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9000多億,利潤率卻不到5%,且看富士康的血淚史

年收入9000多億,利潤率卻不到5%,且看富士康的血淚史

近日,富士康發佈招股說明書,這一家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終於要在上交所迎來上市,不過卻是分拆上市,並不是整體上市,這一點需要搞清楚。

翻一翻富士康的財務報表,會驚訝的發現,這一家2017年收入高達3500億(如果算上整體的話,營業收入9300億),員工有二十多萬的大公司,實則2017年的淨利潤卻只有160億,利潤率竟然還不到5%,可能這就是企業規模化之後的弊端,在A股之中有營業收入達到這個規模的卻是少見,一旦富士康上市成功,必將是又是一權重股。

年收入9000多億,利潤率卻不到5%,且看富士康的血淚史

這一次富士康上市融資目的是為了轉型(當然圈錢可能也是其中一個目的),畢竟如今的富士康已經陷入低利的困境,而且在富士康的前五大客戶在總收入的比重之中佔據著70%的份額,這對於富士康而言,絕對是一個危險的信號,而從富士康發佈的招股說明書裡可以看到,這一次富士康會把融到的錢投入到工業互聯網,雲計算,通信網絡,5G等等的項目之中,合計下來的投資預算在270多億左右。

年收入9000多億,利潤率卻不到5%,且看富士康的血淚史

其實,在很早之前,富士康也曾經有過轉型,但是卻不太成功,富士康是以代工電腦起家的,之前也想要打造出富士康的品牌電腦,也花巨資收購了當時的一家比較出名的電腦城,推廣自己生產的“富士康”品牌電腦,但是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轉型並沒有成功,無奈之下,把當時收購而來的賽博電腦城轉讓出售了,但是富士康的高層並不甘心,隨後成立的數碼網上購物的平臺,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之下,前有淘寶遙遙領先,後有京東你追我趕,富士康想打開這個局面無異於難如登天,至今這個項目都半死不活。

不過,富士康也不全是失敗的轉型投資,也有成功的,比如說富士康花了將近50億美元的代價收購了夏普,收購了夏普以後,富士康讓夏普的業績扭虧為盈,2017年上半年夏普的利潤就已經達到了202億日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