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閱讀後批註?他會發彈幕,那就是一種批註,更多見下文

家教智慧

昨天在文字後面收到一條家長的留言:請問如何教孩子閱讀後批註?

這大概是一位很關注孩子閱讀的家長的留言,而且提的也是一個非常專業化的問題——批註。謝謝您的信任,我就這個問題簡要談一些自己的想法,主要是個人的心得體會,供您參考。

因為考慮到讀者群體的廣泛性,這裡先做一些簡單的介紹,普及一下批註的要點:

首先何為批註?

批註是一種常用的讀書方法。直觀的形式就是閱讀的時候把讀書感想、疑難問題,隨手批寫在書中的空白地方,你如果拿到一本舊書,上面已經有其他人的圈圈點點,或者寫著許多感想,那表明這本書已經有人用心讀過。

如何教孩子閱讀後批註?他會發彈幕,那就是一種批註,更多見下文

批註寫點啥?

在閱讀過程中,心有所感,三言兩語,生動傳神。閱讀時在文中空白處對文章進行批評和註解,作用是幫助自己掌握書中的內容。批註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讀書方法,它直接和文本聯繫、少有迂迴,多是些閱讀者自身感受的筆錄,體現著閱讀者別樣的眼光和情懷。寫的內容可長可短,最短的哪怕一個字“好!”“妙!”長的話,洋洋灑灑,寫的比這頁書還多。沒有固定標準,隨感,真實的感悟!這一點孩子們現在玩的彈幕有點類似,他們會在鏡頭前直接抒發自己的內心感悟,當然這是一過性的,不會有回味的機會。

批註寫在哪裡?

可以是“眉批”(批在書頭上),也可以是“旁批”(字、詞、句的旁邊,書頁右側,現在有的書側邊留了很大的空白,寫批註是極好的地方),還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後,有的是一個章節之後有個半頁空白,尾批正合適)。

如何教孩子閱讀後批註?他會發彈幕,那就是一種批註,更多見下文

批註的幾個層次,這是指導孩子一開始寫批註時由淺入深的過程:

第一層次:註釋,在讀書時,遇到不認識或難懂的字、詞,查字典、找參考書,弄清詞義,指明出處,寫在空白處。告訴孩子,別把批註看成“高、大、難”的事,把不認識的字注音一下,這就是批註,如假包換!好處是每次讀到這個地方,你的批註會提醒一個字或詞,這裡的批註起一個提醒作用。在讀書時,發現優美語句、典範引文、重要段落、新穎說法及特別值得注意的地方,為提醒自己,可批註上“注意!”、“重要!”、“用心記住!”“抄寫筆記”等字樣,使自己注意力集中,併為今後重點閱讀提供條件。

如何教孩子閱讀後批註?他會發彈幕,那就是一種批註,更多見下文

第二層次:提要,邊看邊思考,寫點提示性的文字,把握文章脈絡,指出語言特點。這就比第一層高了一點,有了自我創造性的語言,指導孩子的時候要給他信心,不抹殺他的好奇心,一開始也不要給他術語,什麼“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這樣孩子容易會產生恐懼心理,成年人看到術語也頭疼(當然更高端的學術研究除外),你可以換一種說法,“我時間比較緊,來不及看全文了,你這樣把每段講了什麼,你在邊上寫簡短的話;有啥讓你感到內心觸動的句子,你畫一畫,我待會就有數了……”這樣孩子就會帶著幫助你的心態認真的去讀去寫,當然在他認真讀的時候,你也要確實忙一些事,例如寫論文,孩子也會有成就感,等他寫完,你要及時去看,先看他的批註,再看文本,這樣他就有一種獲得重視的體驗,越寫越來勁,我在兒子小時候,用過這個方法,蠻有效的。

如何教孩子閱讀後批註?他會發彈幕,那就是一種批註,更多見下文

第三個層次:批語,讀書時,會有各種思想、見解、疑問產生,這些內容可隨手寫在空白處。這比第二個層次高在哪裡呢?第二個層次是獨立概括文本意思,寫出提要等等,對於孩子來說已經算是比較高的要求了,需要父母逐步引領才能慢慢形成這個能力。而第三個層次式獨立的辨析,對文本要提出具體問題,“為什麼會是這樣?”“如果那樣,結局會不一樣麼?”“我覺得……”這時候就要求孩子有獨立思考,辨析是非的能力,對於表達能力也有一定要求,這個階段應該在五六年級要達成。

寫批註要注意什麼?

如何教孩子閱讀後批註?他會發彈幕,那就是一種批註,更多見下文

以上的三個階段不絕對分開,如果孩子第一個層次很熟練,可以二三層次同時指導,現在有了電子閱讀,本身自帶批註功能,方便孩子在電子文檔上做批註,也是極好的。如果學會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批註概括,對於孩子的閱讀提升是很快的。

另外,要指導孩子“批註”時應注意用語簡潔、精練,語言通順,不能太繁瑣,用自己的話準確概括,做到言簡意賅。

如何教孩子閱讀後批註?他會發彈幕,那就是一種批註,更多見下文

最後還有一點要指出,父母不要直接去教孩子,而是先做榜樣,你在看書的時候,自己先做批註,也不要急著給孩子看,先做好,讓孩子偶然發現,他首先會好奇,爸爸媽媽書上為啥那麼多自己手寫的字,等他來問,或者感興趣的時候,也可以給他看古代有些批註大師的文本,經過他們批註的書價值就翻倍了,這些有趣的事慢慢薰陶給他,哪怕讓孩子先從注音開始,也是批註的起點啊!

希望對您有幫助,再次感謝您的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