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民工供养大学生用尽积蓄,毕业后孩子仅拿3000元的工资?

网友一:

可能有些朋友觉得:花光积蓄供子女读完大学最后才拿到3000元工资,太少太不划算了。这是不是投资,大家见仁见智。哪怕就从投资的角度来说,花光积蓄供读大学,这积蓄咱就大概按10到20万算。

大学生一个月3000元,一年36000元(有的农民兄弟一年也才几千一万的收入),投资二十二年,十五年回本,这还是没算涨工资的情况(既然是从投资的角度,那孩子结婚之类也是孩子自己操心了)。

然后再说整个家庭,第一代民工,第二代白领,第三代的家庭条件估计也不会再差到哪里去。所以说,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依然是有道理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如何看待民工供养大学生用尽积蓄,毕业后孩子仅拿3000元的工资?

网友二:

一,没有技能,是真正的毕业即失业。学生和家长没有闹明白为什么要上大学,觉得上了大学就能够改变命运,就可以衣食无忧。家长觉得孩子考上了大学就光耀门楣了,对孩子的金钱要求尽量满足,而忽略了对孩子的要求。而孩子觉得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所诱惑,忘记了自己上学的目的是什么,忽略了自身知识的修炼,所以毕业之后找不到好工作只能拿低工资混日子。

二,别人眼里的毕业找不到好工作。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初入职场工资是很低的,但是有的人爱道听途说、乱猜测、乱对比,就觉得这个学生辜负了父母的心血。大学生初入职场时工资低并不代表一直都这么低,以后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网友三:

3000元一个月怎么了?读完大学你就得拿比别人高的工资,干比别人轻松的工作?读完大学你一定得懂一门技术?这样想的话没必要上大学了,人人都这样想的话,开设大学的意义就不在了。大学所以区别于高职就在于大学是重在学习理论的地方,不是你获取信息,专攻技术的地方。如果只是获取书本的信息,小学以后你就没有必要再上学了,你已经懂得如何获取信息了。如果只是学习技术,小学毕业也可以学习技术了。大学里面学的东西有的虽然实践性不高,但是确实是为了拓展思维的。比如文学类,哲学类专业就是这样!

如何看待民工供养大学生用尽积蓄,毕业后孩子仅拿3000元的工资?

网友四:

在而今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中,从月薪3000元干起,一步步提升自己,一步步升职加薪,自然会在未来挣到更多的收入。倘若他还是个勤奋努力的创业人才,没准在若干年后,还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这些都值得资助者和我们去期待。所以,都急啥!不要仅仅因为刚毕业没多久,只挣3000块,就灰心丧气的否定了一切,这么想不就是典型的nc逻辑嘛~

网友五:

农民工花光积蓄给孩子上学,换来的只是3000元的工资你们觉得不知对吗?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同样拿着3000元的工资而且也是个农民工你觉得比起大学生,哪个好?不上大学,很多农村人无法改变固有的思维,就像现在的一些暴发户,金钱于他们来说是种负担,不会投资,不懂理财,金钱迟早挥霍一空,或者等待贬值。教育确确实实改变穷根的主要方法,人所以一直贫困不是他不努力改变,而是思维的贫困,改变思维,穷根才可能断。

如何看待民工供养大学生用尽积蓄,毕业后孩子仅拿3000元的工资?

网友六:

如果我们只是盯着一个事情看,就会忽略很多其他重要的事情。如果我们对于大学生的评价,只是看毕业后的工资,就会忽略很多其他的事情。比如知识、事业、同学资源、思维模式等等。这些也许不能里面变现转变为金钱,但在将会长将以往深刻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比如,在教育小孩的方式上,可能有知识有文化的,会尝试和小孩沟通,没有意识的父母可能会动粗;比如眼界更广的人,有了小钱后,他会学着去理财,而不是只存银行。这些都是琐碎的细节,却会伴随人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