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沒有消息了呢?

用戶67372349791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個鑿壁偷光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匡衡。

匡衡是西漢人,他小的時候,很聰明,也很喜歡讀書,但是他是農民的孩子,所以沒有錢上學,他後來就跟一個親戚學字,於是就能看書了。

匡衡自然沒有錢買書的,所以只能借書來看,而當時,書也是一種貴重品,有書的人不會輕易借給別人看的。所以匡衡,給別人做幫工,不要工錢,只求別人能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白天的時候都得去田地裡幹活,只有中午休息的時候看一點書,他只能在晚上的時候讀書,但又有新的問題,他沒有錢買油燈來看書。

有一天,他躺在床上心裡默唸白天讀的書,這時候,從隔壁透出來一絲光線。他這下子有辦法了,他找了一把小刀,在牆上挖了一個小洞,透過來的光就更亮一些了,他就藉著這個微弱的光,讀起了書,就這樣,匡衡越來越有學問了。

那麼匡衡後來怎麼樣了呢?

匡衡後來拜當時的博士學習【詩經】,他對詩經有很獨到的見解,所以當時有人評價說,只聽匡衡解讀詩經,就能夠心情舒暢。

而漢元帝在做太子的時候,也很喜歡研讀詩經,也知道有匡衡這麼一個人,後來漢元帝繼位之後,就讓匡衡擔任博士,給事中。

當時長安城發生了日食和地震,匡衡趁機上書,引用詩經的話,勸漢元帝,要少建宮殿,要節儉不奢華,近賢臣,遠小人,修仁政,在百姓中推廣道德教化,弘揚禮信仁和,漢元帝十分讚賞他,任命匡衡為光祿大夫,太子少傅。

漢元帝特別喜歡儒學,尤其喜歡詩經,經常聽匡衡講讀詩經,對他十分的讚賞,任匡衡為御史大夫,公元前36年的時候,丞相韋玄成去世,匡衡被任命為丞相,封樂安侯。

匡衡經常上書表達對朝廷政策的看法,總是以詩經為引據,很多主張都獲得了漢元帝和漢成帝的支持。

漢元帝后期,宦官石顯受漢元帝寵幸,為非作歹,漢成帝繼位後,匡衡就上書彈劾石顯,列舉了他做的壞事,剷除了石顯及其黨羽。

不過,匡衡也做了錯事,他的封地本來是三千一百傾,郡圖弄錯了,多給他劃了四百傾,匡衡拒不退讓。漢成帝時,司隸校尉和少府彈劾他,最後匡衡被貶為平民,他還鄉之後,幾年病死。


歷史簡單說

語文書上有篇課文叫做《鑿壁偷光》,講述的是漢朝時期匡衡小時候因為家裡窮,連油燈都點不起,只好偷偷的鑿通鄰居家的牆壁,依靠投射進來的油燈光亮讀書。

據說這個故事有很多疑點,先不說隔壁富人家的牆壁能不能被他鑿通,就說投射近來的油燈光亮究竟能不能找到書上的字跡,哎,簡直不能深究!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位鑿壁偷光的孩子長大後出息了。

《史記·張丞相列傳》記載,匡衡因為只會死記硬背,多次被家鄉官員推薦給朝廷,但是都沒考中,等到第九次時才被可憐見推薦中了丙科。後來,他做了候補平原郡文學卒史,相當於市級圖書館管理員。也該著他發達,幾年後,當時執政的漢元帝酷愛詩經中的文章,御史才徵調他進京,以候補百石官屬的身份被薦舉做郎官,補做博士,拜為太子少傅,侍奉元帝。因為熟讀《詩經》章句,元帝就升任匡衡為光祿勳,讓他身居皇宮之中擔任老師,教授皇帝的侍臣,而皇帝也坐在他的身邊聽講,非常喜歡他搖頭晃腦背書的樣子,因此,他的地位也就一天比一天高貴起來。御史大夫鄭弘因為犯法被免官,匡衡先生就繼任為御史大夫。一年多之後,韋玄成丞相逝世,匡衡才繼任為丞相,終於位極人臣。

事情到了這裡似乎十分圓滿,也符合國人對刻苦學習的最佳期待,可這位漢朝道德模範為何又成了反面教材,落得個貧困而死的結局呢?

據《漢書》記載,匡衡晚年的時候兒子匡昌醉酒殺了人被刑事拘留了,他老人家知道後竟然不置可否,下屬官員們心領神會竟然夥同他的小兒子劫獄,結果被紀檢部門檢舉告發!

漢元帝的故事也是相當精彩

這一查,有關部門發現匡衡的很多問題,有他利用權力,非法擴大食封土地四萬多畝。後來在查他兒子殺人劫獄的罪過時,朝廷原本還不想牽連他,結果司隸校尉駿等揭發他其“專地盜土”,此時執政的是(lll¬ω¬)成帝,正是需要燒三把火的時候,於是匡衡被人查辦了。

朝廷並沒有對他處以極刑,只是抄沒了他的家產,最後這位老先生因為貧困交加病死在家鄉的茅屋中。

想想這位自幼家貧的匡衡先生身居高位貪圖些錢財尚且在情理當中,可放縱兒子殺人劫獄的事情就真不是這位飽讀聖賢書的權臣應該乾的了。


唐東星說歷史

漢代匡衡“鑿壁借光”的故事可謂婦孺皆知。匡衡小時候家境貧苦,上不起學,可他特別渴望讀書求知。怎麼辦呢?匡衡白天要幫助父母幹活,只有晚上能讀書,可是家裡已經是揭不開鍋了,燈油也買不起,夜晚如此黑暗,這怎麼來看書學習呢?



於是,匡衡只好在牆壁中鑿了一個洞,用透過洞的光來看書學習,讓人十分感動。


這就是曾經入選小學課本的鑿壁借光的勵志故事。


因為書籍在漢代是非常寶貴的,而像匡衡這樣的貧苦之家顯然是不可能擁有豐富書籍的。所以匡衡為了讀書,就不要一點報酬去給那些家中有藏書的富有人家做工。


匡衡讀書非常用心,對於詩經的理解特別透徹,在當時成為了解讀詩經的典範,當時民間這麼評價他“即說詩,匡衡來,匡說詩,解人頤”,匡衡解讀的詩經可以使人精神愉悅,有一次,匡衡在街上看到有一個人在跟人解說詩經,他在旁邊聽了起來,後來跟那個人辯論起來,那個人因為說不過匡衡,半途就慌慌張張的走了,連鞋子都穿反了。


當然,皇天不負有心人,這位勤奮好學的孩子長大後自然出人頭地,甚至在最後當上了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過很多人不知道他年老的結局卻是悲慘的,甚至背上了罵名鬱鬱而終。這還要從他的奮鬥說起,長大後的他才華洋溢,與普通農民家的孩子不一樣,他的志向是考舉人。




當然了,他的求官之路並不是平平坦坦,而是山路十八彎,匡衡考了九次,才得了丙科,被補為太原郡文學卒史。起初就從這個小官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地慢慢進步。而他勵志苦讀的的高達精神更是在朝廷中廣為流傳,這位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漸漸在朝廷中大放異彩。


漢元帝期間,他敢於上書揭露皇帝,勸諫皇帝不要過於奢侈,要委任之類的話。的確,漢元帝也很喜愛他,把他升任為太子劉驁的教師。


後來太子劉驁繼位當皇帝,也即是後來的漢成帝。老皇帝身邊的大宦官石顯不討漢成帝喜愛,很快就失勢。




石顯、匡衡,還有一個御史大夫張潭,三自個原本是胡搞一通。匡衡是其時的丞相,本著趁你病要你命的準則,他惡狠狠地上去踩了一腳石顯。


其時三自個一同混朝廷的時分,相互都有不少把柄在手中。匡衡下手快,石顯被一踩究竟,罷官逐回老家。走到半路的時分,憂憤絕食而死。


恰好當時在位的漢元帝十分喜好儒術文辭,尤喜愛《詩經》,於是匡衡的官越做越大,最後官拜丞相,封樂安侯。匡衡為相期間,雖然政績平平,但他為相之前屢次上疏,直陳國事,這一壯舉直到唐代還激起了詩聖杜甫的敬意。


雖然位高權重,但匡衡絲毫沒有鬆懈,依然努力工作,兢兢業業處理國家大事。但好景不長,漢元帝后期身體欠佳,宦官趁機把持朝政,擾亂朝堂。




公元前33年漢元帝駕崩,漢成帝劉驁繼位。新皇帝一上任匡衡就諫言彈劾宦官,舉報他們把持朝政,擾亂國家。宦官相繼受到了懲罰,但同時也觸怒了他們的同黨,匡衡成為他們的頭號敵人。


後來封底地,按理來說匡衡當時的封地已經很大了,封地中的租稅都歸匡衡享用。對於昔日那個“鑿壁借光”的窮孩子匡衡來說,這筆巨大的財富應該能讓他知足了吧。


可當時因為土地丈量有誤,偏偏給匡衡多圈出了400頃。




這件事開始匡衡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但問題的關鍵是當下屬向匡衡報告這件事後,匡衡企圖將錯就錯,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辨是非,不願吐出這塊到口的肥肉。


有部分人畏懼匡衡的權勢,也不敢得罪他,竟曲承其意,讓匡衡得以侵佔這原本不屬於他的東西。


這讓他之前的敵人找到了機會,立刻告狀到皇上處。漢成帝徹查後發現當真,大怒直接把匡衡貶為庶民。回到家鄉後匡衡非常懊悔,他也想不明白為何要貪這這些地,導致自己一生英名盡毀,後悔莫及。之後匡衡就大病一場,鬱鬱而終,本該名垂青史卻因為一時的貪念而毀於一旦,實在是令人可惜。




但是紙終究包不住火,後來有人向元帝舉發匡衡侵佔土地,儘管匡衡位極人臣,很得元帝器重,但像匡衡這樣明目張膽地違法亂紀,元帝如何能容忍?最終,匡衡被撤職法辦,他的爵位和封地都被剝奪,並且被貶為平民。


歷史紀聞

鑿壁借光這個孩子,後來做官了,但是因為貪汙而不得善終。

鑿壁借光一直我們用來教育孩子的一個故事,教育孩子要認真讀書,發憤圖強,但是鑿壁借光的這個孩子到最後卻不值得大家卻學習。為什麼這麼刻苦的一個孩子,到最後卻成為了大家鄙視的對象呢?

鑿壁借光的主人公叫做匡衡,生活在西漢時期,從小家境就不好,不然也不會有鑿壁借光這個故事了。當然匡衡鑿壁借光的努力,也得到了回報,匡衡成為了西漢著名的學家,同時是官至宰相,可謂是走到了人生巔峰。

但是匡衡的故事到這裡卻沒有完,匡衡當時已經位高權重了,但是卻走上了貪汙的道路,或許一個人在面對更大的利益面前,都不能控制。在漢元帝時期,中書令石顯控制住了朝廷的權力,開始陷害忠良,可是當時的匡衡也非常害怕他,所以沒有將他揭發。

後來漢元帝去世了,漢成帝繼位,這個時候匡衡就開始和其他人一起揭露石顯的罪行,雖然在最後石顯和他的黨羽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是朝中的大臣卻覺得當年匡衡身為輔佐大臣,沒有對石顯的罪行進行揭發,就是一種徇私舞弊的行為。匡衡也意識到自己當年的錯誤,於是請求辭官,後來因為被發現他搶佔封地的事情,被貶為了平民。

鑿壁借光的故事到這裡才算是完整的結局,在書中都只是對鑿壁借光的前半部分進行了節選,為的是告訴大家要努力讀書,要有刻苦學習的精神。其實在我看來,這個故事如果寫完的話,對孩子也是一種教育為什麼這麼說呢?

當你將這個故事講完之後,就可以告訴孩子一個道理,那就是讀書固然重要,但是做人更加的重要,就算擁有了知識,也不能失去了自己的品格,因為讀了書,所以更要明白自己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


問歷史

照壁偷光這個故事我們從小都都有耳聞過,作為故事的主角匡衡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和堅強毅力,終於一舉成名,之後當上朝廷要員。

在這之後的故事就很少人再聽說過了,可以說長大後的匡衡是成為了一名低調的官員。實際上成年的匡衡還是小有成就的,當然也有點瑕疵。

《詩經》研究大師,以《詩經》治國

匡衡的好學遠近聞名,特別是對於《詩經》的喜愛更是旁人所難及的,對《詩經》的理解也是十分獨特透徹。當時的儒學之士曾傳有“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之語。除了對《詩經》的見解獨特外,匡衡還能用《詩經》裡面的一些詩句來勸諫皇帝。據《漢書·匡衡傳》記載:有一次長安發生日蝕、地震等災變,匡衡乘機上書,引用《詩經》表明上行而下效的道理,勸元帝“減宮室之度,省靡麗之飾,考制度,修內外,近忠正,遠巧佞”,“任溫良之人,退刻薄之吏,顯潔白之士,昭無慾之路”。之後更是在在百姓中推廣道德教化,弘揚禮讓仁和之風。

專地盜土,身敗名裂

據《漢書·匡衡傳》記載:初,衡封僮之樂安鄉,鄉本田堤封三千一百頃,南以閩佰為界。初元元年,郡圖誤以閩佰為平陵佰。積十餘歲,衡封臨淮郡,遂封真平陵佰以為界,多四百頃。至建始元年,郡乃定國界,上計簿,更定圖,言丞相府。衡謂所親吏趙殷曰:“主簿陸賜故居奏曹,習事,曉知國界,署集曹掾。”明年治計時,衡問殷國界事:“曹欲奈何?”殷曰:“賜以為舉計,令郡實之。恐郡不肯從實,可令家丞上書。”衡曰:“顧當得不耳,何至上書?”亦不告曹使舉也,聽曹為之。後賜與屬明舉計曰:“案故圖,樂安鄉南以平陵佰為界,不從故而以閩佰為界,解何?”郡即復以四百頃付樂安國。衡遣從史之僮,收取所還田租谷千餘石入衡家。司隸校尉駿、少府忠行廷尉事劾奏“衡監臨盜所主守直十金以上。《春秋》之義,諸侯不得專地,所以一統尊法制也。衡位三公,輔國政,領計簿,知郡實,正國界,計簿已定而背法制,專地盜土以自益,及賜、明阿承衡意,猥舉郡計,亂減縣界,附下罔上,擅以地附益大臣,皆不道。”於是上可其奏,勿治,丞相免為庶人,終於家。

這是一段關於匡衡“專地盜土”的記載,其實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無非就是匡衡被漢元帝封為安樂侯,漢代針對這些受封的官員是有額外的俸祿的。按照匡衡所封的安樂侯本來是應該擁有三十一萬畝的土地,但是因為郡縣官員的錯誤,多給了匡衡四萬多畝。匡衡明知道朝廷出錯了,也不上報暗地裡將這些多出來的土地收入自己的囊中。後來東窗事發了,被人舉報就只能被貶回鄉。

匡衡,一生中最大的敗筆可能就是他“專地盜土”這件事了。漢元帝封匡衡為安樂侯,其侯國食封土地本為三十一萬畝,匡衡利用郡圖之誤,非法擴大食封土地四萬多畝。這件事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貪汙。最終匡衡也因為司隸校尉駿、少府忠行廷尉事的彈劾而被貶為庶民,回鄉之後便抑鬱而死。

正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匡衡這一生的英明就這樣被這件事情給抹黑了。


煮酒君談史

鑿壁借光的孩子叫匡衡,他長大後參加選官考試考了好幾次都考不上,最後靠著拍皇帝馬屁當了大官,不過可能是小時候窮怕了,最後又因為貪汙被貶官。

在我們的印象中,匡衡這麼努力的學習,肯定是個很聰明很有才華的人。大概是因為從小家境貧寒,所以他想靠學習來改變命運,所以讀書格外的努力。匡衡尤其在《詩經》的研究上非常透徹,當時曾有人說聽匡衡講解詩經真是讓人心曠神怡。

可是在別的科目上他的投入好像就不夠了,按照西漢的規定,要做官得參加考試,考試的成績分三等,按考試等級給予不同的官職。可是匡衡參加考試考了8次都沒考上,直到第9次才勉強考了一個三等,如願以償的得到了做官的資格。

不過因為成績不好,所以被分配的官職也是很低微的。按理說他這種沒後臺沒背景,出身寒微的小官想往上爬是很難的,不過後來一場地震改變了他的命運。當時京城附近發成了地震和日食,古人對這些自然現象瞭解不多,很多人會把天災怪到皇帝統治不利上來,覺得是老天在給皇帝降罪。

這個時候匡衡給皇帝上書,運用他熟知的《詩經》裡的典故,說這些跟皇帝無關,洋洋灑灑一篇大拍皇帝馬屁。皇帝看了以後非常的開心,覺得匡衡是個人才,就對他加以提拔。再加上皇帝也喜歡詩經,後來沒事就喜歡上匡衡給他講解詩經,匡衡的官也就越做越大。

後來皇帝封匡衡為安樂侯,並賞賜給他大量的土地,這些賞賜已經足夠他的後代都衣食無憂了,可他還不滿足。匡衡抓住了地上上有錯誤的空子,侵佔了四萬多畝土地。後來這件事情被人知道,告發到了皇帝那裡,匡衡因此被貶為庶民,回到家鄉後沒幾年就病死了。


漂浮菌

鑿壁偷光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沒有消息了呢?其實並非沒有消息,人家封侯了,只是不像鑿壁偷光,這樣故事這樣被人廣為人知罷了!

  鑿壁偷光的故事是教育人們應該努力讀書,長大才有前途。鑿壁偷光的主人公匡衡,小時候家裡窮,連油都買不起,靠打工賺錢,就這還追著老師學習,想千方設百計地讀書學習。

  據《史記·張丞相列傳》記載,他才能低下,多次參加朝廷選拔人才的考試,但是都沒考中,等考到第九次時才湊合著考中了丙科。

  對於經書,由於他多次應考不中的緣故,加上勤奮刻苦,他非常諳熟。後來,他做了候補平原郡文學卒史。

  又過了好幾年,御史才徵調他進京,以候補百石官屬的身份被薦舉做郎官,補做博士,拜為太子少傅,侍奉元帝。

  元帝喜歡《詩經》,就升任匡衡為光祿勳,讓他身居皇宮之中擔任老師,教授皇帝的侍臣,而皇帝也坐在他的身邊聽講,非常喜歡他,因此,他的地位也就一天比一天高貴起來。

  御史大夫鄭弘因為犯法被免官,匡衡先生就繼任為御史大夫。一年多之後,韋玄成丞相逝世,匡衡才繼任為丞相,位極人臣。

  匡衡給太子和皇帝講課,因為進諫得力,言辭博學,繼續升任光祿勳、御史大夫。到建昭三年的時候,成為丞相,並被封為安樂侯。侯這個爵位,大家可能一下不太理解,但我們都知道這個人:

  言侯,以及謝侯。

  大家就大概能瞭解匡衡的地位。

  一個窮小子,靠讀書獲得了這樣的地位,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麼?一定要證明刻苦讀書的人未來就能成器。

  當然也有人聲稱,匡衡成為侯以後開始結黨營私,打壓異己。

  這是看書不認真導致的,打壓異己的是一個名叫石顯的人,官居中書令,此人趁皇帝生病之機殘害忠良,搞死了很多人。

  匡衡伸張正義,上疏彈劾石顯,剷除了奸佞,你這是把忠奸給搞反了。最近總有文章說匡衡是奸臣,匡衡還真不是奸臣,他是多貪了封地,至多算有個“侵吞國家財產罪”。

  匡衡最終被人彈劾,是因為他的安樂侯封地劃分有問題。國家劃給他三千一百頃地,結果他明知早年間的勘探有誤,把某地多劃了四百頃,而不上報。

  匡衡這事,的確屬於侵吞,相當於公司明明給你定的三千一百塊錢的工資,結果因為財務計算錯誤每回都發給你三千五,你明知道卻貪圖這個便宜,於是你被開除。漢成帝將匡衡其免為庶人,就是這麼個道理。

  總之,鑿壁偷光的孩子,後來真的成了大器。即便晚年成了被貶為庶人的貪汙犯,也完全不影響“刻苦學習遠遠強於不讀書”這個道理的證明。


樂經典

長大也很牛,官至丞相,是西漢有名的經學家。晚年算一個反面教材,後文說。


匡衡像

他的仕途也是十分坎坷的,但總有運氣爆發的時候。據《史記·張丞相列傳》記載,他才能低下,多次參加朝廷選拔人才的考試,但是都沒考中,等考到第九次時才湊合著考中了丙科。對於經書,由於他多次應考不中的緣故,加上勤奮刻苦,他非常諳熟。後來,他做了候補平原郡文學卒史。又過了好幾年,御史才徵調他進京,以候補百石官屬的身份被薦舉做郎官,補做博士,拜為太子少傅,侍奉元帝。元帝喜歡《詩經》,就升任匡衡為光祿勳,讓他身居皇宮之中擔任老師,教授皇帝的侍臣,而皇帝也坐在他的身邊聽講,非常喜歡他,因此,他的地位也就一天比一天高貴起來。御史大夫鄭弘因為犯法被免官,匡衡先生就繼任為御史大夫。一年多之後,韋玄成丞相逝世,匡衡才繼任為丞相,位極人臣。

後來晚年他混的不是太好。據說因為貪汙和管教不嚴等問題被查了水錶……

據《漢書》記載,他晚年的時候兒子匡昌醉酒殺了人被關了,越騎官員們與匡昌的弟弟還準備合謀劫獄……結果當然是被發現了!

而且匡衡利用郡圖之誤,非法擴大食封土地四萬多畝。查他兒子殺人劫獄的罪時,原本還不想牽連他,結果司隸校尉駿等揭發他其“專地盜土”,就被人查辦了。


想一想兒子殺人都幹了,還打算劫獄越獄,平時的管教也是夠了。連帶這自己還貪了錢。他是在元帝時貪的,到成帝時才有人藉著他兒子殺人一案揭發他,平時對於百官的掌控也是夠厲害的。晚年被降為庶人,病死的。本身漢朝丞相就不少,相比其他丞相貢獻也不多,還弄了個反面教材,當然沒人知道。

當然我感覺漢朝最出名的丞相就數漢初的蕭丞相和漢末的曹丞相了……


追風穿雲

《鑿壁偷光》說的是有這麼一個熊孩子,名字叫匡衡,打小就熱愛學習,但家裡窮。

為了能夠讀書,匡衡就鑿穿鄰居家的牆壁,藉助微弱的燭光學習。

後來能找到書全被匡衡讀完了,就到同鄉一有豐富藏書的大戶人家去,懇求只要讓看書,可以幹活不要錢。於是主人就感其誠,資助他讀書。

最後他終於當上CEO,贏娶白富美,當上了漢元帝時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經學大家。

以上故事出自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二》,原文如下:

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①,衡乃穿壁②引其光,以書映③光而讀之。邑人大姓④文不識⑤,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⑥作而不求償。主人怪⑦問衡,衡曰:“ 願⑧得⑨主人書遍讀之。 ” 主人感嘆,資給⑩以書,遂⑪成大學⑿。衡能說《詩》,時人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疑。”鼎,衡小名也。時人畏服如是。聞者皆解頤歡笑。衡邑人有言《詩》者,衡從之與語,質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聽,更理前論!”邑人曰:“窮矣!”遂去不反。

這孩子長大後,到底有沒有出息呢?

應該說在當時是比較有出息的。

匡衡因為是儒生,好經學,所以被儒家子弟們給捧的很高。尤其是少年的事,被神話成了一個傳奇,千年流傳,成為了教子名篇。

漢朝規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經"中的一經,即可通過考試獲得官職,考試得甲科者,可為郎中,得乙科者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補文學掌故。匡衡九次考試,才中了丙科,被補為太原郡的文學卒史。

匡衡不是一個天資很高的孩子,雖然如此努力,卻也只能在漢代的高考中取得了很一般的成績,差不多相當於考上了三本。

但匡衡作為經學家,對《詩經》頗有研究,在當時的經學家中名氣很大,所以被漢元這破格提拔。

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丞相韋玄成病逝,匡衡又代為丞相封樂安侯,輔佐皇帝,總理全國政務。匡衡可算是因明經而位極人臣的典型。

那就有人說了,為什麼後世卻沒有了他的傳奇之後的傳說了呢?

這就是春秋筆法吧,為尊者諱。

匡衡不是一個政治家,只是一個死讀書的經學家,因此從政多年,沒有很大的成就。但運氣好,擋也不擋不住。

漢元帝喜歡經學,匡衡又是當時的經學大師,不管是講學還是講政,開口閉口都是經學。漢元帝非常喜歡,才一步步把他提拔了上來。

因為元帝封其為安樂侯,其侯國食封土地本為三十一萬畝。和現在的貪汙犯一樣,匡衡是一個窮怕了的人,於是利用郡圖之誤,非法擴大食封土地四萬多畝。到了成帝當皇帝時,看不慣匡衡虛偽狡詐的司隸校尉駿等告其"專地盜土"(指擴大國界),被免為庶人。

這就是後世不願意提匡衡的原因。

但匡衡又是儒家造神運動推出來的樣板榜樣人物,又不得不宣傳。

於是後世儒家只寫他小時候有多熱愛學習,對於他不懂政治沒有大的政治成就和貪汙腐化的事,就一筆不提了。

這就是儒家的兩面性,也是匡衡的兩面性,也是多數人誤以為匡衡長大沒出息的原因。


新知傳習閣

這位“鑿壁偷光”的爺臺,長大後並非杳無音信,相反,他在漢元帝時做了大漢王朝的丞相,並封侯。他的列傳可是堂堂正正地入了史家之絕唱的《史記》(卷九十六)和繼《史記》之後的又一部正史《漢書》(卷八十一)!


記載這個故事的是《西京雜記》,全文二百餘字,首31字便是:

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這個故事千年流傳,向以正能量的態度影響及人,而最近這些年很有了些不一樣的聲音。人們所質疑者,大概集中在以下幾點:

1、匡衡未告鄰人而鑿壁,是否本身就是種不道德的行為?

甚至有人開玩笑的問道,如果鑿完窟窿後,正好看到別人家臥室怎麼辦?

2、古人照明者有二,油燈和蠟燭,本來就是偷摸開的洞,第一老匡不可能把一面牆全拆了,第二這個洞的方位肯定在犄角旮旯(太明顯了人家能發現)。那麼問題來了,在光源不優良、場地不開闊、照射角度刁鑽且距離極遠的情況下,看書能有效果嗎?

應該說這兩點疑問都有道理,我再補充一點:

3、《西京雜記》是筆記體小說,所記前賢軼事,畢竟不曾為作者親見,故此處存疑。

這大概也像牛頓被蘋果砸中以及愛迪生髮明電燈給媽媽做手術一樣,是杜撰的而已。


《史記》中並無“鑿壁偷光”的記載,寫匡衡少年只有一句,“

家貧,衡傭作以給食飲”,意為家裡貧窮,匡衡只能靠幫人家幹活以維持生計。《漢書》中亦只有一句類似記載,“父世農夫,至衡好學,家貧,庸作以供資用,尤精力過絕人”,其意類似,“精力過人”之句可以算是他最終逆襲的密碼,世上凡有大成就者,必首先是精力充沛之輩。

匡衡雖然好學,但天賦一般,“數射策不中,至九,乃中丙科”。射策,是漢代的一種考試方法:

主試者提出問題,書之於策,覆置案頭,受試人拈取其一,叫作“射”;按所射的策上的題目作答。射是投射之意。

這句話是說,匡衡參加太學諸生的選士考試,考了九次才中了一個三等的丙科。

但他有是別人拍馬難及的,那便是對《詩》的理解透徹而獨特,他的講詩為時人所推重,曾有“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之謂,匡鼎,匡衡少時之字,長乃改稚圭。值得注意的是,這便是解頤的典故原始出處。

匡衡就靠講《詩》講得好(經明,當世少雙),先得學者上書“令為文學就官京師”,並得到太子太傅注目,並進而進入宣帝太子的視線。

宣帝崩,太子立,是為元帝。元帝好詩,匡衡日以尊貴。丞相韋玄成死,匡衡代為丞相,封樂安侯。

司馬遷嘆道:

以十年之間,不出長安城門而至丞相,豈非遇時而命也哉!

字裡行間都透露著羨慕嫉妒恨。


匡衡為官一般,初畏中書令石顯,不敢失其意,至成帝即位,才敢上奏。時有司隸校尉王尊上書劾其“阿諛屈從,附下罔上,無大臣輔政之義”,匡衡慚懼不已,上疏謝罪,稱病乞骸骨,上丞相樂安侯印綬。成帝不許。

後因有司奏其專地盜土,免為庶人,終老於家中。

說匡衡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顯然並不公平,畢竟他為官並不仗勢欺人,也不作威作福,但如果說他是個庸官,顯然是確切的。

他缺乏歷練,也無政績,當上丞相純粹是時也命也。他深通《詩經》,微言大義,雖然庸碌,但王尊上書後便有“慚懼”之意,應該說他的私德絕無不堪。

而其以貧家之子,竟最終成了丞相,不得不說是非常勵志的,這,大概便是《西京雜記》杜撰這個故事塑造他求學不輟的光輝形象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