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和北京离得这么近,为什么口音差距这么大?

Toys-crazy

这个问题值得探讨,想想也蛮有道理,北京到天津也不过100公里,照现在通达的交通,乘高铁半小时就能到。不过要是放在以牛马为主要代步工具的古代,这样一段距离得足足走上1天才能到,这样一来,两个地方相聚其实也没那么近。

再者,北京是六朝古都,所以北京随历代统治者而不断变更,在和少数民族交流的同时也融入各地方言。北京话一直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之中,我们现今的京味儿只有400多年历史。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颁布了普通话的标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至于天津话,正宗的天津话只有天津市内六区才说的标准,其他地方的都有些变味儿,看看下面这张图,您就明白了。

天津口音的形成和大规模的移民有关,从明朝开始人们就喜欢往天津跑,后来天津人口又经历了五次大规模扩张:第二次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之后。除此之外还和明清政府有关。明政府要求异地从军,家属要跟着。到清朝依旧延续了这一惯例。

就古人而言不近的距离和两地方言的不同历史背景共同作用,使北京和天津在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口音。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点,您还知道其他原因吗?


今晚报

天津方言可以说是我国语言中的一只奇葩,天津方言只是方言岛所说的语言。放在以前讲,天津方言就是城区的方言,郊县说话的味道就全变了,更不要说离北京近,口音差距大这种话了。

众所周知,天津就是一个移民城市,天津方言的形成和移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考察,以安徽蚌埠市固镇为中心的皖北地区方言是天津话的来源。原因就是移民啊!历史上,有两次安徽人大规模移民到天津的事件。

一是“燕王扫北”,北上的淮兵拖家带口,把家属带到了天津卫。移民到天津后就驻扎在今天的老城里一带。由于占了压倒性优势,所以确定开始形成方言岛。从山西或其他地方来的移民,由于人数少,方言都被同化。

第二次是李鸿章一次性调七万淮兵入津。这次情况仍然相同,很多安徽后裔在天津城里扎下了根。所以,以天津老城为中心的一个尖朝南,底朝北的三角形区域形成了方言岛,内里的人们所说的方言,就是由安徽话演变而来的天津话。

前文提到山西移民,其实天津还有不少河北移民、山东移民。这些移民更多是分布在三角形区域以外,这些人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方言,也就是冀鲁官话和北京话。

曾有人画出过“天津方言区域图”,比较翔实地记录了个个地方语言的差别。这个图上标明了7个不同方言的区域。三角形区域内是天津方言。在这范围的西北方向是北郊方言区。它又分为两个不同区域:东郊方言区和静海方言区。而靠近北京的是武清方言区(属北京音系)。

前面说的那么热闹也只是过去的事。如今,天津也跟所有大城市一样,说天津话的人变少了。真心希望可以对天津话加以保护。因为,那一句:“结界(姐姐)”,我最得意。


每日新报

文化不同,历史不同,所以,北京和天津的口音完全不同。

以前有一句话,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京,北京。卫,天津卫。地域很近的三个地方,文化是完全不同的。

明朝之前,准确地说靖难之役之前,天津是很少有人居住的。

朱棣建都北京 ,在天津留下了很多外地的士兵,主要是安徽凤阳的士兵。所以有人说,天津人说话和合肥人说话真的很像,不是没有道理的。

士兵多了,有了军营,商贸跟着发展起来,天津才慢慢演变为城市。

天津和北京离得近,口音当然互相影响对方。

总的来说,北京话是比较标准的北方话。

而天津话,是江淮语系的北方话。

真正的北京人和天津人,都认为自己和对方的说话差别很大。


王俊杰猛

你所说的差距大应该指的是市内六区说天津话的群体吧?郊区特别是武清还是静海哪儿啊忘了是跟北京话一样的,其余基本是冀鲁官话。之所以天津话跟周边市方言差别大是因为天津本身就是一个方言岛,天津话更接近安徽宿县,固镇那里的方言,而不是北京官话跟冀鲁官话,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明朝时朱棣迁都北京时把淮兵带到了天津地区,建天津卫,而这些北上的淮兵自然一并把家属带了过去,驻扎安身,在这里繁衍生息,清朝时期李鸿章又一次调七万淮兵入津,以至于现在天津内城很多都是安徽后裔,天津话当然就偏安徽话了,所以就跟京冀方言差别比较大了。那么话又说回来,同属天津为何内城跟郊区说话差别也那么大呢?原来天津外区都是后来从河北划过去的,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方言,说得还是冀鲁官话跟北京官话,不过如今,天津也跟所有大城市一样,说天津话的已经越来越少了,在向普通话过渡,天津话也应该保护一下了。作为河北人,特别喜欢听天津话,因为逗,偶尔叫同事结界(姐姐)


五鹿居士

别说天津北京的口音不一样,就是天津本市的口音也不下五,六种口音,在一个城市里天津的口音是最多的了,没有哪个城市的口音比天津更多了,我们塘沽的口音就跟市内的口音不一样,天津是个移民城市,天津建卫的时候来自哪里的都有,天津市内的口音来原于安徽,建卫的时候主要来自安徽的兵。(主要是淮北的兵)



ZAM936

天津六区四郊五县 一个地一个口音 市内六区基本一个口音(和平河西南开河北说普通话 津普的多 红桥河东老天津话味儿足 纯纯的天津味儿大直沽 后台那块儿)五县一个县一个口音 不用看身份证 也知道你家是津南的还是静海的

武清区说话和北京话就很接近了 宁河话和唐山那边接近 但味儿还是不一样 蓟县 塘沽 大港 津南 西青 静海 北辰 都很明显的独特口音


喝龙井85918

可不光是天津北京口音区别大,整个河北区域内,各地级市之间的口音区别都很大,这大概也是奇葩了吧,因此上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河北方言。只听说过河南话,山东话,陕西话,山西话等等等等,就没有河北话一说,河北境内方言都是以市为单位的,保定话,唐山话,邯郸话,邢台话等等。北京天津也在河北区域内啊,也就各自有了自己的方言。


衡阳雁叫好失意

首先北京,天津最早都隶属幽州,当时幽州属于不发达地区,切陆地面积小,水系面积大.后来游牧民族由北至南迁徙,部分少数民族在此融合,繁衍。导致了河北地区各城市口音均不相同。与山西三晋文化,河南中原文化,湖北荆楚文化,江浙吴越文化,山东齐鲁文化,川陕云贵的梁州文化与巴蜀文化,河北南部的燕赵文化最初以邯郸和邢台为主,保定以北都属于苦海幽州之地,所以河北地区除了南部燕赵文化以外,自古就是少数民族和不同种族的混杂居住地区,70%原住民都是少数民族,所以,口音不同,也不足为奇吧?


conybrown10

因为天津后面有个卫,卫作为明朝的军事单位最早只是军队驻扎地,由于官兵来自全国各地,语言混杂,后来慢慢发展为城镇以后,与周边当地方言混合形成了属于卫特有的语音,不只是天津,山东半岛的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他们都是说以当地方言为基础但又不同于周边口音的独特卫口音


指南者2010

这个说法还是比较靠谱的。多了不说,北京到东三省比到天津是远的,但远的口音反而更接近。 而鲁北德州口音跟冀南口音就差不多,鲁南郯城南部与苏北越近越像; 再往南直到淮安甚至扬州以北还有些相似;慢慢往南才越来越难懂,苏南又与上海话接近了,浙北不用猜与沪变化不大,然后往南一直到闽南语、粤语,,东部沿海省份口音一路演变,似乎只有天津话味儿变得太离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