苗、移栽、生長過程中都需要合理的施肥。以前大家都喜歡用尿素,因為尿素便宜,而且撒上幾天之後水稻就長得綠油油的,看起來很喜人。而嫌棄複合肥太貴,而且見效沒有尿素那麼明顯,所以以前的老農沒意識到複合肥對水稻的重要性。今天老張就談談水稻種植過程中複合肥的選擇問題。

水稻種植過程中,除了光合作用能夠自主生產的碳、氫、氧外所需要的三大營養元素的分別是氮、磷、鉀三種元素。這三種元素水稻只能從土壤中獲得,我們知道尿素中的含量主要是氮元素,複合肥中的主要元素的氮、磷、鉀,不同複合肥裡面氮磷鉀的比例不同,有的複合肥中還含有其他微量元素這裡就不再贅述。

實際生產中不是所有水稻都對不同養分的需求是一樣的,這個和土壤環境、水稻品種都有密切的關係。比如高產的水稻對氮磷鉀的需求就和早熟水稻差別比較明顯。老張在這裡推薦一種聚合型40%(20_10_10)的三維全價復混肥料,這種複合肥氮、磷、鉀總含量都不低於40%,內含高效活性體不低於每克800萬,有機質含量不低於6%,腐殖酸含量不低於4%。這種複合肥既能滿足水稻對氮磷鉀的需求,還能提高土壤活性,讓肥力持續發揮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