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恐慌时刻结束了吗

2018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关键时间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一年属于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的纪念日,而回顾过去三十年的时间,市场往往会产生较大的波动风险;另一方面则是临近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的时间点之际,随着全球股市前期的持续上涨,已经积累了不少的上涨压力,积聚了大量的获利盘筹码,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的预期也在明显升温。

从美联储缩表加息到开启轰轰烈烈的税改改革,实际上为今年美股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大幅波动埋下了隐患。对于2018年以来的美股市场,整体波动率也开始发生了明显地加大,而美股也自历史最高点出现了近15%的累计最大调整幅度。受此影响,全球股市波动率显著增大,而对于本与美股市场联系性不是特别大的A股市场,也难逃一劫,而年初以来白马蓝筹股的大幅下挫走势,实际上也加大了A股市场的调整压力。

然而正当全球投资者担心美股市场会否重新步入熊市行情之际,近期美股市场再度重返二万五千点的整数关口,部分欧洲股市更是率先创出新高乃至历史新高。至于其余主要股票市场,同样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上涨表现,创出了近期的阶段性反弹新高。由此可见,对于全球市场前期的恐慌时刻,似乎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而随着美股再度重返二万五千点整数关口,全球市场的回暖预期似乎得到了阶段性的确认。

中美贸易摩擦缓解,或许成为了全球股市持续回暖的催化剂。不过,与A股及港股市场相比,美股市场乃至部分欧洲市场的回升力度似乎更为明显。至于A股市场方面,虽然成功收复3200点整数关口,但鉴于今年3月23日A股留有逾百点跌幅的跳空缺口,仍然成为了市场继续反弹的重要阻力位置,而A股可否完全回补这一缺口位置,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岛型反转形态,也将会影响到后续市场的回升高度。

不过,最近一段时期内,强势美元的回归以及国际原油价格的迭创新高表现,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或许面对比较少见的美元与原油价格正相关表现,市场更为担忧的,一方面是利率持续回升预期,另一方面则是通胀抬升的预期,而这两者的叠加冲击压力还是不可忽视的。

美股重返二万五千点关口,全球恐慌时刻得到了些许地缓解。但这未必意味着今年全球市场恐慌时刻的完全结束。不过,所幸的是,对于时下的A股、港股,整体估值水平仍处于比较合理的状态。其中,与A股市场相比,港股市场的估值优势更为突出,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场的核心价值运行中枢,增强了投资安全底线。政策底部虽在,但作为A股市场而言,步入熊市行情不难,难点就在于如何实现由熊转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