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為什麼沒有救駕軍隊來保護太子李建成?其實原因很簡單

玄武門之變為什麼沒有救駕軍隊來保護太子李建成?其實原因很簡單

李建成勢力,在長安比李世民佔有太多的優勢了。用現在的話來說,李建成若想殺李世民,就像捏死一隻螞蟻那樣容易。就是因為李建成太佔優勢、李世民太劣勢,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才能成功。

玄武門之變為什麼沒有救駕軍隊來保護太子李建成?其實原因很簡單

李建成正是因為長安是自己的地盤,所以才會帶著少數的隨從入宮;李世民正是因為自己太劣勢,才不得不在玄武門伏擊。若是李世民和李建成在長安城勢均力敵,或者差不多,李世民絕對沒有機會伏擊李建成,更別說成功。

玄武門之變為什麼沒有救駕軍隊來保護太子李建成?其實原因很簡單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是經過長期謀劃準備的,如果不是的話,為何太子身邊和皇宮內都有他的眼線,如果他是被迫反抗李建成迫害的話,為何當初李淵冊封他為天策上將時,他不懂得辭讓,急流勇退呢?一山難容二虎的道理難道他不懂嗎?如果他只是一個普通的親王的話,本就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對李建成的地位也構不成任何威脅,我相信李建成是不會去加害李世民的,也或許李世民一開始確實對皇位沒有覬覦之心,只是隨著戰功的不斷累積,地位的不斷上升,他的野心也越來越大,再加上部下們渴望擁立他為皇帝,從而建立不世之勳,積極的攛掇李世民發動政變。而這一系列的因素便引發了後面的兄弟相殘。

他以為玄武門守將常何是自己人,實際上常何早就投靠了李世民。在李建成帶著李元吉進入玄武門後,常何就把宮門給關了,“東宮、齊府精兵二千不得入”,使得李世民順利的殺死李建成。

玄武門之變為什麼沒有救駕軍隊來保護太子李建成?其實原因很簡單

實際上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也是有軍隊去救李建成的,但是架不住李世民更狠,把人馬埋伏在了玄武門內,要知道當時李淵還在,是不會允許人們帶著兵器埋伏在皇城的。這也是李建成他們敢於輕身前往的原因。

李建成也不是善類,很多人都以為他毫無作為,其實大錯特錯,當年李淵攻佔長安城,李建成位居首功,此後滅稽湖,又被調派去鎮守蒲州,備戰突厥,後擒斬劉黑闥,平定山東,居功至偉,同時他擅理朝政,由此深得其父李淵信任。

玄武門之變為什麼沒有救駕軍隊來保護太子李建成?其實原因很簡單

實際上玄武門之變雙方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軍隊,只是府兵,和家丁護衛差不多。那麼為何太子李建成的軍隊未能及時趕來救駕,個人認為原因有三點:一是完全沒有防備。玄武門之變事發突然,太子並沒有防備,試想在宮城之中,作為儲君不可能動輒帶著大批府兵來回逛,因此,估計當時李建成和李元吉身邊也就百十人。在寬闊的玄武門下,這些人只不過是“活靶子”,很快就被解決掉。當然,李建成也應該不會想到秦王李世民敢光天化日之下在玄武門動手。二是消息傳遞與事情的發展不同步。那時候的通信傳遞較慢,等太子李建成的軍隊得到消息,事變基本已經結束。二是迅速組織有效防禦。秦王府的支持者杜如晦、房玄齡、尉遲恭等朝廷重臣蓄謀已久,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後,立刻組織軍隊,利用城門築造防線,並分頭迅速控制住局勢,當太子的軍隊到達後,已經失去先機和優勢,貼身護衛的軍隊畢竟不善攻城,也肯定不會配備重武器,何況主公已被殺,攻城自然無從談起。

玄武門之變為什麼沒有救駕軍隊來保護太子李建成?其實原因很簡單

不可能救援。李世民精於文韜武略,肯定事前就有周密安排,絕對不會草率行事。而且一向帶兵打仗,戰功卓著,在軍隊中威望極高,手下戰將如雲,搞定皇城內外的軍隊是沒問題的。可能事先派心腹控制了軍隊,同時包圍了太子,齊王府。朝廷軍隊成李世民的軍隊,太子,齊王府的衛隊又出不了府門,自然就沒了援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