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早知道這4點祕訣,孩子就不會老是對著幹,看看都寫點啥?

家教智慧

有一位媽媽留言:“我帶女兒去公園,她老操心遊樂場,我帶她去的都是桃紅柳綠的地方,讓她靜下心來聞聞花香,感覺她好敷衍。”

謝謝這位媽媽的留言,看得出你是一位非常關注孩子教育的好媽媽,因為你不但訂閱了這個教育號,而且還留言談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細節,這種關注是顯而易見的。

你留言說孩子“老操心遊樂場”,其實孩子沒有錯,因為她覺得遊樂場好玩;

而在你把孩子帶到大自然中“桃紅柳綠”風景優美的地方,很多文字都要求家長帶孩子去大自然中,好像你也沒有錯。

孩子沒錯,父母也沒錯,但好像彼此都不開心:孩子在敷衍,父母看到孩子在敷衍,內心就更煩惱!

如何給家庭教育營造一個愉快而彼此不煩惱的氛圍,聽起來好像還是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好好想一想。每一個孩子都是喜歡玩耍,尋求快樂的生命,如何在這個階段讓孩子願意接受教育,對年輕的父母來說都是需要方法的,先提一個小問題:如何讓一頭牛吃草呢?一種方法是抓住牛角,或者牛鼻子硬塞給它吃,結果它會感到不舒服,受了約束,所以會反抗,作為喂草的人,他會說我是好心,給牛吃草,都是好草,可牛為何不願意吃呢?真煩人。而另一個有經驗的牧童,只需要在牛肚子餓的時候把它趕到水草豐美的地方,然後就不管了,牛自己歡快的吃草,內心還會感謝牧童。

父母要早知道這4點秘訣,孩子就不會老是對著幹,看看都寫點啥?

故事歸故事,道理也就這個道理,接下來方法還是要講的,以下幾個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媽媽爸爸們:

家長要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在家庭中,父母應該允許兒童按照自己的興趣去做事,以留言中的場景為例,孩子願意去遊樂場,這可以作為選項A,媽媽帶孩子去公園或者風景區玩,也可以作為一個選項B,當然還可以是去書城、電影院、音樂會等,幾個選項放在一起,讓孩子自由選其一,她如果選遊樂場,那就一定要先去遊樂場,但同時要告訴孩子,另一個時段會排除選項A,會在其他裡面選。這樣規則既可以讓孩子滿足第一需求,同時不會沉溺其中。

同時,對於其它選項,爸爸媽媽也要作充分的準備,要讓孩子感受到快樂積極有價值,如果僅僅是跟你在寒風裡兜一圈,你以為的大自然,在孩子眼裡就是受罪的地方。例如有的父母和孩子一起策劃拍攝一部田野紀錄片,事先想好認識什麼樹木花草,都要記錄下來,做解說,孩子一定會當成人生中的大事,認真提前準備,會在大自然中感到開心充實。

父母要早知道這4點秘訣,孩子就不會老是對著幹,看看都寫點啥?

家長不管孩子是什麼性格,都要接受當下的他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而孩子也會按自己的速度發展、成長,所以家長要知道放開手,給孩子一些自由。如果,你愛把自己孩子與人家孩子相比的話,容易讓他產生錯覺,如果他不如誰,就在某一方面是失敗者,這種標籤貼得越早,孩子會越認同,他會自我投射,因為你的目光,你的期待就這麼多,孩子會非常敏感的朝著你所想要的樣子發展,儘管這是你竭力想要否認的,但因為你潛意識裡有這個比較,有這個意象,孩子會接收到這個信息。例如當你覺得孩子選擇遊樂場是一個麻煩,眼神裡就會顯露出某種不耐煩,因為你不能接受這個孩子一直要去遊樂場,事實上這是他們的天性,愛玩,愛熱鬧的一起玩,是天性,你再討厭也無濟於事。

唯有接納,唯有成全孩子的想法,同時將自己的想法告知孩子,供他選擇,他也會慢慢接納你,這時候彼此就有了共識,你說什麼他都會聽,看起來很順利。

父母要早知道這4點秘訣,孩子就不會老是對著幹,看看都寫點啥?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百試不爽

要知道到了一定年齡的孩子是有自己的主見的,不是大人想強制如何就如何的,當然如那位媽媽留言中提到的那個小女孩,她可能沒有違抗媽媽的命令,還是跟著去大自然中賞景,但她採取的是消極的態度——敷衍了事。這也讓父母更覺得難受,彼此心情都不爽。如果孩子不想去跟你去桃紅柳綠時,你別一定強制帶她去,請她說出不去的理由,如果她說“沒意思,天這麼冷(熱)就跟你們瞎跑,累死了!”這是父母就要反思自己的活動方案是否太過單調,沒有吸引孩子足夠的興趣,那不妨請孩子策劃,覺得該怎麼在那個環境裡玩出趣味來,這時就變成一個彼此討論,頭腦風暴的形式,彼此講道理,事情就會好辦得多。

動之於情也好理解,就是抓住孩子內心的柔軟之處,以案例說理,讓孩子能接受一些原先看起來他會拒絕的方案,當然前提也一定是彼此商量。

父母要早知道這4點秘訣,孩子就不會老是對著幹,看看都寫點啥?

對孩子不要吝嗇你的讚揚和賞識

家長要多給孩子讚揚和賞識,這個基本上是有共識,但也要有度,表揚時要有的放矢,言之有物,他給你看他剛做完的某個東西,你不是簡單說句很好,而是說:“我很喜歡你在文章中論述這個觀點的方法,這樣說很發人深省。”或“你的卡丁車轉彎時機掌握得好,怪不得一直要去遊樂場,是有原因的吧。”等等,孩子會覺得父母在關注她的細節,下次會在某些領域更努力,以獲得內心的肯定。

給孩子的獎勵可以不必是大獎,當他們做得好時,送點小禮物以資鼓勵就行了,這一點中國父母還沒有習慣,他們習慣過年送個大的壓歲紅包,但其實在一年之中,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都可以通過禮物的形式對孩子加以肯定,這樣他們不會因為茫茫然然等一年而缺乏動力,而是每個月,甚至每個星期都會積極的學習生活,以期待完成目標得到禮物紀念,萬一他們沒能達到預定目標的話,也不必因此而愁眉苦臉,應以鼓勵為主就好了。

父母要早知道這4點秘訣,孩子就不會老是對著幹,看看都寫點啥?

以上4點是讓父母有一個合適的家庭教育方法,希望有類此情況的媽媽爸爸們能多提供在家庭中的一些引導、教育孩子的方法。可以在留言中繼續探討,期待孩子們越來越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