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平凡的世界》中的田福军?

早晨从下午开始

《平凡的世界》可谓是一部优秀作品,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往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引人回味。然而多数人的焦点总聚集在孙少安、孙少平等主要角色,常常忽视一些边缘人物。他们藏匿在书页的缝隙中,却依旧闪耀着他们的光芒。田福军就是这样一个角色,着墨不多,寥寥几页,却在大家的心里留下了一个轮廓清晰的形象。

一、伦理形象

在进入错综复杂的社会之前,田福军的形象首先应是属于伦理范围。对他的老丈人徐国强来说,他是一个孝顺的后辈。对他的妻子徐爱云来说,他是一个体贴的丈夫。对他的子、侄女以及少平们来说,他是一个和蔼开明的长辈。

徐国强是个老粗干部,不工作后在家里百无聊赖。田福军是个孝顺的女婿。田福军的孝顺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更是细心揣摩了老人的心理,认真动了心思的。

农村里往往有男尊女卑思想的残余,领导干部按理说要更大男子主义一些。但在田福军的家庭生活里,徐爱云得到了充分的尊重,甚至可以从一些细节看到田福军的体贴。他为老丈人炒菜后,“拿了一双干净筷子,把炒好的一盘肉丝夹了一点,送到他爱人的嘴边”。一双干净的筷子,极为讲究,肉丝只是夹了一点,颇显细致,而非粗人似的随便一大把,仿若是蓄养牲畜。尤“送”字,田让徐尝菜可说是“亲力亲为”,细小的动作让人感受到一种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的体贴。

自中国古传统以来,长辈往往担当着一个严肃古板的形象,作为一个农民干部的田福军,似应兼有农民的古板和干部的冷峻。但在后辈面前,他恰恰呈现了一种和蔼开明的姿态。时任市委书记的他,坦然接受了孩子们的恋爱关系,对少平没有地位上的轻视,对女儿的选择表示理解。这样的一个长辈,让人觉得亲切、舒心,没有距离感,他给与孩子们自由与信任。


二、干部形象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社会人,除去在家庭里伦理形象的担当,还在社会中有着自己的地位和等级。田福军在社会中的职位是一位国家干部。田福军的政治生涯虽也受过挫折,但总体而言,还是较为顺利的。实际上,他也确属一个人民的好干部,其精神世界之丰满和人格力量之向上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当时混沌时代的一抹亮色,甚至也是当代社会领导干部的一个楷模。

田福军切实考虑人民利益,知不可为而为之。在整个中国的体制还是集体制时,他已看出这积日的隐忧,甚至对孙少安提出的“在种庄稼的事上不要管老百姓”这种“资产阶级”思想表示赞赏。不仅是思想上为人民考虑,他的切实行动也是如此。“开仓放粮,一切后果我担着”,面对饿肚子的村民们,田福军不惜违反上级规定,决定开仓放粮,
将储存的战备粮调出来。尽管他的这一行为违反规定,可能会让他丢去官位,受到惩处。为官,在拥有权力的同时也拥有了责任,田福军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用自己的权力以更好地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三、农民形象

田福军是一个国家干部,但他的身上有很多农民性的东西,好多时候他所作出的行为和情感趋向的方面都显得与农民的淳朴、真情、不拘一格如出一辙。

他是淳朴、随性的,他有脚气病,他可能因为不舒服便会抠脚趾。他也不顾及的光脚穿鞋,把袜子放在口袋里,有一次在抹汗时便把袜子抽出来擦脸。

他有着农民般深重的土地情节,田福军的情感趋向在他那深厚的黄土地上,他对那片土地有着深挚的爱。大学毕业后可以谋得好机会的他选择回了家乡,希望建设家乡,让农民们都过上好日子,有充足的粮食和丰裕的生活。

四、总结

田福军的形象并非是割裂开来的,他的伦理形象、干部形象以及农民形象实质上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这样的田福军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他在伦理上的孝顺、体贴、开明,在工作上的认真负责、清正,在本质上的淳朴、真情、随性,是一脉相承的,都源自于他的良好修养和高尚品德。他并没有孙少平那样明显的主人公光环,甚至在仕途上显得较为平顺,但作为一个边缘人物,他亦令人感动。尤其是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之中,人人都做孙少平这般的主角太难以实现,但处于边缘的配角却有千千万——需要有千千万万个处于边缘的配角“田福军”。


冬冬666931

在电视剧里,田润叶将他与孙少安婚姻最大的希望寄托于田福军的身上,而在孙少安怀着非常大的希望给心中最敬佩的田福军打电话时,田福军因为自身的原因,并没有给予孙少安以帮助。

这就极大的打击了孙少安刚燃气的心气,让少安知道了自己与润叶确实是不可能的。

田福军就间接阻止了少安与润叶婚姻,直接造成了润叶不幸的婚姻。

而后编剧还假惺惺的安排田福军在孙少安结婚的前夕,来给孙少安送去100元钱(这可是巨款)。来表达田福军内心的愧疚。

我还是那句话,这都是编剧自己编的,根本不是书中所写的那样。

书中的田福军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所有的事情,田福军当时正在省上学习,就连润叶的婚礼都没能参加。他唯一遗憾的就是没能多关心润叶,他一直认为润叶与向前的恋爱是自由恋爱,是自愿的。

在听到是老丈人徐国强劝说的那些话后,田福军气愤的骂老丈人是“老糊涂虫”!

他的心情坏到了极点,却又无可奈何。

他抚摸着润叶的头,焦虑的想着:或许只有时间才能解决问题……

看到这里,我彻底的明白了田福军的无奈。田福军是家中的顶梁柱,但是却是没有背景的顶梁柱,这根柱子难顶梁啊!

在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情节是描述田福军忧国忧民,锐意进取,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崇高人格的。

田福军是党的好领导,好干部也是老百姓的贴心人,领头人。

他关心百姓胜过自己的前程。他在人民大学进修的时候,本可以留在中央工作,但是为了家乡人民,他自愿回到地方工作,尽自己之力建设家乡,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他深入农村,走到从没有大干部到的偏远乡村,了解情况,实际为人们解决问题。不走形式主义,不浮夸,不贪图钱财,不为上位而去做违背自己信仰的事情。

可以说,田福军就是一位很模范的党的好干部。

好的话我就不再多说了,在这里我还是想说说在那个时代的田福军到底有多难?

他真的太难了,每一步都是需要十分的勇气才能跨出去的。

他在当县革委会副主任的时候,他走的每一步都是在顶上司的杠,这是官场的大忌。但这也是我们最佩服田福军的地方,这真的很难。

他被后来被革职,被下放,被借调,这些都不能干扰他进行工作。可以说他就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他无论被搬到哪里,都是好好工作。

虽然这不是他的情愿,但是在无可奈何中,也不能不工作。就凭这一点,我们也要学习一辈子了。

他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痛苦,但是最痛苦的应该是他晚年丧女了。

他对前来吊念的少平说:我最感到欣慰的是,在晓霞生的时候,享受到了爱情的滋味。

在这个时候,他在极其痛苦的时候,还能够说这句话来安慰少平,可见他的心胸与善良。

他不光会工作,他也是一个人,一个充满了情感和感性的人。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完人,也充分的表达出了作为完人的无奈与伤悲。

他是一个好人,一个能人,一个贴心人。


早晨从下午开始

作为官员,他恪尽职守,敢于为了百姓违抗上级命令。作为父亲,他支持女儿和自己心爱的人恋爱,不计家境。作为亲戚,他关照大哥,疼爱侄女。

田福军这个人,即便是在《平凡的世界》这样一部充满了人性光辉的作品里,也是个名列前茅的大好人。

田福军是双水村出的最大的官,一路从县委干到了省委,这样的人自然是有本事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偏远的山区体察民情时,路上遇到了饿晕的村民,不惜违反上级的规定,立即叫村长搬来了储备粮。

官场上有很多人善于宫计,长袖善舞,所以一帆风顺。但是田福军虽然一直在升职,一路却磕磕绊绊。从搬粮事件就可以看出,他做官是为了服务百姓,而不是为了荣华富贵,所以他在官场上不会总是顺着上级的意思,而是酌情办事,实在是难得的好官。

而在教育问题上,田福军对田晓霞的教育简直是所有父母的典范。当他得知田晓霞爱上了孙少平,并不为家境悬殊而生气,而是鼓励女儿勇敢地表达爱。

在和孙少平见面时,也没有摆出一副高官的架子,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长辈。正是有这样的父亲,田晓霞和孙少平最后虽然天人永隔,但留下了一段绝对纯净的感人爱情。

还有就是对于自己的兄长、侄女、家乡父老,田福军也从不托大,带人接物十分的客气,这就看出了田福军的品格,贵而不骄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做到了就说明田福军这个人不忘本。

综上,我真的觉得田福军其人,是个实打实的大好人。


壹条电影

路遥笔下的田福军,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

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到地方上工作,到自己的老家,为农民解决温饱问题。

做官之后,勤政爱民,不完形式,主动研究现实问题,解决农村中的迫切的贫穷问题,不搞官僚主义整人那一套,不迎合领导,尽力做实事,非常难得!

老婆误接了别人送的一个礼物,后来发现是受贿,主动把老婆送到相关部门接受检查。清正廉洁,不徇私情。

因为政治的原因,老丈人牺牲了润叶的幸福,劝其嫁给她不爱的李向前,他知道了之后骂老丈人是糊涂蛋。通情达理,深具同理心。

路遥是个农民,接触大官比较少,田福军这样的大官形象完全是出于想象写出来的。他笔下的农民形象都非常真实,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性格丰满,各具特色。但大官的形象都不行,太脸谱化,不是左了就是右了,不是太完美就是太坏了!

田福军的形象就是太完美了!


杨文华61

个人认为他应该是个孤独的清醒者,原因如下:

第一,是个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优秀干部,近乎完人,有知识文化,有广阔的视野坚定的信仰和为人民服务的一贯宗旨。尽管仕途不顺,几经波折,初心不改,意志坚定,终成大器,成为了为人民服务的官员楷模。

第二,是个民主的干部也是个民主的家长,他对润叶和少安感情的默许,对晓霞和少平早恋的不干涉甚至是支持,都充分说明了他的民主意识,对老百姓和家人都犹如春风,爱戴和崇敬无以复加。



第三,是夹杂了私心的完人,尤其是他对润叶和向前婚姻的默许,当然原著并没有少安电话寻求支持而他拒绝回答,但他是知道妻子为了他撮合向前和润叶,没有阻止其实也是默许,导致了润叶爱情和婚姻的悲剧,让润叶成为了他政治生涯的牺牲品,这一点很瑕疵也残酷,改编的为了百姓牺牲润叶,但就当时他的处境而言,根本不能自保如何保证为百姓?所以这份私心显然残忍残酷,让人质疑他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第四,是个注定孤独的人,晓晨从小不在身边,没多少感情,晓霞牺牲,妻子被自己送进了监狱,昔日好友如张友有智等因政治观念渐行渐远,仕途应该是春风得意的,但家庭生活不完美,注定是个孤独的清醒者。


黑药123

田福军是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塑造的一个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共产党人的典型。

不管是在哪个位置上,田福军始终能守住为人民服务这一个基本理念,从不随波逐流趋炎附势,是一个真正清廉为民的好官员。

在工作上,他积极进取,敢于尝试。联产承包制才处于萌芽阶段时,结合多年实干经验,他深知这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于是,他不顾各方阻力,力推这个试行承包到户,从此黄原百姓终于能够吃饱饭。

在生活上,他关心小辈,对于少安、少平都很是照顾。比如知道少安要结婚,缺钱,还特地送去100块钱。

总得来说,田福军是一个真正的为人民服务的好官员。


动漫屋脊

我认为田福军这样的官员,不管把他放在那朝那代,都可以称之为百姓的好父母官,因为他的内心深处装的是人民百姓,是一个真正为劳苦大众的生计着想的好官员,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民间流传的话题,它是深入民心的并让人得以传颂的佳话,为官之道,能够得以百姓的支持和爱戴,应该就是成功的典范,毫无疑问在一点上,田福军是合格的,然而对于家庭生活来说,他对妻子对女儿,关心不够,是有欠缺的,人无完人,有多少人在生活中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得心应手不留遗憾,很少,难得的是他的一生恪守职责,勤政廉洁,为解决民众民生问题,敢立朝头,不计个人得失,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形象让人肃然起敬。


老俞177829369

活脱脱一个“完人”。

如果说这本书里我最不喜欢的角色,那一定是田福军。

人有血有肉,岂能事事尽善。虽然可能只是演义人物善的一面,但这样的人物表现的过于极端,反而影响整个作品的耐人寻味性,容易让读者跳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