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对老人关节伤害大真的假的?

hugh007

太极拳对老人关节伤害大真的假的?

太极拳对老年人关节伤害大是假的,太极操对老年人的关节伤害大是真的。太极拳是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实用武术,它的要领完全符合人体的自然运动规律,不会造成任何的关节损伤。太极操是公园里很多人放着音乐胡乱练习的类似做操的东西,练习的要领不符合人体的自然运动规律,所以在练习的时候力量大都压在膝盖上,经常练习会造成膝关节的磨损。

太极拳在练习的时候要求身体站立的状态是毕恭毕敬的状态,身体有微小小角度的前倾,骨盆是往后微微泛起,这样才能确保膝盖的劲力被拉向胯根,力量都在大腿的股四头肌上,不会造成膝盖受力所引起的关节损伤。

太极操在练习的时候身体是要求竖直或者微微后仰,骨盆是往前勾着,这样的练习是把胯根的力量直接推向膝盖,受力的部位是在膝关节或者靠近膝关节的地方,这样练习久了就会造成膝关节的磨损。大部分练习所谓的“太极拳”造成的膝盖痛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结果太极拳给背上了恶名,说老年人练习太极拳或造成膝盖损伤。

太极拳在练习的时候不会用膝盖去画圈,造成膝盖的扭转,膝尖和脚尖是一致的。太极操练习的时候膝盖乱扭,膝尖和脚尖不一致,所以也会造成膝盖的损伤。所以说想要练习太极拳的朋友们在学习的时候不要贪便宜,随意在公园找那些大爷大妈学习,那样会毁了你的膝盖。去找那些专业的太极拳老师学习,如果你不小心压倒了膝盖,懂行的老师会立刻给你解决,让你膝盖不痛。如果你练习一段时间还是膝盖痛,你学习的老师解决不了你的问题,你就不要再练了,练下去会膝盖损伤的。

如果您有更好的方法,请在留言区或者评论区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大家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太极王敏夫

太极虽好,容易练伤

太极拳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以往主要用来搏击以及防身等。时过境迁,如今太极拳主要用来养生了。凡是空气清新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太极拳爱好者的身影。

可是,许多太极拳初学者,在练习太极拳一段时间之后,感觉腿部、关节疼痛。膝盖越练越疼,原因在于不规范的动作使膝盖承受了更大的压力,膝关节在重压之下不断磨损,便出现疼痛,甚至造成软骨磨损、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等问题。

所以,要避免受伤,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太极拳拳架的准确性十分重要(需专业教练指导练习)。

膝盖痛,练拳先问医生

在练习太极拳时,膝关节最容易出问题。但大部分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问题,练习太极拳会不会雪上加霜?

这取决于膝关节退化程度。如果膝关节X 片显示膝关节只有轻度的骨质增生,而关节间隙正常,就可以练习太极拳。这时,在专业的教练指导下练习准确的拳架,不但不会加剧关节损伤,还可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改善下肢肌力、骨质情况和关节软骨营养,有助于缓解膝关节疼痛。

练习时,老年人要把拳架适当放高,尽量减少下肢关节的压力,尤其在跺脚、劈叉、重心转移时,要量力而为。

泡泡温泉,耍耍太极

由于太极动作往往需要半蹲完成,相当于把膝关节不好或下肢力量不足的人直接拒之门外。而利用水的浮力,能一定程度清除这个障碍。温泉太极,因此而来。

当水位到达人体肚脐高度时,人的体重会减少50%,到颈部时可减少90%。相对而言,下肢的负荷小了,运动会更自如。

水中太极对负重能力下降、平衡能力较差、下肢关节损伤的人群效果最佳,适用于运动损伤、骨折、颈肩腰腿痛、关节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中风偏瘫、脑瘫等病人的康复。

水中太极也“挑人”

首先,医生会对病人的身体状况做专业评估。病人的肢体平衡能力必须达到2 级标准以上才能做。这个2 级标准,指的是病人能够不借助任何工具,独自在水中站立,并小范围行走。这样的病人,往往在地面上仍无法平稳走路。

其次,水中太极还有一个硬指标:能够在水中坚持微蹲2 分钟。

另一个前提条件是,病人要不畏水,并且肺活量达到1500 毫升以上。

温泉太极一定要在严格控制温度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水温在35摄氏度以上,便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缓解肌张力;但若水温太高,反而会消耗体力,加上运动,更容易造成虚脱。


骨科王健医生


很多人,尤其中老年人更喜欢打太极拳,但锻炼不当会增加膝关节的负荷。


有资料显示,人体屈膝30度,膝关节承受压力和体重相等;屈膝60度,膝关节压力为体重4倍;屈膝90度,所承受的压力是体重6倍。

膝关节如长期处于紧张和负重状态,膝关节负重过大,引起膝关节疼痛,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

很多人看到别人打太极拳很漂亮自然,架子到位,于是也急于模仿。造成动作不准确,给膝盖带来伤害。


在这里给大家确认一下,太极拳是好拳是可以养生的,都可以练习,但是练习不当就会造成伤害。特别对于初学者以及中老年人提醒,一定要掌握以下方法下方可练习。


1、练习太极拳的热身工作,这个时间可能在你整个练拳过程占到2/3的时间!

2、练习太极拳初期一定采用高架,不要羡慕别人的架子漂亮、低架子,显的有功夫等等,要知道那些都是从小练习,有传统武术基础的。

3、动作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到准确无误!

4、每个动作都要关注的膝盖的角度,不要过脚尖,不要左右晃动

5、注意脚和胯的支撑、配合!身体的重要不要停留在膝盖上!


——这篇文章日后肯定有用——


九五太极养生

太极拳作为一种含蓄内敛、刚柔兼济的养心健身方式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公园里、广场上白衣翩翩,屡见不鲜。太极拳标志动作是马步蹲裆,所以很多人认为长期练习太极拳会加速膝关节的磨损,致使膝关节炎的出现,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在各种运动中,太极拳对膝关节的压力算是相对较小的。在太极拳的基本动作研究中发现,它的步法对膝关节最高的反作用力是体重的1.2倍,而步行与慢跑时最大的反作用力可达体重的3倍以上!

  

  任何的健身方式都要求我们要正确的掌握其锻炼要领,科学练习,所以还是建议众多的太极拳爱好者在锻炼初期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因错误的锻炼方式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珍视映画

不请自来客。

笔者可以说这是造谣吗?

太极拳对老年人关节没有任何伤害而且还会修复一些隐疾。

估计题主所说的关节主要指膝盖。太极拳被黑的最多的就是练坏膝盖。

现在很多人在公园里的太极拳,不不不,很多大师也一样,追求一个全身放松,一说松当个宝贝,松松松!打拳打的缓慢柔和。

这种拳看起来的好像是全身都松了,身子晃来晃去,倒是真的好看。有仙气儿。但是,全身的力量,都压在膝盖上。那么大的重量,经年累月地压在膝盖上,还飘来飘去的扭膝,怎么会不疼呢?要是这么练膝盖不痛的笔者要一推自己之前的拳架和阁下练。

老年人练拳,不怕身体基础不行。咱架子高啊,但是要领一定要对,不然就算是站着练拳膝盖也疼,要领对了又有功夫再低的架子膝盖也不伤,反而强健。

不能光发牢骚,也说说如何避免。

很简单,脚抓地、扣膝(这一点笔者现在体会是两膝合,早先练拳是膝微外撑,慢慢胯开了就能合,注意不是膝主动扣)。

五指抓地就有根了。抓地才能棚膝,把膝盖固定住,胯就开始被迫运动了。上下肢的力量就贯通了,不会在膝盖那断劲了,腿弓有了。


就这样吧。

祝身安体泰福寿安康。


紫云观涛

太极拳对人有益,但是错误的练法的确导致很多人膝盖受到不可逆的损伤。其原因是长时间保持膝关节呈锐角状态。由于膝关节承担着身体80%的体重,在锐角时,由于杠杆作用,作为支点的关节内接触点有可能承受几十倍的压力。这和核桃钳子的道理一样。因此,在不断缓慢运动中,膝盖就保持了对一个点长时间挤压磨损,导致损伤。

这种情况在武术运动员非常普遍。我本人是陈式太极拳门内弟子,因此见过的膝盖受损拳友很多。我见过膝盖受伤者大多出现在公园太极拳练习者身上。他们没有受到正确的指导,追求与专业太极拳套路运动员相似的动作,这是他们膝盖受损的普遍原因。

很多拳友在我让他们放弃低架子时都问我两个问题,第一,传说中某前辈大师不是桌子下面打太极拳嘛?难道他错了?第二,你看专业太极拳比赛都要求膝盖90度,我为啥不能90度?

第一个问题,要点有这么几个,传说,大师,桌子下面。传说中的大师我们没有谁真的见过,桌子下面打拳即便有也是针对某种特定能力的开发和训练,并不属于普通技法。因此不可以作为大家训练的标准。第二,国家专业太极拳比赛的评分标准是为了动作更加优美而不是健康。中国套路武术的舞蹈化尽人皆知,这里就不多说了。

简单说,别再打低架子了,别再追求90度了,打高架子就没事了。


扭矩MAX

只要你打太极拳中正、注意力点相背及所承受的压力,是不会伤害到老人关节的!中老年打太极拳以养身健体为目的,就取其神、意而不要中规中距,打大架甚至站架以静、松、活、灵丙根本!



注意力点相背,是指人老体衰部分高难动作,如金鸡独立,可以一只独立,另一只脚尖点地,甚至双脚着地!又如下势,可以微微下蹲,有其神像即可。



所承受压力,以弓歩步为例,前弓腿角度越高受压力越大,对老人膝关节伤害越大。所以老年人应以前弓腿三十度角为宜!即起到了锻练身心又不伤损自己,何乐而不为!


太极滑拳

吃不顺,稀饭也噎人。喝太急,凉水也塞牙。什么东西练不合适了,都伤人。所谓物极必反,过犹不及。问题不在太极拳对老人关节伤害大不大,而在于你锻炼时的规矩对不对,方法对不对,心思对不对。一旦不对了,伤害就出现了,哪儿不对伤哪,不一定是关节。外错外伤,内错内伤,不是不伤,练错必伤。筋抻过了伤筋,骨拔过了伤骨,气憋久了伤肺,神用多了伤心,吃多了伤胃。干什么事儿都是这样,适可而止,循序渐进,步步为营。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也登不了天。🤔🙂😙😄


丰丰224616993

理论上讲、阴阳互抱谓为太极、太极拳的练习是以此理为基础、而以阴阳图为醒示、古人对此拳者常以阴阳八卦图以点示丶今人纯以美学视角去简单轻视了、此图以提示后人时时不忘阴阳互换(相抱)之秘、关于双膝之阴阳互换法、,即虚实之法、今人练拳往往双膝皆虚或双滕皆实、而功夫好一点的虽做到一虚一实、但实难做到虚实互换、而太极拳等内家拳却需首先做到虚实互换、即一膝在劳动一膝在休息、且这种张弛会瞬间互换,即阴阳相抱,高明者会做到无痕无迹,形不破体,试想想、吃好睡好了膝只会更强状嘛!


九月枫叶暗献红

既然是老年人,那就咋舒服咋练吧,做做太极操也不错!不必追求动作难度、架子高点、动作缓慢点,应该不会伤到膝盖的。

建议有太极拳爱好的老年人还是学习杨氏,通过我自己多年的陈氏太极拳修炼,我个人觉得陈氏太极拳不适合老年人,杨氏咱不懂,但是拳理应该一样,看上去比陈氏太极拳动作难度低,所有人群都能适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