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反對你買返還型保險?

hongse12304

保險基本不負責心理安慰,你能見到的賠償就是錢,所以,列出當前的需要,列出這個需求消失的年齡,為這個時間段,用最低的槓桿,買上一筆價格合理的保險,是年輕人小中產最需要做的事。

不要相信10%的資產需要用來買保險,那都是保險代理人自己編的,國內國外條件能一樣嗎?國內的醫療如此廉價,醫療效率又如此之高,你要花這麼多錢來保障,這簡直是侮辱中國的醫藥事業。

不要以為有錢人都在買保險,買保險的人,正是因為錢不夠。沒有足夠的穩定生息的資產,主要勞動力的勞動能力決定家庭的收入層次,這種和健康年齡密切相關的家庭收入模式,是最需要保險的階層和階段。

如果你經濟緊張,那就不要指望買保險用來致富。找出最高槓杆的產品,來覆蓋人生最重要的風險就已經完成了第一步。

如果你心疼保費太高,希望“即使沒出事也能收到錢”,恭喜你,你已經落入保險公司的新坑。要牢記壽險公司生存和賺大錢的秘訣就是複利,你買到的並非是一種保險,而是最少兩種產品,一種用來保障,另外一種,用來分紅。到最後,你希望保障的額度打了折扣。而你的分紅賬戶,不過是以年息2.5%——對這已經足夠良心,我見過很多年息1.5%的公司呢——的利息艱難滾動。

你上幼兒園的兒子,將會在三十年後開啟這個賬戶,在金本位制毀滅,全球集體通脹的時代,享受已經很難幫助到他生活的低額返還。


程蟬

前兩天我們做了一個賣身的小活動,有五位朋友參加了這個活動,就是我們花一個小時的時間來針對性的聊聊這些家庭的資產配置,其中有兩位朋友都遇到了保險的這個問題。

我覺得我花了挺多的錢了,每年保費挺高的了 但是那個保額為什麼總覺得沒有達到我那個預期,性價比不高呢?

一看啊,這兩位朋友都買了不少的兩全險,兩全險其實是一種返還型的保險,咱們知道啊,人身險裡頭如果按大框分基本是三類

頭一類就是這種消費型的保險,這是最基礎的。就是我花多少錢然後取得相應的這種保障

那麼第二類就是理財型保險,當然了有一部分也是保障的 但是很多的錢我是衝著理財去的,我是希望能得到一個還不錯的收益。

那麼第三類就是這個返還型的保險,這個返還型的保險相當於是到期或者達到一定的條件之後,把沒有消耗掉的保費和取得的收益,返還給投保人的這麼一種保險。

那麼這種保險為什麼容易讓大家覺得買虧了或者不值呢?

咱們從這種保險的保費構成上一看一拆解就明白了,這種保險的保費分三個部分

頭一個叫風險保費,這個很好理解我要取得這樣的保障應該支出的費用 這是最基礎的。

還有一塊叫附加保費,就是保險公司的運營成本、佣金啊,這個也是個常規性的

還有一塊就是它特有的了叫儲蓄保費,啥是儲蓄保費呢?說白了就是我們每年在一個固定的時間點,拿一筆錢以一個固定的利率(利率不高)不會超過年華2.5%存到保險公司。

當保險到期或者達到某種條件,到了一定的年齡或者死亡之後,保險公司把這部分錢再返還給投保人,這就是儲蓄保費而且儲蓄保費往往在整個的返還型的保險的保費構成裡。

佔的比例還比較高,這麼一看就很清楚了,比如說同樣一萬塊錢,我買純消費型的保險 它的保額當然高了,但是如果我們買的是這種返還型的保險,它有很多錢是要進入到儲蓄保費裡的。

那你相當於與保額掛鉤的那部分,風險保費就要低很多可能只有幾千塊錢,我們自然取得不了一個比較高的保額,所以說返還型的保險,為什麼老讓大家覺得買虧了原因。

當然了不能說這個返還型的保險一點優點都沒有啊,我覺得可能有兩點第一個就是如果我們實在找不到年化收益2.5%以上的理財產品,你買這個還是可以的,畢竟有個收益在那還很穩定。

第二個呢就是對那些花錢大手大腳的朋友們,返還型的保險能夠起到一定強制儲蓄的目的,畢竟你每年要存一筆錢進去,那麼除了這兩點之外,我覺得大家在考慮返還型保險的時候還是要慎重一些多算一算。


小司淘保

再次強調,買保險是愛心和責任的體現!利用平時的零花錢規避人生不可避免的風險出現時生活不被改變!

保險要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來設計保障,如果要是買重大疾病和保障型的保險,那麼我們就建議買保障至終身的!

重大疾病險千萬不要買返還型的,基本就相當於定期的那種,如果選了定期的,到了那個年齡,保險合同結束了,可我們生命還在,我們的重大疾病是需要終身都要擁有保障的;那麼到了合同結束時,也許是60/70/50歲,那時更需要保障,再買就會貴了,而且還不知道身體狀況如何,還會發生體檢等;不一定能夠再有購買資格了;

所以說如果買重大疾病和保障型的保險的話不建議買返還型的;如果要是買教育理財養老型的,我們可以根據我們家庭情況另當別論!希望我的回答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許海虹

我不太贊成這種說法。返還型保險,也是我們俗稱的儲蓄型保險,即被保險生存至約定年限後,保險公司有返還所交保費或者合同列明的保險金額。返還性保險給人第一印象是貨幣貶值的影響導致拿到的錢不值錢。其實不能這樣比,第一,出險是不確定的,誰能保證自己一定能活到保險期滿?萬一中間出險了,投保人不就划算了?第二,即使返還保險金額,也比所交的保費高得多,而且基數越大,划算得越多。像有個美滿一生的險種,理賠結果=基本保額*交費年度數*1.1倍,這很厲害了。第三,就算沒出險,只拿回低收入的本金,我們也要想到:保險是商業,不是慈善,沒有免費的午餐。收入的一些差額肯定是用來交保費了。您沒有吃虧,您應該心安理得才是。


鳴人之一

主要看客戶需求。返還型保險就一定不如消費型保險便宜?長城康健一生,保險責任基本相同的情況下比一些消費型重疾都便宜。有的客戶就是存不住錢需要強制儲蓄或者有其他未知風險或者需要資產定向固化所以才購買返還型保險。沒有一無是處的產品,同樣也沒有無懈可擊的產品。主要是看客戶需求以及經紀人的專業度。


保險經紀人王小花

返還型保險 首先這個叫法就不準確。如果是那種到約定年齡就退換所繳保費的保險,那這種保險確實不建議購買,但好不好其實是看投保人的需求的,如果投保人就喜歡這種那它就是好的。

不過看看現在主流的大保險公司已經沒有這種保險了。

國家現在反覆要求保險迴歸保障本質,那麼保障就一定要是終身的。


大瀟Job

返還型保險和消費型保險適應的人群是不一樣的。返還型保險適合有經濟基礎,保險需求保障和收益均有的人。而消費型保險適合經濟基礎稍差一些的人,這些人買保險的目的就是保障。但是保險只有合理的組合才能達到最好的狀態


唐edwin

是說重疾還是理財型的?重疾無所謂,不過當然要買投入少,理賠高而全的。理財型保險真心不推薦,除非是投入的錢明顯比銀行理財高,而且可以隨時提現的,否則算下來還不如自己買買陸金所,360之類的靠譜網上理財多。


何以覓渡

買保險主要還是要先分析好自身的需求。保險我認為主要還是側重保障為主。保障問題解決之後再考慮儲蓄型的保險。儲蓄型保險畢竟不像銀行存款那樣支取相對靈活。保險是需要長期持有才有複利的收益。可以考慮買儲蓄型保險來作為未來的養老補充。對於一些平時很難攢住錢的朋友來說,這也是強制儲蓄的好辦法。


vivien846

只要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保險要因人而異,不要輕易否定一件事,因為所有的都有前提,在不同的前提下做出不同判斷,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我看了下面一些評論,有些情況保險公司確實存在,但並不全面,有以偏概全之嫌,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才能與時俱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