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畫庫】名家與經典作品—金牌搭檔張令濤胡若佛的藝術魅力

提起張令濤、胡若佛這一組名字,相信在連藏界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他們塑造的一系列連環畫如《勾踐》、《文天祥》、《班超》、《夏完淳》、《梁紅玉擊鼓討金》以及《紅樓夢》、《東周列國》、《楚漢相爭》、《聊齋》、《楊家將》、《西漢演義》、《女媧補天》、《三國演義》、《崑崙奴》等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狐妖鬼怪的作品光彩照人、璀璨奪目,為世人所稱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套《楊家將》近六百幅圖畫,洋洋大觀,給連環畫愛好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於這套書故事完整、格調統一、風格一致,更被收藏者作為收藏品的典範。

【連環畫庫】名家與經典作品—金牌搭檔張令濤胡若佛的藝術魅力

胡若佛

【連環畫庫】名家與經典作品—金牌搭檔張令濤胡若佛的藝術魅力

張令濤

【連環畫庫】名家與經典作品—金牌搭檔張令濤胡若佛的藝術魅力

翻開張令濤、胡若佛的連環畫藝術春秋史,藝術之光熠熠生輝。他們先後所刻畫的文天祥、夏完淳、梁紅玉、劉邦、韓信、楊業、楊七郎等英雄形象和紅樓女兒、辛十四娘、小謝、女媧、嬌娜等女性形象光彩照人,他們的藝術風采享譽大江南北,風靡海內外。

張令濤生於1903年,胡若佛生於1908年,均屬浙江人,兩自幼者酷愛畫畫,抗戰勝利後,由於大眾對文化的需求,共同的愛好使他們走上了共同創作連環畫的道路。當時,由於日本的侵略,張令濤、胡若佛各自的家庭與全國人民一樣,都陷入空前的災難中。日本投降後,勝利的喜悅使張令濤與胡若佛利用手中的畫筆,與春江書局合作,畫出了《文天祥》、《文天祥矢志不屈》、《夏完淳》、《梁紅玉擊鼓討金》等幾冊表現民族英雄抗擊外邦侵略的連環畫。在這幾冊連環畫作品中,由於張令濤、胡若佛都傾注入濃厚的感情色彩,更加上他倆精湛的藝術融合,世人無不為之矚目,張令濤、胡若佛的連環畫藝術風格也因此而在當時的連壇上脫穎而出,成為耀眼的明星。之後,他們各自都進入連環畫這塊藝術寶地進行勤奮耕耘,創作內容包羅萬象:古代的、現代的;中國的、外國的;歷史故事的、傳說傳奇的無不涉及。這種題材廣泛的創作方式,為他們後來再度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建國後,我國的連環畫事業進入空前的全盛時期。這時,一些古典名著陸續被出版社改編成連環畫腳本,並約請當時畫壇上略有成就和較知名的畫家繪製成連環畫,此舉受到大眾的普遍歡迎。當時上海的三民圖書公司把觸角指向古典名著《紅樓夢》,為了出好這套名著,該公司廣邀能人,對原著進行精心的改編和繪製,張令濤、胡若佛被委以重任,全套書十三冊他倆共畫了六冊,幾乎佔二分之一(後期新美術、上海人美先後補六冊,全套共19冊)。在創作中,張令濤胡若佛為了能較好地突出原著的精神,做了兩種繪法的嘗試。原來,他倆的合作一般是先商討好作品的構圖,再由張令濤起草好人物的造型,然後由胡若佛進行勾線,而胡若佛平時的用筆有兩種:一種是鋼筆,一種是毛筆。在這裡,關於要用鋼筆或用毛筆進行勾勒,他們進行了一番探討。最後,張令濤建議胡若佛先用鋼筆畫一本《劉姥姥進大觀園》,接著再用毛筆勾勒《鴛鴦抗婚》,然後把兩者作比較,結果毛筆的勾線比鋼筆更能充分體現原作的韻味。從此,胡若佛便摒棄鋼筆勾線的畫法,一直使用毛筆繪畫,這就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風格為什麼與他倆其它作品不一樣的內在原因。可是,《鴛鴦抗婚》的勾法雖能與原著吻合,卻由於鴛鴦這一人物形象刻畫來特別突出,幾乎成為一個大家閨秀,以致與其他畫家所刻畫的形象不協調,只在第一版中問世。後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繼續出這套書的時候,《鴛鴦抗婚》由出版社請劉錫永重畫。導致張令濤、胡若佛這本《鴛鴦抗婚》傳世稀,大多數讀者都未能一見它的面目。幸好,當年香港新雅圖書公司引版這套書的時候,尚把它列入其中,使我們今天能得以一睹它的真容。

由於藝術家們嚴肅認真、細緻入微的演繹,連環畫《紅樓夢》問世後,讀者無不為之喝彩。特別是張令濤、胡若佛繪的《寶黛初會》、《王熙鳳》、《鴛鴦抗婚》、《劉姥姥進入大觀園》、《劉妊妊救巧姐》、《黛玉葬花》等那自成一體的獨特藝術風格更為人所稱道,而他們筆下那些神采靈動、嫵媚多姿、淡雅秀美、神形兼備、自得天趣的紅樓女兒形象尤其膾炙人口,有口皆碑。

【連環畫庫】名家與經典作品—金牌搭檔張令濤胡若佛的藝術魅力

《紅樓夢》的繪製,可以說是張令濤胡若佛繪畫史上的轉折點,它奠定了張令濤胡若佛的藝術風格。從此他們那枝優揚的畫筆常常穿梭於我國的古典時空中,經典佳作源源問世,使人目不暇接。由於此時期他倆傳世的作品較多,。使我們今天尚能一飽眼福。

正當人們驚歎於張令濤胡若佛那些娟秀卓絕的仕女形象的時候,1958年初,他倆又推出了另一部驚世之作《楊家將》。如果說《紅樓夢》中幾冊作品是張令濤胡若佛合作歷程中樹起的一塊“里程碑”,那麼,《楊家將》中的藝術形象的塑造則標誌著他們藝術造詣的高峰。

楊家將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國家族,這個以楊令公與佘太君為代表的家族是正義的象徵。連環畫《楊家將》從楊令公佘太君曉大理、重大局帶領楊家眾兒郎歸順大宋開始,從而展示出一幕幕楊家與東遼以及潘家的文武較量的情節。張令濤胡若佛畫《楊家將》以傳統的筆墨功底,吸收了戲劇上表現將帥的功架、風度、氣質等手法的生活化、感染力。其中,楊七郎的形象更為鮮明和突出。由於楊七郎是楊家的小兒郎,在秉性為人上有耿直、果敢的一面,也有一般小兒郎那種任性、獨斷的一面。張令濤胡若佛在刻畫楊七郎英偉形象的同時,對他任性的一面也作細緻的鋪排,以濃眉、大眼、厚嘴唇顯示出七郎鐵血男兒的憨厚個性;以兩鬢邊發向上逆長和一肩長髮襯托出七郎那種不畏強暴,泰然自若傲笑敗類,憤怒反詰雷霆萬鈞的氣勢更是刻畫得淋漓盡致,令人歎服。

【連環畫庫】名家與經典作品—金牌搭檔張令濤胡若佛的藝術魅力

在烘托沙場的氛圍上,《楊家將》更是一絕。在戰場上,人奮馬喧。張令濤、胡若佛就充分在馬喧上做文章,他們利用當時的這種特殊的坐騎的各種動態,諸如騰、躍、飛、跑、奔、縱、跳等動作來烘托人物在特定場境的各種情緒,使戰爭的氛圍比較濃烈,有色彩、有力度、有深蘊,取得較好的藝術效果,看到這些情態,我們彷彿如聞廝殺之聲,充滿藝術的感染力。

縱觀張令濤、胡若佛所有的連環畫作品,人物不但刻畫來獨具風韻,而且造境也是獨樹一幟。張令濤、胡若佛的背景設計,在強化作品主題,為人物提供必要的藝術環境的前提下,創造性地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一是明麗抒情、渲染突出地方色彩;二是意境逼真、聲色儼然的情境氛圍。

在《紅樓夢》中,他們在明確作品主題的基礎上,以精、雅、華麗、別緻等意趣刻意去鋪排整個賈府的陳設,把賈府裝扮得堂皇富麗、美倫美奐。書中諸如大觀園中的亭臺樓閣、奇花異草、魚蟲鳥獸,室內諸如金銀器皿、玉石古玩、盆景字畫乃至傢俱上的花鳥圖案,都安排貼切,細緻入微。這樣的鋪排粉飾,更有力地襯托出《紅樓夢》中封建貴族家庭由盛而衰,“白茫茫大地一片的”主旨。

從《楊家將》的營造環境情趣來看,更是達到了情化藝術的高層次。在《楊七郎打擂》中。為了體現卞梁的繁華歷史,張令濤、胡若佛在潔淨的寬敞的長街上裝點上奇屈蒼老的古樹、寶塔和做不同買賣生意的店鋪、小商販,貼切地描寫了地方特色。當楊業在北漢受刁黨的排斥而為歸不歸宋左右為難時,他背後的屏風上,出現一輪明月和一枝寒梅;當楊業在前無援兵後,背臨大敵而準備自盡明志當頭,李陵碑旁一株飽經風霜的古松,都比較含蓄地揭示了主人公的品格。

如果說張令濤、胡若佛擅於以物託情倒不如說他們更擅於借景抒情。首先,表現在他們對遠境的執意追隨者求,使作品更具深度和穿透力。在描寫背境的篇幅中,他們在處理好近境與中境關係同時,著意雕琢詩一般的遠境,當我們在欣賞那些逶迤連綿的遠峰的時候,作品中幽遠深闊的空間感凸現在我們眼前。其次,以水流的變化烘托故事情節的起伏,使作品更具節奏感。在《楊業歸宋》第44圖至47圖中,當宋太宗接到哨馬來報說遼國派兵援助北漢時,泉水雖波折卻變慢流。當遼將在山澗間補宋軍伏兵截擊的時候,泉水急流。當遼將敵烈補郭進揮刀斬殺之時,急流又變為激流;在《智審潘仁美》第23圖中,涓涓細流的泉水又彷彿在為楊六郎的際遇而哭泣低訴。再者,以同樣的晚景去揭示不同故事內涵,使作品異彩紛呈。在整套《楊家將》中,晚景有描繪共出現三次,同樣都是殘陽、霞光、歸鳥,可是由於畫家的刻意安排,顯示出非一般的藝術效果。第一次出現是在宋軍大敗遼兵之後,呼延贊、高懷德本想乘勝追擊,然遼兵卻得到遼國上將耶律斜軫的接應,時天色將晚,便收兵不再追趕。這裡,畫家把晚景的殘陽等安排在畫面的中上部分,再另加上幾道晚霞,宋軍得勝後喜慶的氣氛如霞光一樣呈現出來;第二次出現是在黑水河邊的戰場上,這裡的晚景被安排在畫面的右上角,璀璨的晚霞隱含著父子被遼軍圍困在兩狼山中,這時,楊業父子幾經衝殺,已是精疲力竭。人倦馬乏了,這裡殘陽將西下,一方面既突楊業父子的英勇形象,另一方面楊業在這大勢已去的形勢下將像夕陽隕落,意味深長。

這樣的山光、水色、夕陽交替變化,意境美好,情境交融,寄深邃達到了“景語皆情語”的美學意蘊。

胡若佛

1908年-1980年,國畫家,連環畫大師,連環畫與張令濤齊名,人稱“黃金搭檔”。胡若佛尤擅長畫古裝人物,一時無人能及。字大空,號谷華,署名十卉廬主,浙江餘姚人。

經歷

清朝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胡若佛於生於浙江餘姚坎敦(現慈溪),本名國華。

14歲,赴寧波讀中學。中學畢業後,入讀上海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後轉學入讀新華藝術專科學校。

抗日戰爭初期,入世界興地學社任職,其間用筆名胡也佛,將自己的畫室署名作“大空堂”。

解放後,與張令濤合作,創作連環畫,署名有胡若佛、胡丁文、胡新、胡杰等,二人被稱為連環畫界之“黃金搭檔”。

1952年,,轉入新美術圖畫書店任職,後又轉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958年,入朵支軒,任水印木刻社構描組組長。

1980年患肺癌,於上海逝世,享年七十二歲。

連環畫作品

《紅樓夢》

《聊齋》

《西廂記》

《楊家將》

《東周列國》

《楚漢之爭》

《三國演義》

《女媧補天》

張令濤

在解放前就開始從事連環畫創作,曾先後創作了《班超》(與胡若佛合作)、《梁紅玉》、《梁山伯與祝英臺》、《梁紅玉擊鼓討金》(與胡若佛合作)以及《武松與潘金蓮》、《西廂記》、《孟姜女萬里尋夫》、《魯濱遜漂流記》等多部連環畫。

解放後,他與胡若佛成為自由職業者,長期進行連環畫合作,繪製了大量古典連環畫。他倆是多產、全能的連環畫家,特別是古裝人物,信手拈來,神情兼備。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妖魔鬼怪、市井百姓,無所不能。雖然他倆的作品也存在人物造型雷同的特點,但他們熟練流暢的傳統技法,精心刻畫的人物造型,華麗多彩的畫面,獨樹一幟的畫風,深受連環畫讀者的喜愛。

張令濤是浙江寧波人,出生於1903年,1988年病逝。原為上海文史館館員。他和胡若佛創作的一系列古典連環畫作品至今使人難以忘懷。

主要連環畫作品:

《東周列國志》之《勾踐》、《宋襄公》、《楚漢相爭》之《韓信拜師》、《自稱齊王》

《西漢演義》之《暗渡陳倉》、《追韓信》

《三國演義》之《三國歸晉》

《楊家將》之《楊業歸宋》、《楊七郎打擂》、《雙龍會》、《李陵碑》、《智審潘仁美》

《紅樓夢》之《寶玉初會黛玉》、《王熙鳳》、《黛玉葬花》、《劉姥姥進大觀園》、《鴛鴦抗婚》、《劉姥姥救巧姐》

《西遊記》之《怒打假國丈》。

《聊齋》之《辛十四娘》、《小謝》、《嬌娜》

《女媧補天》

《硃痕記》

《雙生趕船》

《文天祥》

《班超》

《夏完淳》

《梁紅玉擊鼓討金》

《女媧補天》

《崑崙奴》

《呂布與貂蟬》。

《盤絲洞》

《蔡文姬》

《血染長平》(與張子凡)

《老桑樹下的故事》(與張子凡)

《拉郎配》(與黃子希)

《楊金花奪帥印》(與黃子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