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傳位雍正為何八爺黨沒有反制?

晚秋楓楓

歷史上康熙傳位給雍正,由於是謎案,就不多分析了。

簡單的說幾句,由於康熙是突然生病,突然駕崩的,前後不到七天,疑點非常多。

康熙傳位給雍正,沒有傳位手諭,只有傳位詔書。按照康熙的習慣,傳位這種大事應該是有手諭的。

而傳位詔書的前半段內容,跟傳位給誰沒有關係,後半段有刻意偽造的嫌疑。


(康熙的遺詔是存在疑點的)

再加上隆科多的身份:非一品大員,不知道為什麼有資格宣讀傳位詔書?

所以,康熙到底傳位給老四還是老十四,現在還說不清楚。

不過有一點是很明確的,正是因為康熙突然駕崩。搞的八爺黨措手不及。步軍統領衙門聽從雍正指揮,軍權在雍正手上掌握。當時八爺黨全部被雍正軟禁在北京城,沒有機會反抗。

而且,早在太子被廢的時候。八阿哥就已經失去了立儲的機會。轉而支持十四阿哥。

但是正如前面所說的。康熙突然駕崩,十四阿哥遠在西北,京城又被雍正所控制。雍正寫信將老十四騙回北京後軟禁。全國的軍權被雍正所掌控,八爺黨就再也沒有機會反抗了。


(雍正的自白書)



《雍正王朝》電視劇的內容就比歷史上發生的真實事件要精彩的多了。

電視劇和小說的內容差不多。康熙多次打壓八爺黨,十三阿哥和十七阿哥又幫助雍正掌握了豐臺大營和西山大營,派兵圍了暢春園,八爺黨不服也不行。

有一句話叫:跟所有人的關係都好,意味著跟所以人的關係都不會真正好,都只是攀龍附鳳之輩,泛泛之交而已。

雍正王朝中的八阿哥就是這種情況。別看廉親王府平日裡高朋滿座,但是有幾個人願意給他賣命?電視劇中有個細節,太子被廢掉後,康熙讓佟國維負責收集全國官員的上書,舉薦新太子的人選。

絕大多數的官員,原本都想舉薦八阿哥。但是當聽到十三阿哥被康熙釋放後,很多跟風舉薦八阿哥的人立馬就慌神了,選擇了觀望。


八爺黨貌似很強大,其實多是酒肉朋友多,每逢關鍵時刻,立馬做鳥獸散。老八除了老九和老十絕對忠誠,沒有一個靠得住的人。


同時,也正是因為八阿哥這個人不樹敵,不做事,不觸犯既得利益者,不得罪人,和誰都沒有利益衝突。如此八面玲瓏之人,已經不止是有奪嫡之心了,甚至威脅到了康熙的地位。

電視劇中,康熙有三次打壓八爺黨,間接或直接幫助了雍正登基,坐穩皇位。

起初,康熙對老八一黨只是隱忍不發,坐等八爺黨膨脹之後,借復立太子一事,將八阿哥從奪嫡的名單中徹底抹去。

康熙對李光地說(電視劇中是三阿哥),傳朕旨意:

“八阿哥胤禩系辛者庫賤妃所出,且辦理政事殊少勞績,斷不可立為太子。還有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黨附胤禩,希圖奪嫡,厥罪難逭,著一體鎖拿宗人府勘後定罪!”





康熙對老八的這一次打擊是致命的。老八被排除出立儲名單後,八爺黨全力支持十四阿哥爭儲。對於這個新出現的變局,康熙又利用大將軍王事件,將老十四支走,瓦解八爺黨,讓老十四和八爺黨想互掐。


經過康熙這一次使計。八爺黨除了武裝奪權這條路之外,再也無其它辦法。

康熙臨駕崩前夕,鄔思道替雍正分析了嚴峻的政治局勢。鄔思道說:

“憑四爺如今勢力,手裡拿著傳位詔書,未必鬥得過八爺!京師駐軍,只有武丹和趙逢春的兵靠得住遵遺旨辦事。豐臺大營三萬人馬、西山銳健營兩萬,九門提督隆科多手裡兩萬,差不多七萬兵力。就算隆科多持中,五萬大軍兵臨暢春園,一紙遺詔有什麼用場?八爺如今打的就是這個算盤!”

西山大營、豐臺大營、步軍統領衙門的態度都非常曖昧,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持,雍正的皇位不穩。

這其中,西山大營交由十七阿哥胤禮負責。西山銳健營答應,只要豐臺大營有異動,銳健營立即拔營進駐暢春園,勤王護駕。

豐臺大營由古北口調來,當中不少是十三阿哥帶過的兵。只要將十三阿哥放出,豐臺大營也會勤王護駕。


除了隆科多之外,在京的兵權都歸雍正指使。在這個時刻,康熙又一次打擊了八爺黨,剪除了隆科多的隱患,讓佟氏一門支持雍正。


康熙駕崩當日,八爺黨再一次垂死掙扎。只不過這時候的兵權全在雍正手上掌控。八爺黨再掙扎,也是無謂的掙扎罷了。



登基之後的雍正,完全切斷了北京和外省的信件來往。八爺黨成員必須每日都留在宮中替康熙守靈,連上廁所都要有太監監視。

十四阿哥在西北,原想即刻帶兵入京的,但北京此時不但八爺黨沒有消息,就是自己的門客幕僚、心腹大臣,別說一片紙、一封信,連一句話也沒捎出來,京師什麼完全搞不清楚。

軍中糧庫中只有六天存糧,發文年羹堯,年羹堯又推諉。糧食只能一天一天往上補給,若要屯糧,就另選高明。

京城不斷催問老十四的行期,把老十四催得六神無主,只好遵旨,帶了十個人啟程,打算到京見了八阿哥再作商量。結果一進京,立馬被扣留,失去了自由。

經過這一系列的打擊,八爺黨完全失去了跟雍正較量的能力,最終被雍正一個一個的剪除。


Mer86

康熙傳位於雍正這段描述情節跌宕起伏,殺機重重,堪稱經典。事情發生於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正值天寒地凍,滴水成冰的天氣,康熙大帝走到他人生中的最後一刻,宣召眾阿哥一同覲見,宣佈遺詔。此時的八爺胤禩早已一切佈置停當,豐臺大營由心腹成文運一手操縱,只等康熙駕崩,馬上派兵包圍暢春園。京城內外有隆科多的步軍統領衙門兩萬人馬控制,一旦有變,九門關閉,內外隔絕,待大局已定,內有百官擁戴,外有精兵維護,何愁大事不成。八爺胤禩做好了準備,老爺子選定的繼承人是他最好,如果不是他就實行兵變,當前最主要的就是確認老爺子到底是生是死,才好做下一步的行動安排。胤禩沒有想到的是,儘管自己算無遺策,可他卻忘了一句俗話:薑還是老的辣。在位長達六十一年的康熙皇帝並不因年紀大就老糊塗了,八爺所打的如意算盤老爺子早就預料到了。他用了幾個方法來化解這場危機:

一.康熙讓所有阿哥同時覲見,隔絕一切消息,避免其它人在外指揮趁亂逼宮;

二.康熙讓四爺胤禛手持“如朕親臨”令箭釋放大阿哥胤禔、廢太子胤礽、十三阿哥胤祥,火速進園見皇上最後一面,實際上是給胤禛創造時機,好做安排

三.給掌管京城防務的九門提督隆科多下了一生一死兩道截然相反的聖旨,聽話就封他為顧命大臣,宣佈遺詔;不聽話就立即賜死;隆科多因此站到了雍正的隊伍中來。

當然,僅憑老爺子的部署肯定不夠,在鄔思道的指點下,四爺親自去釋放十三阿哥胤祥,並讓他到豐臺大營召集舊部,掌握兵權,又讓十七爺胤禮用三十萬兩家底買通西山銳健營,此時京城內外防務全都掌握在四爺胤禛手中,雖然八爺黨勢力龐大,但沒有槍桿子做後盾,最多也就過過嘴癮罷了。在遺詔尚未取回的時候,八爺胤禩,九爺胤禟,十爺胤誐還敢空口白牙說康熙的口諭是傳位十四阿哥胤禵,等到遺詔取來,白紙黑字之下,八爺黨個個儘管心有不甘,怒火攻心,也不得不低頭俯身於雍正腳下稱臣。八爺胤禩對於宣佈遺詔的隆科多恨得是咬牙切齒,恨不得一個窩心腳踢死這個兩面三刀的傢伙,可最終也沒敢放肆。
正所謂,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


如有不同見解,歡迎各位在下方留言討論!


歷史茶坊

寫在前面:當我們在糾結八爺黨為什麼沒有起兵反抗時,我們先來看看康熙傳位給雍正時,當時的環境允許八爺黨反嗎?或者說,八爺黨有反的機會嗎?


在康熙朝的末期,九子奪嫡風波愈演愈烈,這些歲月走過來,康熙也是瑜伽疲憊,在康熙身體每況愈下之時,四阿哥胤禛充當起了孝子角色,每天端茶遞水,問寒問暖,言語間只關心康熙的身體,而不去提到皇位等敏感話題,所以,當時的康熙對胤禛是越來越滿意。

而反觀胤禩呢?不僅沒有參加康熙舉辦的“千叟宴”,反而在後來面見康熙時,與康熙產生了語言衝突,而康熙之所以發怒,則是因為胤禩在前後兩次進宮,雖明面上是關心康熙的身體,可實際則是在試探康熙,他想親眼看一下康熙的身體到底如何?還能支撐多少天?更重要的是康熙到底有沒有什麼暗示?只可惜,胤禩的這點小伎倆,全被康熙識破。以至於康熙接連兩次都大發雷霆,並說胤禩“心有山川之險,胸有城府之深,此人太可怕了。”由此可見,在康熙晚年,對胤禩已經開始失去了耐心和希望。


後來的事情我們也都知道了,康熙彌留之際,將所有皇子都叫到了自己的病榻前(當時十三爺還在幽禁中),康熙張開眼睛看了看跪在床前的兒子們,讓張廷玉宣讀遺照。而遺照的內容則是,將皇位傳給了老四胤禛,可八爺黨的老九和老十卻故意說沒有聽清楚到底是傳給了誰。以至於氣的康熙最後將一串念珠砸了過去,而人也隨之駕崩了。

而就在這讀遺照的前後,卻發生了不少事情:

首先,胤禛趕緊派人去將十三爺給放了出來,並讓十三爺趕往豐臺大營,控制那裡的兵力。


其次,胤禛又封鎖康熙駕崩,新君登機的消息,已宗人府的名義,派人去將遠在西北的十四胤禵,召回北京。


緊接著,胤禛就以新君的身份將隆科多晉升為太子太保上書房大臣,同時要求隆科多封鎖九門,不得雍正親傳,不能放過任何人進出城門。


而當時的八爺胤禩,也不能說沒有謀反的安排,其實有,當張廷玉和隆科多在宣讀遺照時,胤禩曾想過出去派人傳信,去豐臺調兵,只可惜當時門口有武旦這位老將把手,一個蒼蠅也飛不出去,再加上,胤禩沒有想到,胤禛會先下手,安排胤祥帶兵去豐臺大營控制了人馬,更沒想到的是胤禛會安排隆科多封鎖九門,不許人員進出,而唯一手裡有兵權的老十四胤禵,卻遠在西北大營,遠水解不了近火,至此,胤禩,胤禟,胤俄幾乎成了甕中之鱉,沒有任何辦法可言。


酒翁之言:由此可見,八爺胤禩並不是沒有反,而是有想反的心,卻沒有謀反的機會。而從這前後也可以看出,雖說胤禩心有計策,但胤禩還是太嫩了,甚至可以說胤禩還是太過於書生氣,手裡沒有任何兵權,卻想著起兵謀反,難道他不知道“槍桿子裡出政權”這個道理嗎?

寒舍閱獨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夜,被稱為“千古一帝”的康熙逝世。死前,召集各皇子於床前並宣佈傳位於皇四子胤禛,八爺黨心中充滿了不甘,滿腔怒火。

八爺黨的皇九子率先喊道“皇阿瑪,你說傳給誰?我們沒聽清楚!”

皇四子胤禛厲聲說道“你們沒聽到皇阿瑪說傳位給皇四子嗎?”此時,也有阿哥附身說道“對!我聽到了傳位給皇四子!”

隨後,皇十子喊道“我是聽到有個四字,但是是十四,不是四!”

正在眾皇子爭論不休之時,上書房首輔大臣張廷玉與隆科多拿出康熙的傳位詔書才算平息了風波。

八爺黨不想反制嗎?當然想,可是不能反也不敢反!

八爺黨在政治上籠絡人心,得到了一大批官員的擁護愛戴,可是要想抓住政權,光有政治資源是不夠的,最關鍵的是兵權。

康熙逝世的當晚,九門提督隆科多被康熙下了兩道詔書,一道是賜死,一道是擢升為上書房大臣,這兩道詔書交由張廷玉保管,見機行事,至此掌管著宮中兵馬的隆科多便不會造次,只能乖乖聽命於康熙的遺詔。而被康熙幽禁的十三爺也會被鄔先生放出,出來後的十三爺立即前往豐臺大營殺了八爺黨的豐臺大營提督,控制住了豐臺大營的兵馬。

隨後,遠在西北手握十萬兵馬的大將軍王十四爺也被胤禛下令糧草由按月供應改為按日供應,以此來節制十四爺的兵馬。

至此,京城和西北的兵馬全部被四爺和十三爺控制住。

沒有槍桿子的八爺黨再無回天之力了!


深度文史


康熙帝傳位雍正時,負責京城防務的步兵統領隆科多是雍正帝的人,八爺黨平日裡勢力再大也只是政治上的勢力,在兵權上只能依靠在西北出征的大將軍王十四皇子胤禵,而川陝總督年羹堯也擁有兵權,牽制住了大將軍王胤禵,雍正帝有驚無險的登基,成為皇帝以後擁有天下正統之名,本身也有兵權,八爺黨政治勢力再大,也翻不了天。

康熙傳位雍正,首先有聖旨證明其合法性,雍正內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堯兩個有兵權的親信倚仗,八爺黨再心有不甘也沒辦法,雍正帝順利登基後擁有正統之名,口含天憲,言出法隨,八爺黨更不是問題了。

個人見解,謝謝觀看,更多精彩動動小手點個關注吧~


宋安之

不請自來哦!這個問題我有一下看法。


首先,有沒有機會反制。八爺黨是沒有機會反制的,因為在之前奪嫡過程當中,八爺黨失去了康熙的信任,所以雍正繼位前後,皇帝讓雍正祭祀天壇等就很明顯的在有意培養雍正。而雍正和隆科多是一派,當時即便八皇子想反制手上沒有兵權大內被雍正的人操控的了!他沒有機會反制。


其次,時間太緊張,沒有足夠的時間。事情出的很突然,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事情一夜酒發生了!他想反制根本沒有時間來組織。康熙在病逝之前身體一直挺好,他的死有點突然,在外人看來有點不可思議,但是我覺得這個和康熙保護雍正有關係。老人都很敏感自己的身體,一旦感覺到不行的時候會提前安排很多事情。他在之前已經將雍正繼位的事情安排了,所以他就安享晚年,突然病故對於老人來說很正常的。



再說一下八皇子有沒有能力的問題。八爺黨中最年輕有為的十四皇子送到新疆去打仗也是為了保護雍正,因為雍正和十四皇子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即便將來雍正繼位,這位有軍權的兄弟,是不會做出殺親哥來保八爺黨的。而事後也證實了這一點,皇十四子僅僅來弔喪沒有帶兵。而且即便帶兵,年羹堯在半路,他根本過不了這關。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就是這個道理。



三世皈依

八爺黨鬥不過康熙!在雍正與八爺爭奪中,八爺確實爭奪到更多的百官,但是無疑雍正更得康熙之心!康熙下旨傳位雍正就是最大的實力!

不管什麼時候,都會有中立的一群人,這些人等的就是皇帝的傳位詔書!比如,李世民發動玄武門兵變的時候,李靖,徐茂公等人就明確表明不參與政變,但也表示不告密!這些人是真正的聰明人!佟國維告訴隆科多,不要答應誰也不要得罪誰,不管哪個爺最終坐在太極殿上的那位新君才是名正言順的新君,然後輔佐他就是大功一件,就算失敗了,篡位者為了籠絡人心也不會降罪的。反之,則是逆臣,勝則榮寵未必更大,敗則九族誅滅!

在康熙傳位時候,作為康熙的心腹託孤重臣,一直中立的隆科多直接倒向了雍正!這是八爺黨最致命的一擊!而後,新君順利登基,按著大清律法,所有軍隊忠於皇帝,過了那一夜八爺就完全沒機會了。


優己

淺談,個人理解,主要是康熙一手主導的,三方面,一,重新選立太子時,八爺黨人太多了,這代表兩個極端,太子代表的是皇權,這麼多人不保太子而選立八爺,這本身就是對皇權的一種威脅,同時也難免讓康熙有一種八爺對太子位置的一種野心,發展下去,別說太子,就是康熙或許也是晚節不保!二,為了皇權的穩定,皇家的穩定,八爺上臺或許是清朝皇室的一次血洗清排,歷史會倒退!三,選雍正,其實也算是很無奈的選擇,難得的是弘曆的出現吧,康熙在位時間過長,至少在皇室隔代中,弘曆是優秀的。如果不是康熙的自我主導,壓制八爺黨,雍正其實應該說不可能是對手,後期八爺一手操辦八王議政架空雍正一事,也充分說明其能力還是比較大的,大事一去,還可以鼓動弘時埋下禍根,足見其狠心!


太行書童

應該說是有反制手段的,當然都是在雍正登基之後了。在康熙病榻前,八爺黨曾想翻盤,但幾點讓他們無力迴天:1、康熙口諭就是傳位給四爺。2、康熙的傳位詔書。3、上書房大臣、九門提督奉康熙遺旨。4、最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十三爺胤祥全力維護四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