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为什么不搬到石家庄?

L刘宇桐

根据资料可以知道,河北工业大学本部是位于天津市的(还有一个廊坊分校),它隶属河北省,现在是由教育部、河北省和天津市共建的一所省部共建的地方高校,至于为何河北省管理的高校却在天津市异地办学呢,这是因为历史原因形成的,了解这些历史原因就需要知道河北工业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天津近现代的行政归属。

河北工业大学的发展历程

河北工业大学前身是北洋工艺学堂,是当时的直隶总督袁世凯下定创办的,而当时的天津是直隶省的省会,也就是那时候的天津还是隶属于直隶省的(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后来学校也是经历多次改名。在1928年9月时,因为当时的国民政府早已定都在南京,直隶省已经名不副实了,所以就把直隶省改为了河北省,而当时已经是“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的河工大前身也就随之把校名改成了“河北省立工业专门学校”,之后也是经历了种种变迁,在1995年时,才正式的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

在河北工业大学发展历程中,曾经有过搬迁计划,当时的省委曾经决定把河北工学院(当时是这个名字)搬迁到邯郸,因为一些原因,最后搬迁计划终止,学校还是在天津办学。

天津市的行政隶属变迁

在清朝时期,天津隶属于直隶省,也做过直隶省的省会。民国时期,也是先后经历了直辖市到省辖市(河北省管辖)再到直辖市的变迁。在新中国成立后,也是先后有过类似的变迁:

1949年至1958年2月,天津是中央直辖市。
1958年2月天津划归河北省。
1967年1月恢复直辖市。

河北工业大学异地办学

现在的河北工业大学属于异地办学,而且还是唯一一所异地办学的211大学,形成这种状况的最初原因应该是政府政策的原因,不可否认的是在异地办学过程中河北工业大学得到了天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才有了现在的成就。而异地办学的高校也有很大,比如在秦皇岛办学的东北大学分校,威海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分校等等。


牛城小巷

没有全局性看问题,就会充满了小康型的愤怒。让我们来看一下河北工业大学问题的历史全貌,让你从康庄大道,走到直辖市高速公路上来。

近代的天津的所有大学的产生,和河北省无关,基本都是天津自身与吸引过来的雄厚的财力支撑起来的,无论学校叫什么名字。

只不过有的时候叫天津某某学校,在天津清朝后期做直隶首府时代,有时候也起名叫直隶某某学校,仿佛北京医科大学可以起名首都医科大学,当行政区划改变,民国时候首都搬迁南京时候,你能说北京首都医科大学是南京的大学吗?行政区划的改变不影响学校的归属。

例如现在在保定的河北大学,前身叫天津工商学校,它是法国势力试图伸入中国,而遭遇中国本土强大抵抗,并且法国自身天主教势力矛盾重重,为了进入中国,折中后,在天津设立的天津工商大学,以平衡中国和法国,平衡法国内部之间的矛盾。

1921年,法国政府商请罗马教廷批准,由天主教直隶东南教区(后来的献县教区)的法国耶稣会士在天津马场道清鸣台,

创办了一所教会学校,初名“天津农工商大学”,复定名为“天津工商大学”,在教会内部称为“天津圣心学院”。

天津的学校不是随便一个学校建立的问题,背后都有深刻的全球势力的碰撞,较力问题。

你要知道,现在保定的河北大学,是法国政府呈报罗马教廷批准成立的,你能说是河北省建立的吗?

当你看到天津有无数西洋洋楼,你要明白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每座楼,都有全世界,包括中国力量的较力,而不是简单的一个洋楼建设。

什么叫做直辖市,直辖市的意思实质是这个城市已经超越了所处地方的影响范围,而具备了国家在全球层面的影响力,而不得不采取国家直接管理,以控制这个城市的力量对世界的影响。这一点是在天津最明显,北京上海还差着点,重庆几乎没多少,正在建立这种影响。

那么问题就来了,先不说归属,归属肯定不是你河北省,当你一个这种世界格局的学校,一旦搬离开世界格局的关键地方,会怎么样?就脱离了世界核心体系,自然就没落了。试问:河北大学最近几十年的发展如何?

在建国以后,由于天津完成了清末以来国家赋予的救国存亡的历史重任,就开始给天津卸担子。刀快是好事,总用扎自己,所以天津不能总快着。

在卸担子的过程中,采取的办法就是割韭菜,大量的天津企业,学校,工厂搬迁全国,其中一个措施,就是取消天津直辖市地位,做河北省省会。当时国家认为把天津搬迁河北即可以形成对天津的卸担子,于是天津在当河北省会期间,采取的三步走的办法。

1.将一个单位改名成河北省某某单位,什么都不变

2.没多久,河北省名字的单位划归河北省

3.又没多久,河北省的单位搬迁河北

例如:河北大学

然后1970年,搬迁保定

请问:这个过程中,你哪里看出来,河北省的,这个词汇?

好,你家一套房子,你张三的,现在改名,李四,都不变,你说改就改吧,然后过了几年,房子搬迁河北吧,房子不能搬迁哈,哪就人搬,房子既然是李四的,为什么张三你住,应该李四住才对呀。

你很高兴的让李四住,你住大街上去,对吧?因为房子写着李四的。关键这李四这个名是怎么来的。

说了一圈了,回到河北工业大学身上,河北工业大学前身是天津的2-3个学校,主体是原来的天津北洋大学,也是与河北省从财力,人才各方面没关系的。

当时要把大学迁走,天津当然不愿意呀,我就一个北洋大学,当时改名叫天津大学了,你不能全拿走,我一点没有呀。我有2房子,白给你一个房子行,我就一个房子,不能一间房子没有,给了你,我自己住大街呀。

于是开切天津大学,不止天津大学,你要看了河北工业大学学校历史,你会惊讶一个学校能这么复杂,能从天津切出来这么多肉来。

1.1958年,天津大学抽调了19名正副教授、讲师和30名青年教师,并挑选50名毕业生从事教学工作,同时河北省政府任命天津大学教务长潘承孝为河北工学院院长。这个潘承孝可是厉害人,中国内燃机和汽车工程教育奠基人之一,能跟毛主席说上话。

2.1959年12月29日河北省即决定河北工学院迁到河北省邯郸市,

3.1961年建立天津工学院,由天津机电学院、天津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化工学院合并而成。天津机电学院是1958年在天津工业学校基础上建立的。

4.1962年7月,河北工学院与天津工学院合并,改称天津工学院,由天津市领导。什么意思,切天津工学院呀,呵呵,一下切了3个天津学校。

5.1969年天津工学院划归河北省领导。

6.1971年11月29日,河北省批准天津工学院改名为河北工学院。

7.1995年2月16日,国家教委批准河北工学院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

各位,请大家从这个历史中,找出来学校和河北省之间的关系。

穿个马甲就不认识人了还有可能性,改个名你就不认识人了,什么问题?小康出的人才水平太高的问题。。。。

如果高水平的小康人才还分析不明白这事情的道理,请问:现在石家庄河北某某大学,改名为天津某某大学,年底搬迁天津,请问:你分析的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分析的明白哈,好,再问个问题,在石家庄的天津摸某大学,为什么不搬迁到天津,而在石家庄呢?问这个问题时候,高水平小康人才会什么悲愤的心情呢?你什么心情,你提问河北工业大学为什么不搬迁石家庄时候,天津人就什么心情。


至于切肉,天津毫不在乎,

知道为什么北洋大学改名叫天津大学吗?

抽调地质组参与组建北京地质学院,现为中国地质大学;

抽调冶金系、采矿系金属矿组为主体组建北京钢铁学院,现为北京科技大学;
抽调采矿系采石油组并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现为中国石油大学;
抽调航空系并入清华大学航空学院,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抽调采矿系采煤组至中国矿业学院,现为中国矿业大学;
纺织工程系调出成立河北纺织工学院,现为天津工业大学;----哇,石家庄的人才们,还一个河北学校,被天津罪恶的改名成天津工业大学了,为什么没迁到石家庄呢?
抽调电信系为主体组建北京邮电学院,现为北京邮电大学。

这迁出来的专业都什么成色的档次,任何一枝都成一颗大树。

其实还一个呢,西北工业大学,原来抗战时候跑西北办学,后来老师回天津,留下青年老师。

都这么多切下去了,还好意思叫北洋大学吗?唐僧都啃成麻杆了。

1958年又从天津大学抽调力量重新组建河北工学院(即河北工业大学)。

知道中央音乐学院哪来的吗?1958年天津迁北京的。还好,不是北洋大学切的,不是大腿肉,是胳膊上的肉,匀称的切比较舒服,千刀万剐比砍头强哈。

你河北工业大学哪块肉,仅仅是天津一块小肉:北洋大学切呀切,切呀切,切到后来,最后又补的一刀,你还问为什么不搬迁石家庄?呵呵,麻杆都不好意思说话了,切的太多麻木了,切下来的肉嚷嚷,我就是麻杆,就耐麻杆,你就把我改名成保定火烧,我也是麻杆肉。


枫林沙洲

在最初的计划里,河北工业大学是要搬迁到河北邯郸的,都已经在邯郸建好了校区已经搬了一些基础设施和设备过去,但是由于一位老教授上书邓小平,最后没有搬迁成功,邯郸的校区作为现在河北工程大学的校区。

既然已经有了当初国家领导人决定的河北工业大学不在搬迁的计划,所以搬迁到石家庄也是不太可能的。

当然,作为河北省来讲,总想在河北工业大学在省内有一些基地,所以河北工业大学应该在河北廊坊还有校区。

改革开放以后,搬迁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天津的户籍的优越性比河北的任何一个地区都多,当地的老师肯定不愿意冒着自己子女失去这些优势的机会搬迁到河北省。

所以河北工业大学就成了一块飞地。


空调的房间

河北工业大学作为河北省唯一一所211工程高校,但却不在河北省,反而地处天津境内,着实是让河北考生倍感尴尬。当然河北工业大学之所以会在天津,也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毕竟当初天津曾经为河北的省会,当时的河北也是聚全省之力发展天津,很多大学也都建在了天津,河北工业大学就是其中之一,还有现在的河北大学也是如此。

天津直辖后,河北工业大学也曾考虑过内迁,但是选址地在邯郸。当时的科技并不发达,大学的搬迁对大学实验器材的损失还是非常惨重的,记得好像搬了好几年都没搬完,而且对河北工业大学来说,大伤元气,鉴于此,当时校长给国家领导人写信,说明了大学搬迁的利害,当时国家领导人下令,大学搬迁一定要慎重,然后河北工业大学停止搬往邯郸,开始往回搬。就这样河北工业大学留在了天津。

那没有人可能要说了,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了,搬一所大学,应该是Soeasy了吧?是的,经济、物质是没啥问题,但是损失的可能是软件----师资!

以前的教授可能就跟着大学走了,但是现在可选择的余地太大了,大学走,教授不大可能走,而一个大师可能会影响一所大学一个学科的水平。众所周知, 天津的条件肯定比石家庄好多了,这点从房价就能看出,那么作为教授,是更喜欢天津还是石家庄?答案不得而知。

所以以前不搬,是怕损失硬件,如今不搬是怕损失软件!就这么简单!


春风下的杨柳

1、河北工业大学好像本身就不是只属于河北省的,而是教育部共建的院校。在高考招生时,河北工大能在河北大量招生,这已经是好事儿了。河北大学现在也是十四所“部省共建”的中西部高校之一,而不再是以前的“省部共建”。其中区别,谁主谁次,不言而喻。

2、搬迁一所高校,不是一般人家搬个新房子那么简单。一所大学的根,不是一朝一夕扎下去的,一旦搬迁,难免伤筋动骨。河北大学的历次搬迁,已经使得一个当初全国前列的大学,沦落到今天的境地。河北工大实力未必比河北大学强出太多,更禁不起折腾。

3、河北高校数量不少,主要问题在于投入不足、实力不强。把地养肥,才能长好庄稼,光琢磨着从别处移苗过来,是没有用的。养元固本、蓄水养鱼,营造重视教育、教育优先的环境,真正狠下心来给一所一所高校舒筋活血,强身健体,这才是长远的正路。


河大张雷

天津市曾为河北省的省会,也是河北最发达的城市,当时天津是北方经济重镇,可以类比于上海。所以河北省属大学一度大部分在天津,这是历史。

国家规划天津直辖,其实不甚合理,毕竟河北省划掉天津几乎半残。为了支持国家,河北忍辱负重,省会搬迁到老省会,保定。此时,河北省想迁出一部分大学,选择了河北工学院和河北大学。河北大学迁到保定,工学院签到邯郸。

两者都不愿意搬,比较河北条件远不如天津。河北大学虽不情愿,但是作为综合性大学,没有理由拖延,最后顺利迁到保定(河北省会,当时河北条件最好的城市)。河北工学院没有搬成,工科院校仪器较多是客观原因。后来,总设计师亲自过问,决定暂缓。后来,搬迁难度越来越大,就保留至今了。


没事儿浏览阅读

第一,河北工业大学成立时,河北省委省政府以前位于天津,后来国务院把天津划为直辖市,河北省政府搬至保定,再后来由于文革武斗动乱省政府搬至石家庄市;第二,省政府对河工大早有搬迁计划和方案并且实施,在邯郸建了新校区先期搬了一批人,但大部分教师和家属子女都不同意搬迁,上书中央致使搬迁计划半途而废。邯郸新建校区随后改名《河北煤炭建工学院》,后改名为《河北工程大学》至今。第一批同意迁出的老师及家属大部分被安排进了位于省会石家庄的《河北机电学院》工作(即如今的河北科技大学),现在大部分同志都已经退休了。真实情况如此。请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易水寒146782678

还有一则小道消息,当时天津独立出去后,大家都看好保定,所以...你懂的。结果那石家庄成黑马。河北工业大学没有搬到邯郸是历史问题,工业大学设备多,搬迁影响设备精度。于是某人找到小平同志,最后没搬走,搬走的部分成立现在的河北工程大学


山人鬼谷熊

现在对于大学搬迁各种事,基本都不太可能了。可能因为历史的原因,河北唯一的211大学却在天津,一直到现在。

搬迁一个学校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没有重大事情,是不会搬迁的。大学在一个地方,可能会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职工的工作生活,房屋建筑的使用,以及大学带来的附加效益。


思想芦苇

建议搬到石家庄吧 石家庄军校还不错 在全国也有数得着的 地方院校就差了 元氏封龙山 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 河北最早的书院封龙书院就诞生在那 历代是河北书院教育的中心 曾经诞生了最早的多次方程 那里高山巍峨 碑刻久远 云雾缭绕 是做大学城的好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