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的悲哀

曾幾何時,盼望著農村小學也會像城裡一樣有寬敞明亮的教室、會有綠色的草坪、會有現代的教學設施、會有拓寬知識的圖書室……


农村小学的悲哀​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提升,均衡教育的普及,許多鄉村小學硬實力都得到較大程度的改觀

​​,與城裡不相上下。
农村小学的悲哀然而就是如此,卻迎來了一個尷尬的場面,學生越來越少。有的甚至出現個位數的班級。教師沒有激情,學生沒有學習氛圍,感受不到朗朗書聲,激烈討論熱鬧的場面。

农村小学的悲哀究其原因,首先師資力量的匱乏是主因。現在的農村師資正處在新老更替的時代,但老教師仍佔有主導作用。普通村小平均年齡50
​​歲的還佔有較大比例。在這兒甚至教過一家三代,家長知根知底,再者跟不上先進的教育理念,很多高科技設施成了擺設。偏遠些的村小又很難請進年輕教師,很多補充的新教師大多進入鄉鎮中心學校或交通便利的鄉村。面對00後的孩子,思想的代溝巨大,很難駕馭他們。很多課程成了檢查後的擺設,即使檢查也沒多少作用。音、體、美、微機課的缺失讓孩子難以得到全面發展。

农村小学的悲哀家長從眾心理也是學生流失的關鍵。家庭好的把孩子送到私立,再有是縣裡的公辦學校,再次的送到鄉鎮中心校,造成鄉鎮學校人滿為患。留下的孩子各種各樣,很多要麼單親,要麼跟隨爺爺奶奶,要麼家庭困難……學生少,就無法配備更多教師,就無法開足課程,就無法輸入新鮮血液,這讓村小陷入一個兩難境地。
农村小学的悲哀國家上層已經初步瞭解了農村教育的現狀


​,加大師資配備,特別是人少的教學點。但這是一時半會難解決的難題。實際上撤校合併,在有些地方還是可行的,既節約師資力量,又能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鄙人知道,這是領導的事情,但作為一名教師真的是萬分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