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為世界作出貢獻,將令全世界每天減少石油消耗量730萬桶

中國又為世界作出貢獻,將令全世界每天減少石油消耗量730萬桶

彭博社5月22日報道,原題:無論電動還是燃油(車),條條大道通中國 10年前,瞭解石油市場走勢意味著要了解中國。如今,這同樣適用於電動汽車,也依然適用於石油。這是筆者閱讀彭博新能源財經週一發佈的2018電動汽車展望的重要心得。這並非中國的獨角戲,但在這場道路交通革命中,中國必將扮演決定其可行性和行進步伐的角色。

市場龐大隻是原因之一。從現在到2040年期間,全球每賣出3輛電動汽車就有1輛在華銷售。除了規模蔚為壯觀,中國市場的增速也至關重要。上月中國電動汽車銷量接近7.2萬輛,同比增長136%,幾乎是美國同期銷量的4倍。彭博去年發佈展望報告時,筆者曾斷言,人們需尋求的關鍵並非電動車銷量將在何時超過傳統汽車,而是什麼時候整個汽車市場的銷量增長將全部來自電動車。彭博去年的預測中,該時刻將在2026年,但在最新預測中被提前到2023年——幾乎都要歸功於中國。

在最新預測中,中國市場的傳統汽車銷量將在2020年達到峰值,比世界其他地區早兩年。多種因素都在推動中國促進國內電動汽車市場發展,包括治汙、減少對進口石油依賴等。此外,對北京來說,在新產業中佔據領軍地位——而非只是在傳統產業中扮演追趕者角色——的機會同樣重要。對增強中國實力而言,“可製造”的能源遠比其太平洋對岸對手熱衷的“可開採”的能源更重要。

中國市場令人印象深刻,一個因素是其內部已存在激烈競爭。目前在華約有近30家獨資或合資企業出售電動汽車,幾乎為美國的兩倍。世界上最大增長市場內迅速出現的競爭,或許是有利於全球電動汽車發展的單一最重要因素。

彭博社預測到2040年,電動車的採用將令全世界每天減少石油消耗量730萬桶。儘管中國對石油的需求將不復從前,但2040年之前仍會佔據全球石油需求增量的1/3。這就是目前的局面(無論電動汽車還是燃油汽車的路,都通往中國)。▲(作者廉·丹寧, 王會聰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