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人養玉,玉養人一生”,怎麼養玉呢?

腎掉打下

我是講堂空空——寶玉石文玩知識傳播者,很多人都說與可以養人,空空對玉石也算是頗有研究,那麼玉石真的可以養人嗎?空空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空空先解釋一下,為什麼說三年人養玉,玉會越戴越潤,因為玉石在佩戴的過程當中會產生一些摩擦,我想大家都有過盤葫蘆或者是盤核桃的知識吧,由於人體會出汗,然後又經常的摩擦中石玉的表面越來越光滑,進而你會感覺到它更潤了,實際上,就像是一塊木頭,在剛剛製作打磨成型的過程當中,他表面也是有一些坑坑窪窪的,這些坑坑窪窪可能肉眼根本就看不到,但是它確實存在,在你將其拿在手裡不斷的把玩的過程當中,手相當於砂紙的作用,將這些坑坑窪窪給磨平了,玉石也是一樣的效果,在盤玩過程中,玉也會形成自己的包漿,這樣會使得玉石更加美觀圓潤,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玉石戴在身上,能夠能夠起到一個點綴的作用,而且因為玉的價格不菲,帶上去給人一種十分高貴的感覺,能夠提高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印象,玉石也是要慢慢養護的,下面空空帶大家看看如何養護自己的玉石。

在佩戴玉石的過程當中,一定不要讓玉石和化學物品接觸,尤其是一些化妝品,香水,洗滌劑之類的,畢竟這些化學物質可能會損壞玉石的結構,還會腐蝕玉石,使得玉石內部結構不穩定,易裂易碎。

在佩戴玉石的過程當中,舉手投足也一定要注意,不要讓玉石和鐵器,或者是一些比較堅硬的東西進行碰撞,因為玉石質地雖然堅硬,但是受到猛烈撞擊的話,也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在日常使用中一定要注意這些問題。

而且在根據空空的瞭解,商家都會在上面打蠟,提高玉石的賣相,這些蠟對於玉石也不好,所以買到新玉,一定要將玉石放在50°左右的溫水當中進行洗滌,將這些臘融掉,這樣的做法可以使得我們得到更加天然的玉石,而且玉石才會回覆到本來的樣子,是非常正確的做法。


文玩講堂

【每天貼身佩戴就是在養玉】

為什麼說,“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呢?其實這是民間的一個常識,“人養玉,玉養人”的說法,指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下,玉石飾品經過長期佩戴和把玩後,玉石的品質和人的身心得到了改善,石是一種蓄“氣”最充沛的物質。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玉石有對人體有益的元素,經常佩戴和使用(如玉鐲、項鍊、戒指、玉席、玉枕等),由於摩擦皮膚與穴位等作用,對經絡血脈皮膚等有多種好處,起到防病治病效果。

人養玉三年:玉在長時間與人體的接觸中,吸收了人分泌的油脂與熱量,也會變得愈加的溫潤。而且人戴時間久了,玉的顏色就會越來越深,如果是透亮的白色玉,裡面含有紫羅蘭或者一塊墨綠色,慢慢的綠色就濃了,淡淡的蘭花顏色也就清洗,好像人使玉變得活起來。

玉養人一生:玉石含有人體所需的鋅、鎳、鈷、錳、鎂、鈣等3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能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及時排除體內廢物。除此之外,玉還能幫人提高免疫力。

古人云:“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玉乃通靈之物,得之,養之,愛之,信之,久而久之,玉因人潤澤,人因玉而忠厚。人玉合一,相得益彰。回首細想,方明白她在靜心呵護你的心靈,默默感化你的人格,此時,你才覺得終身離不開她了。每個人該擁有一方屬於自己的美玉,人若無德,必無美玉。

《本草綱目——金石部第八卷》中記載,玉具有:“除胃鍾熱、喘急煩懣、滋毛髮、滋養五臟、柔筋強骨、止渴、潤心肺、助聲喉、安魂魄、利血脈、明耳目”等療效。

在一些戴玉人的身上也確實出現過不少類似的獨特現象。因為一塊玉石戴的時間長了,玉石由於長期處在人身體的恆溫中,玉石中的棉絮可以由細變粗,由短變長,有的玉石底色也會發生一些微妙變化,好像在戴玉人身上真的出現了第二條“生命”。

總之,人們長期佩戴玉石,可以養顏、鎮靜、安神、祛病,會試自己容光煥發,延年益壽。

金錢是錢,只是紙上的數字而已,黃金是價,雖貴重也只是財富的象徵,而玉,是生命,是身體的健康和心情的愉悅。千金散盡還復來,而生命只有一次,,選擇一款自己喜愛的、有適合於自己的玉件戴起來,會陶冶人的情操,帶給人生活的快樂,精神的享受,有益於身心健康。


古玩鑫

養玉也叫盤玉。

盤玉非常的講究,一旦盤法不當,一塊美玉就會毀在自己的手上,所以收藏家們盤玉時格外的小心謹慎。

盤玉的禁忌很多,忌跌、忌冷熱無常、忌火烤、忌酸、忌油汙、忌塵土、忌化學物質,意盤還忌貪婪、忌狡詐那些用各種化學藥劑、 煙燻火烤盤玉是暴殄天物,應該受到唾棄。

玉件到手,先用常溫清水浸泡2~3個小時(待表面付著物軟化),然後用牙刷刷洗乾淨,再方入熱水(新玉約70-80度左右,老玉50-60度左右)中浸泡,浸泡到熱水與玉慢慢自然冷卻,通常我都會置於空氣不流通的保溫場所,讓熱水徐徐冷卻,讓玉件的毛細孔像皮膚一樣舒張,將內部汙垢吐納乾淨,如此循環3次,之後大約每3個月到半年進行一次,夏季則約1到2個月進行一次。


藏玉

愛玉之人,懂點保養玉的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你的付出也是會得到回報的,所謂“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

地球上的玉石種類繁多,不同品種,保養上會有所側重,有所區別,不可一概而論。但只要是玉,總離不開一個“養”字。玉石是礦物集合體,本來人家好好地呆在地球母親的懷抱裡,受日月星辰精華的滋潤。你現在非要把它弄出來在人間顯擺,吃人間煙火,不呵護它,能行嗎?

玉為什麼要保養?說直白一點,就是玉石內部有天然的附著水,雖然我們肉眼看不到。玉石內部與外界是相通的,就像雞蛋,雖然有蛋殼,但它並沒有跟外界完全隔絕。由於玉石在結構緻密度方面存在不緊密的問題,玉石內部的水份,因環境改變,就有可能跑出來,空氣跑進去,我們稱之為“脫水換氣”。一旦出現脫水換氣的現象,玉的光澤度就會變暗淡,嚴重的就會起棉。這就玉石為什麼要保養的最根本原因。

本人從事黃龍玉收藏、經營十多年了,對黃龍玉有自己獨到的理解。藉此機會,我重點說一下有關黃龍玉的保養知識。

黃龍玉的保養,與其它玉種保養上大同小異。黃龍玉與翡翠相比,它的緻密度要低一些,所以更要懂得如何保養。只有這樣,我們在收藏佩戴把玩黃龍玉時,才會享受到精神層面上的樂趣,也才有可能享受到財富上的樂趣。

黃龍玉的飾品、擺件、把玩件和把玩籽料的保養有四個方面。其中以人養最為重要。以"油養"的應用最為廣泛。

人養:凡是黃龍玉的高檔精工飾品,因其質地特別溫潤細膩,無需擦油、打蠟,只要經常把玩、撫摸、佩戴,以玩賞者的手、臉、及胸部皮膚反覆摩挲,取得人體汗脂的長期滋潤就會變得更加晶瑩、水靈;而且越經常佩戴就會越顯得溫潤迷人;尤其體態較丰韻、皮膚柔潤者,“人養”的效果更為顯著,這一點與我們說的玉遇有緣人有關。能做到“君子無故,玉不離身”,你就是最高級的玩家了。

油養:為應用得最廣泛的方法,但必須用無色無味清激如水的嬰兒潤膚油;其它的如硅油,縫紉機油、髮油、植物油等都不能用;個人建議使用強生牌嬰兒潤膚油(我們叫寶寶油)。如需放置,長時間不佩戴把玩,最好上點寶寶油保養。需要佩戴把玩時,將多餘的油擦乾淨即可。

蠟養:蠟養又稱為“浸蠟”為所有玉種慣用的方法,但黃龍玉應用得並不廣,原因浸臘以後玉色會輕微地變暗,而且還會有“浮蠟泛白”的現象,尤其水泡過後最明顯。目前來說,緬甸黃龍玉多用此保養方法。

水養:是一種臨時性的保養方法,君不見珠寶商的寶玉石櫃臺裡,常放置著幾個盛有水的高腳杯,目的就是使拒臺裡的空氣保持潮溼.人而達到保養玉器的目的。關於水養,很多人有誤會。以為就是拿水泡的意思,其實不是這樣的。最正確的理解,是保持玉器存放環境的溼度。因為需要油養的,如用水泡,平時就白養了。不需要油養的,適當用清水泡養,是可行的。

對於具體的寶貝來說,究竟哪一種保養方法更適合,這要在實踐當中摸索才行。並不是幾句空洞的網絡知識就能解決的。

上面所述,如有不當,敬請原宥!也歡迎朋友們跟貼交流,共同提高收藏鑑賞水平,謝謝!


莊子夢石

玉是通靈性的,並且能救人性命。這就是活玉。常戴玉的人,應該懂得簡單的護理方法,讓玉活起來。玉和人一樣,有肉眼看不見的毛孔,行家稱之為“土門”,是排洩玉石內部雜質的管道。

玉與人體接觸,人的體溫就給了它養分,使其有了生命,它就會不斷地變化。從市場上買到的玉石,為了賣相好,90%都被商家打過臘,殊不知這正好堵住了玉的“土門“。

所以,買到新的玉飾(多為翡翠飾品)後,先用50-60攝氏度的熱水泡,把臘溶出,一二次即可,然後擦乾佩戴,這樣的話,玉能戴活。

在佩戴過程中,還要給玉吐的機會,否則人身上的汗水和油脂會閉塞土門,淹死玉石。大約每五六個月,最好讓玉吐一次。

吐有兩種方法,一種叫“溫吐”,一種叫“幹吐”。前者就是在睡覺前,將玉解下,置於五六十攝氏度的熱水中,泡到天亮,擦乾再戴。

後者是把玉放入痱子粉或幹麥粉內,讓玉吐出其吸收的酸、硬性物質,吐後的玉石帶起來更鮮豔,亮麗,戴久了,便會漸漸出現寶光。


玉雕界

其實,人本身的體溫也能養玉,要經常佩戴才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的體溫天長日久影響到玉,促使玉慢慢的發生微變化,變得更有靈性。其實這這是玉石在體溫的加熱下,自身化學成分慢慢地發生變化。玉石本身就是在漫長的歲月中形成的,出土之後又暴露於大自然之下,37度的體溫又不停地影響著它,他就會變得越來越有價值,對人體也會有一定的好處,前提一定是天然翡翠(真品)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