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霸万言控诉父母:原生家庭这个锅,到底谁来背?

北大学霸万言控诉父母:原生家庭这个锅,到底谁来背?

文 | 卢悦 主播 | 婧妍


原生家庭这个锅,到底谁来背?

——心悦君

北大学霸万言控诉父母:原生家庭这个锅,到底谁来背?

春节快到了,想回家吗?

曾经的高考理科状元,留美研究生王猛(化名)已有12年没回家过春节了,6年前,他就已拉黑父母。

最近,他用一篇万言控诉书,在网上掀起一场父母与子女们的“腥风血雨”。

北大学霸万言控诉父母:原生家庭这个锅,到底谁来背?

北大学霸万言控诉父母:原生家庭这个锅,到底谁来背?

对他的言行,网络上主要有三大流派。

1)“保皇党”:

北大学霸万言控诉父母:原生家庭这个锅,到底谁来背?

2)“革命党”:

北大学霸万言控诉父母:原生家庭这个锅,到底谁来背?

3)“和事佬”派:我们长大了,都是成人了,忘掉过去,重新开始!

北大学霸万言控诉父母:原生家庭这个锅,到底谁来背?

北大学霸万言控诉父母:原生家庭这个锅,到底谁来背?

三种对待原生家庭的态度,就是三种人生

这样的争论,就如盲人摸象。

都摸了象,但说的,都不是象。

所有人都对,但也都错了。

如何看到“象”?

记住一句话:凡是极致,都是幻相;凡是偏激,一定有假。

只要辩证法学好了,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你就会掌握到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三观:中。

“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

如果你站在最好的黄金分割点上看这个世界,就会拥有绝佳的视角理解世间万物。

那么,话说回来,原生家庭到底是不是个事儿?

这取决于你站的角度。

我们一共有三种角度:

1)过度沉溺

  • 过度撕逼:痛说童年虐待史,咬牙切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讲述自己如何与父母艰苦卓绝地战斗到今天——人生完全被父母毁了。

  • 过度亲密:父母永远的乖孩子。

  • 过度恐惧,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北大学霸万言控诉父母:原生家庭这个锅,到底谁来背?

2)过度隔离

她好像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绝口不提父母或者干脆告诉你:小时候的记忆都很模糊。

提到父母,也寥寥几句:“父母对我很好的。”

怎么好?说不下去了。

“我已经放弃和他们沟通了,就当我是孤儿了。”

甚至会说:“你们做心理的,就是这个套路,动不动就说童年的事儿,没时间跟你扯这些陈芝麻烂谷子……”

3)自相矛盾:

一边说父母不好;一边又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也尽力了,不埋怨他们——做人不能太矫情。

北大学霸万言控诉父母:原生家庭这个锅,到底谁来背?

对沉溺型,我是不会和他们谈“原生家庭”。

对隔离型和自相矛盾型,我一定要和他们谈“原生家庭”。

对,你猜对了,我们做心理咨询的,就是要和来访者“对着干”。

为什么?

因为人活一世,就是活在“表”和“里”这两个层面上。

真正的创伤是不能碰的——如果手指上有一个小伤,你都要拿邦迪创可贴贴上,谁会拿刀在伤口上乱砍?

所以我们一辈子都是在“自欺”,在“说谎”。

目的就是为了掩藏一件事:

我们的创伤。

创伤就是我们无力应对,无力疗愈的痛苦,解决不了,只有埋藏。

而埋藏就有四种方式:

北大学霸万言控诉父母:原生家庭这个锅,到底谁来背?

1)战斗:一辈子都和父母为仇作对,逃避自己的弱小感;


2)逃跑:一辈子都回避父母,逃避自己的勇气;


3)假死:一辈子都假装自己是孤儿:逃避自己的依恋;


4)自相矛盾:任意在前三者中选两种折腾。

埋藏的好处是可以躲一时,但代价是要和父母玩一辈子的游戏,永远以父母为中心转动,而没有自己。

北大学霸万言控诉父母:原生家庭这个锅,到底谁来背?

我们可以等到父母的道歉吗?——如何与父母友好说再见

那么,第四种方法是什么?

化解和父母的恩怨,这样你才能真正长大。

长大的好处就是你可以选择你想要的生活;坏处是需要冒险。

如果这个学霸来找我做咨询,我就会问他一句话:“你写信的目的是什么?”

他会说:“我要报仇!”

“报了仇你会得到什么?”

一般会有两个答案:

1)承认、认同:他们一直都否认对我的伤害,让全社会的唾骂声,逼他们必须承认自己当年的确伤害到我!

2)共情、道歉:他们一直都不能懂得我受的伤,让他们也尝尝我当年的痛苦,才能理解我当年有多痛苦!他们会羞愧,会内疚,会自责,最终会道歉!

北大学霸万言控诉父母:原生家庭这个锅,到底谁来背?

图注:全国未成年犯的一项调查显示,42.3%的未成年犯表示“恨过自己的父母”。

你希望他们说什么?

我希望他们说两句话:

1.我们当年的确做错了。


2.我们心情很沉痛,很遗憾我们伤害了你,如果人生再来一次,我们绝对不会这么做了。

那些怒怼父母的“成年孩子”们,看上去似乎那么强大,那么充满攻击性,但这只是他们的“表”,而真正的“里”则是渴望认同和共情。

心理学有一句名言: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不care了。

那么爱是什么?

爱就是需要。

恨是什么?

恨就是:“求不得”。

什么叫“求不得”?

求=在一棵树上吊死。

不得=永远得不到,却永远不放下。

举个例子吧。

一个女人被男人抛弃,她有两个选择:

  • 做一辈子怨妇:我这辈子算是被你毁了。

  • 换一棵树找果子:找到一个更好的男人,与前任相逢一笑泯恩仇。

所有的“放不下”是因为没有更好的替代。

有更好的替代了,过去的恩怨都可以一笔勾销。

那么为什么这个北大学霸,都三十岁了,还是个愤青,纠缠在过去的痛苦中不可自拔?

很简单,你让一个婴儿离开妈妈,独立生活,是不可能的,所以婴儿会死活也离不开父母,除了父母,世界再大,对他们也毫无意义。

因为他们没有发展到足以靠自己寻求新资源的能力。

这就是我经常说的:“成人小孩”——生理上的成人,心理上的小孩。

在智商上,在身体上,学霸都已是成人,但在情商上、人格水平上,都还在和“父母痴缠”的年龄。

为什么有的父母比学霸父母做得还过分,但她们却可以过得很幸福,原来根本的问题,不是你的经历,而是在你经历以后,是否有机会和空间“发展自己”。

北大学霸万言控诉父母:原生家庭这个锅,到底谁来背?

图注:孙俪和邓超都有原生家庭的伤,但却可以彼此治愈。

心理学家做过

“陌生人”情境试验。

看看3岁孩子在父母离开,有陌生人进屋,然后父母再回来,会有什么反应。

结果发现有四种反应:

1.战斗:父母离开的时候,很想念父母,父母回来的时候,会对父母大发脾气很难哄好。


2.逃跑:父母离开的时候惊慌失措,回来以后刻意讨好。


3.假死:父母离开和回来都无所谓。


4.和解:有话好好说。

北大学霸万言控诉父母:原生家庭这个锅,到底谁来背?

测试第三种孩子的心跳,会发现,他们并非外表那么cool,当父母回来时,他们的心跳都会加快,他们不是不在乎,只是因为必须没反应,才能让自己活下去。

和父母殊死搏斗的孩子,发现只有和父母斗,父母才能关注自己。

拼命讨好父母的孩子,发现只有达到父母的标准,自己才能存活。

那些对父母没反应的孩子,必须要“冬眠”,才能避免父母的伤害和习惯父母对自己的无视。

我们就是这样“苟活”下去的。

但是也有第四种孩子,父母离开时,他们合理地安抚自己;父母回来后,和父母合理地表达抗议,很快又可以和父母愉快地玩在一起了。

为啥他们可以这样做?

因为他们的生存空间足够大(父母可以给他们消化情绪的空间),让自我有充足的养分长大。

那些一直难以放下对父母和对伴侣恨意的人,无非是因为他们的自我还没有足够强大到可以放下的程度。

北大学霸万言控诉父母:原生家庭这个锅,到底谁来背?

在我的咨询室里,往往会发生三种成长。

  • 那些不停怼父母的人,开始怯生生地表达对爱的渴望;

  • 那些不停为父母辩解,自称和父母关系不错的人,开始表达对父母的愤怒;

  • 那些声称无父无母,毫无爱意的人,开始表达对父母的依恋。

所谓的“成长”,无非就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

我们不再活在“保护层”的世界,开始和“内在小孩”相遇,来到了“学会自我安抚而非外求”的世界,而当内心充满爱的时候,才会停止和父母的纠缠。

此时,再回头看父母,却发现,曾经人生中那么重要的角色,已变成配角,在视野中慢慢变淡。

所有的一切,都是前尘往事。

原来,生命有那么多比这些事儿更好玩的事要去做。

北大学霸万言控诉父母:原生家庭这个锅,到底谁来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