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州”這麼好聽,怎麼就叫合肥了

總有人問古時有個廬州,廬陽。合肥為什麼不改回“廬州”?淝施交廬州,坐望江南首。


“廬州”這麼好聽,怎麼就叫合肥了​廬州,自秦置縣,是座具有兩千多年曆史的古城,直到明清還一直叫廬州府,屬於府治行政機構,相當於現在的計劃單列市,所以合肥和廬州是同時存在的,合肥縣屬於廬州府管轄。解放之前、之後一直叫合肥。

“廬州”這麼好聽,怎麼就叫合肥了​周武王時代搞分封,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等級來分封,就在現在合肥這個地方封了一個國叫“廬國”,而廬國又屬於子爵,所以稱為“廬子國”,都城叫廬邑,就是現在的合肥老城附近。

“廬州”這麼好聽,怎麼就叫合肥了​ 周武王是什麼時候的人?公元前1000年啊。由此可見,“廬”這個字和合肥這個地方,歷史有多久遠。 廬州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是在隋朝,這裡本來叫合州,隋朝時改名為廬州,因為這塊地方的古名就是廬。從隋開始,唐、宋、元、明、清,這塊地方一直叫廬州。
“廬州”這麼好聽,怎麼就叫合肥了​所以無論再牛逼的城市,當時一律是縣,安慶府(懷寧縣)、太平府(當塗縣)、廬州府(合肥縣)、潁州府(阜陽縣)、西安府(長安縣)等等。廬州府管轄一州:無為,四縣:合肥,巢縣,舒城,廬江。
“廬州”這麼好聽,怎麼就叫合肥了​ 廬州是包拯的家鄉,許嵩有首歌叫《廬州月》,歌名和歌都很好聽。廬州這兩個字,光是聽上去就覺得很有意境,所以很多人都表示,廬州這麼好聽的名字,又古老,又儒雅,古廬州府曾管轄(合肥縣、巢縣、舒城、廬江、無為州)乃真正沿江城市。因四川有個瀘州,地級市不能重名、諧音,所以合肥更不可能改回廬州了。江淮分雙流,淮右扼襟喉。廬州怎麼優雅的名字,怎麼就合肥了呢?“合肥”,乍聽之下,很是年輕。其實不然,早在北魏時期,在酈道元《水經注》中就有記載“夏水暴漲,施合於肥,故曰合肥”。

“廬州”這麼好聽,怎麼就叫合肥了​大多數人知曉廬州是通過許嵩的《廬州月》和《少年包青天》中的古稱廬州府,合肥是指 南淝水與北淝水交匯的地方 匯合點就在如今的市中心逍遙津 這裡自秦置縣早在北魏時期,在酈道元《水經注》中有記載:“夏水暴漲,施(今南淝河)合於肥(今東淝河),故曰合肥。”這是“合肥”名字的來源說法之一。而在唐代時分,唐人提出了另一種說法:淝水出雞鳴山,北流二十里分而為二,其一東南流(南淝河),經過這裡入巢湖;其一西北支(東淝河),二百里出壽春入淮河。在《爾雅》中記載“歸異出同曰肥”。

“廬州”這麼好聽,怎麼就叫合肥了​二水皆曰肥,合於一源,分而為二,故曰合淝,後更為合肥。故而我們瞭解到,“合肥”這個萌萌噠的名字也有著不小的歲數啊!從廬州與合肥所包含的地理位置上來看。廬州與合肥的關係,是府縣的關係,即明清時期一直以來的所謂廬州府合肥縣,那時候是沒有地級市與市轄區的,如果有,那當時的名稱就應該是廬州市合肥區。 所以更沒有合肥改為廬州之必要了
“廬州”這麼好聽,怎麼就叫合肥了​合,兼併天下之意。肥,海納百川之實。 廬陽有太陽,包河有河,蜀山有山,瑤海有海,巢湖有大湖,廬江有江。把合肥所轄區縣名稱連在一起氣勢大,胸懷天下,曰:江山河湖海洋(陽),東西長豐。故稱之為霸都!居皖中腹地,東望南京,南濱巢湖,北襟蚌埠,既有“吳楚要衝、包公故里”的盛名,又有“襟江近海、七省通衢”之美譽。“江淮首郡、吳楚要衝”,“江南之首”、“中原之喉”

“廬州”這麼好聽,怎麼就叫合肥了合肥為什麼不改名廬州,這個問題是爭議最大的,合肥名字源於淝河,有“同源不同歸”之說而稱合肥,在古代是很正常的地名,只不過不符合現代審美罷了。至於合肥名字的歷史早在史記就有記載,廬州隋朝才有此名,你說誰更有歷史底蘊
“廬州”這麼好聽,怎麼就叫合肥了安徽—廬州府—合肥縣,以縣名“合肥”為城市名,想一下是廬州對周邊向心力大,還是合肥向心力大,也許這也就是合肥城市取名、和一直被噴不改名字的緣故吧

“廬州”這麼好聽,怎麼就叫合肥了合肥這座散發著古老韻味的“廬州之城”也在時間的更迭中歷久彌新。曾經的南淝河碼頭,日日忙碌;曾經的長江路,是合肥最長、條件最好的主幹道;曾經的五里墩立交橋被稱五里飛虹。如今的合肥,一條條川流不息的高架橋架起了南來北往的旅人;一盞盞璀璨的霓虹燈照亮了深夜回家的路人;一座座古老的建築也在城市發展的映襯下有著獨特的韻味。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