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春秋時期的伍子胥?

黍離211314999

大家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司馬遷在《史記》裡單獨為伍子胥列傳,詳見《史記·七十列傳·伍子胥列傳》。在《史記》中司馬遷記述伍子胥的父親伍奢對兒子伍子胥的評價:“員為人剛戾忍卼,能成大事”,這裡的員就是伍員伍子胥,是說伍子胥人桀驁不訓,忍辱負重,能成就大事。下面我來和大家好好講一講伍子胥的故事。

我最早知道伍子胥其人的時候,是我小時候和姥姥一起聽連麗如講伍子胥的評書,當時對伍子胥過韶關一夜白頭的故事印象特別深。伍子胥是春秋時期楚國人,他的父親伍奢是太子建的太傅,楚平王要給太子建從秦國娶親,派太子建的少傅費無忌去秦國迎親。費無忌是個媚上的小人,到了秦國一看秦女長得非常漂亮,趕快就飛馬回來報告楚平王,說您選中的太子妃太漂亮了,還是您把她娶了吧,再給太子重選一個。結果楚平王就接受了他的建議,事成之後費無忌又怕太子建報復他,就沒事在楚平王身邊詆譭太子。楚平王就問伍奢,伍奢說:“大王,您怎麼能夠信任搬弄是非的小人,而疏離自己的親生骨肉呢!”但是楚平王在費無忌的慫恿下把伍奢抓起來,並派人去抓太子,太子趕快逃到了國外。

費無忌這傢伙一看只抓到了伍奢,還不心甘,就慫恿楚平王說,伍奢有兩個兒子,都挺有本事的,如果不一起抓起來,將會給我們楚國留下禍患。平王就派人召喚伍奢的兩個兒子伍尚和伍員(即伍子胥),說:“你們兩個都來你們的父親才能活命,不來,馬上就殺死伍奢。”伍尚明知去了也是同父親一起被處死,仍然慷慨赴死,而伍子胥逃跑了,準備留待有用之身為父親報仇。

伍子胥輾轉逃了幾個國家,最後在吳國停留下來,輔佐吳王闔閭治理吳國。最終伍子胥率領吳軍打敗了楚軍,攻進楚國都城。可是這時候楚平王已經死了,伍子胥仇恨無處伸張,居然刨開了楚平王的墳墓,鞭屍三百。關於伍子胥鞭屍楚平王這件事,存在很多爭議。在《左傳》中只有伍子胥打敗楚國的記載,沒有掘墓鞭屍的記錄。但是在《史記》中明確記載了這件事,“及吳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然後已。”因時間久遠已不可考,我們這裡就當故事來看吧。

從上面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來伍奢的兩個兒子都很孝順,伍尚屬於仁孝,可能有些人還認為是愚孝;而伍子胥為報父仇,忍辱負重,謀劃多年最終大仇得報,是孝順的另一種表現。但是他掘墓鞭屍的舉動就有些過了,人死了什麼樣的仇恨應該都煙消雲散了,可伍子胥仍然刨其墳鞭其屍,手段乖戾殘忍,為後人所詬。


詩詞誦詠

伍子胥

父兄被害發急白,

歷盡艱辛吳國拜。

忍恥負重報仇恨,

掘屍平王鞭三百。.

註釋:伍子胥公元前559年至公元前484年。父親伍奢,長兄伍尚,因受費無極讒言,被楚平王殺害。子胥一夜白髮如雪,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協同孫武,帶兵攻入楚都,子胥掘平王墓,鞭屍三百,以報父兄之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